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复制链接]

1#

DG百年庆典,特选公司成立百年录制的百张优秀唱片,本辑位列第四。

巴伯和科恩戈尔德小提琴协奏曲最优秀的录音。

HI-FI级小提琴发烧录音制作,沙汉姆超技演绎。

唱片史中鲜见的《无事生非》小提琴与钢琴版的精彩录音。指挥大师普列文亲自演奏钢琴与沙汉姆合作,两人配合默契,演奏极其精彩!

荣获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推荐曲目:


巴伯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科恩戈尔德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CD最初于1994816日出版,面世之后好评如潮。沙汉姆诠释的这两首美国经典音乐作品,更加强了他作为当今最优秀的小提琴家的地位。这两首作品的录音版本很多,但是由于此碟采用的是当时最新的“4D录音技术”,因此音响还原效果音色饱满,细节丰富,管弦乐整体音响的冲击力极其令人吃惊。这也得益于沙汉姆和普列文两人对于作品的深刻理解,他们对于作品动态的生动表达,是此碟成功的关键
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个音符就把人心掠获,整个乐章像一下子抖落开的一匹丝绸,飘逸着柔丝,闪烁着亮丽,令人沉醉。那种质感之美是无法用语言来给予描述的。第二乐章中,沙汉姆的速度处理很独特;第三乐章中又十分注意独奏乐器的动态。

科恩戈尔德的作品是一首非常欢快的、很好听的协奏曲,乐曲一开始就带给人一份真诚的感动,十分优美。末乐章则颇有一些游戏和谐谑的味道。沙汉姆的演奏音色温暖,技巧精湛,无可挑剔。

在两首协奏曲之余,该张唱片还搭配了一首科恩戈尔德的《无事生非》组曲,虽然这首作品不是该片的主打曲目,但由于这首作品非常的优美动听,而且也是目前市场上能够发现的仅有的录音版本,因此成为本碟的最大亮点。在《无事生非》这首组曲中,指挥大师普列文亲自演奏钢琴与沙汉姆合作,两人配合默契,演奏极其精彩!普列文一直被认为是最出色的“钢琴伴奏家”,他除了指挥之外,也经常以钢琴家的身份为许多歌唱家、独奏家做钢琴伴奏,这次再配上伦敦交响乐团在其棒下的倾力出演,该片又展示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普列文。

439 886-2

曲目:
Samuel Barber
塞缪尔·巴伯(1910-1981

Concerto for Violin and Orchestra, op.14
小提琴协奏曲,作品14


1.I. Allegro

快板
[10:13]

2.II. Andante
行板
[8:49]

3.III. Presto in moto perpetuo
极快地 无穷动

[3:49]


Erich Korngold
埃里希·科恩戈尔德(1897-1957

Violin Concerto in D major, Op.35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品35

1.I. Moderato mobile
中板 高贵的
[9:03]

2.II. Romance: Andante
浪漫曲:行板
[8:41]

3.III. Finale: Allegro assai vivace
终曲:极活泼的快板
[7:22]



Much ado about nothing (suite), Op.11
无事生非(组曲),作品11**
1.I. The Maiden in the Bridal Chamber[3:11]
Lanto – Molto moderato, with charm and grace
在新娘闺房里的少女:徐缓的——中等速度,充满了陶醉和欢乐
2.II. Dogberry and Verges. March of the Watch[2:13]
In the tempo of a grotesque funeral march
道格培里弗吉斯,看客的进行曲——怪异的葬礼进行曲
3. III. Scene in the Garden [5:35]
Molto espressivo (broad, but not too slow)
花园场景:带有明显的表现——(宽广地,不要太慢)
4.IV. Masquerade: hornpipe Animato [2:01]

化妆舞会:号角舞曲——活跃的

演奏:
小提琴:吉尔·沙汉姆
演奏:伦敦交响乐团
指挥 / 钢琴**:安德列·普列文

[61:10]
TOP
3#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吉尔·沙汉姆演奏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具有极高的艺术鉴赏力,其演绎给人以十分强烈的印象。自始至终的戏剧性张力恰如其分地将作品以赋予特色的手法表现。演奏效果既有温情又相当熟练,声音紧凑、不拖泥带水,尽显作品当中那狂放、富有想象力的内在情感,细致敏锐:在表现标注着“快板”的第一乐章的抒情性,与表现温柔飘逸的“行板”的抒情性之间,给与了十分明确的目的性区别。在“无穷动”末乐章的处理中,沙汉姆在狂噪的动能背后表现出一种乐趣,普列文也同样表现出一种机智。

科恩戈尔德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在巴伯的小提琴协奏曲出现之后的第五年创作完成的,两首作品安排在一起成为了一个理想的搭配曲目。沙汉姆的演奏技巧娴熟,特色鲜明。沙汉姆和普列文的通力表现,使作品的美感毫无矫揉造作之感。搭配的曲目《无事生非》更可谓锦上添花。普列文是一位富有理解力和想象力的钢琴家,沙汉姆的处理亦是热情婉转而不伤感,起奏清晰而准确。
TOP
4#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专辑演奏特点

本专辑的两首协奏曲,其实很早就有被认为是“权威录音”之作,甚至有些评论家认为没有必要再录制这两首作品,恐怕没有人能超过老一辈艺术家如雅沙·海菲茨。但是,沙汉姆的录音甫一推出,人们突然发现这部作品在新一代人手里、在新录音技术处理下,完全显现了一幅崭新的面容:沙汉姆在巴伯的作品中与艾萨克·斯特恩好有一拼,在科恩戈尔德的作品里与雅沙·海菲茨竟有一搏;特别是科恩戈尔德的作品录音音色更好一些。

从音乐的处理来看,巴伯的协奏曲开始时一段小提琴如歌的吟唱,琴声宽厚、甜美,即充满色彩,又不显得浮躁,这段旋律可作为检验音响器材中高频段表现最理想的音源。第二乐章里,沙汉姆持续不变的连奏,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么饱满,第三乐章的动态亦十分突出。科恩戈尔德的作品处理相比其他演奏家速度略慢,但是整体张力都在沙汉姆的掌控之中,第二乐章处理得有一缕乡愁般沉思之境,第三乐章又好像充满了孩子气般有趣。当然,与独奏小提琴的音色相比,乐队部分的录音效果就稍稍有些不尽人意,虽然声音比较饱满、层次清晰,但音场的形态不很理想,有些靠后而且稍显偏窄,但空间感还算自然,与小提琴的平衡也基本适度。
TOP
5#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专辑录音特点

此碟的作品录音与演奏相辅相成,十分出色,特别是普列文的处理手法,充分展现了作品的动态。录音师为了表现小提琴的音色,压缩了管弦乐队的音响,独奏小提琴的音响突出在中间,也许有人更喜欢这样的独奏乐器效果。

这张4D技术录制的专辑,真实地再现了作品整体出色的演绎。简言之,这是一个绝佳的演奏和极其出色的录音。特别是在巴伯作品的第二乐章低音拨奏,你能够感觉到演奏家好像就在你的面前。




此张唱片一经出版便好评如潮,《音乐指南》杂志评论说:“沙汉姆演绎的巴伯小提琴协奏曲充满了灵感。”
《留声机》杂志评论道:“沙汉姆在此碟中的音响突出向前,小提琴音色好极了。”
www.amazon.com则认为:“沙汉姆的科恩戈尔德版本与艾萨克·斯特恩、雅沙·海菲茨的经典演绎很有一拼,他与这些大师们可以说不相上下,何况当代录音也要好过老版许多,特别是此曲已经成为作曲家的名作,而如此辉煌音色的录音却极为鲜见。”
TOP
6#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乐曲赏析

两首充满浪漫诗情的小提琴协奏曲

具有抒情性,具有艺术鉴赏力,具有可听性,这是小提琴协奏曲最基本的元素。巴伯和科恩戈尔德两位作曲家的小提琴协奏曲,就体现了这一宗旨。这两位作曲家都可以被认作是“晚期浪漫派作曲家”,巴伯出生自美国的东海岸,科恩戈尔德出生于维也纳、后移民美国。虽然俩人的出生地不同,但后来却在美国同一文化背景下成长,这样的经历,造成两位二十世纪著名的美国作曲家的作品的风格有共同的音乐语言,均位于“好听”之列。


在巴伯的作品里,上面所提及的“三元素”是分开的,他的这首协奏曲前两个乐章柔缓抒情,第三乐章却特意强调技巧。巴伯1939年在瑞士开始创作这部作品,同年年底完成。这部作品当时应美国一位名叫塞缪尔·费尔斯的商人的委托,交由他的养子、一位年轻的小提琴家伊索·布瑞塞利演奏。当布瑞塞利看到完成的头两个乐章的谱子以后,他对巴伯解释说作品中那传统的抒情性太强烈,独奏部分没有什么技巧。巴伯答应在末乐章要突出技巧性,结果使独奏者最后惊呼第三乐章几乎无法演奏!作品印刷出版时,没有题写该作品赠与人的姓名。此作品于19412月,由阿尔伯特·斯波尔汀(Albert Spalding)担任独奏,费城管弦乐团协奏,在尤金·奥曼迪的指挥下首演。1948年巴伯对作品又进行了重新改编,1949年正式刊印出版。巴伯的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个音符就把人心掠获,整个乐章像一下子抖落开的一匹丝绸,飘逸着柔丝,闪烁着亮丽,令人沉醉。那种质感之美是无法用语言来给予描述的。

科恩戈尔德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在他离开了纳粹统治下的欧洲、在美国定居之后完成,时间大约在1945年,当时他已经是好莱坞的一位出色作曲家。这部协奏曲原为著名小提琴家胡贝尔曼创作,胡贝尔曼亦勉强答应作首演,实际上最后这部协奏曲的首演是由雅沙·海菲茨完成的(1947年),由弗拉基米尔·戈尔施曼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协奏。总谱题赠给马勒的遗孀阿尔玛。这部协奏曲三个乐章其实都取材于1930年代科恩戈尔德为华纳兄弟制片公司所作的电影音乐,作品中最具有浪漫性的第二乐章是根据获得了1936年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风流世家》的音乐改编。
TOP
7#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小提琴演绎莎士比亚浪漫戏剧

唱片搭配的曲目《无事生非》,是科恩戈尔德20岁时根据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创作的四乐章戏剧音乐,当时科恩戈尔德还在欧洲,已经以歌剧《死城》驰名欧洲。几乎是在同时,他为计划于1920年在维也纳上演的戏剧创作配乐,最初是室内乐作品,最后戏剧要延长演出,伴奏乐团却无法参加加演场次,结果他就只得将原来由乐队演奏的音乐改编为钢琴、小提琴版本,演出时亲自出任钢琴演奏。后来乐谱出版时,科恩戈尔德曾先后编写了三个版本,即管弦乐版本、钢琴与小提琴版本、还有一个钢琴独奏版本。在这张唱片中所收录的这首作品的演奏,是钢琴与小提琴版本演奏版本。

《无事生非》主要表现了两个元素,一个是具有讽刺意味的“葬礼进行曲”,一个是给人印象深刻的慢圆舞曲和活泼的“号角舞曲”。





作曲家介绍

塞缪尔·巴伯(1910-1981),美国作曲家。14岁入柯蒂斯音乐专科学院学习作曲,同时钢琴和声乐。1935年获得普利策奖学金,1936年第一交响曲于罗马上演。1938年其作品《弦乐柔板》和《随笔之一》由著名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指挥上演,由此开始了其作品由不同大师演奏。巴伯的音乐虽然有“美国味”,但是具有欧洲音乐的传统,音乐语言比较保守,富于旋律感,优雅而华丽。其作品涉猎歌剧、芭蕾舞剧、管弦乐、协奏曲、室内乐等领域。

埃里希·科恩尔德(1897-1957),生于奥地利,1943年入美国籍,作曲家、指挥家。曾在维也纳师从策姆林斯基等大师,是钢琴和作曲方面的神童。1919汉堡歌剧院指挥,1927年任维也纳国立音乐学院教授。定居美国后,为许多电影创作音乐,主要作品涉猎歌剧、管弦乐、钢琴作品、室内乐等范畴。 1947年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是其代表作之一。

TOP
8#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音乐体裁介绍

“亲切对话”的协奏曲

协奏曲是音乐表演中重要的器乐体裁形式之一,最初产生于16、17世纪的欧洲,经过了漫长的演进过程,特别是经过巴洛克时期作曲大师科雷利、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人的潜心探索与实验,它的编制组合与曲式结构才初见倪端。总的来说,协奏曲是指一种由一件或几件独奏乐器与合奏的管弦乐队的交互演奏的形式,如果更为形象地说,它就像是独奏乐器与合奏乐队亲切的“对话”,随着乐思的展开,这种“对话”既有对比又相互交融,这与中世纪的单独乐器演奏或乐器的合奏来说,大大丰富了音乐技巧的潜能与表现力,甚至是乐器制造业的开拓。事实上,协奏曲音乐体裁的确立,促进了音乐各个要素的进步与发展。

我们今天经常听到的协奏曲作品大都是创作于18、19世纪。协奏曲历经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产生的作品也多达上万部(不完全统计)。莫扎特是现代协奏曲的奠基人,他的协奏曲基本上确立了以后的由一两件独奏乐器与乐队合奏的形式,以及华彩乐段的形式。他一生作有50首协奏曲,其中大部分是为键盘乐器所作,不过也有为小提琴、圆号、长笛、单簧管所作的流传后世,脍炙人口的作品。在他之后的作曲家,基本上都是沿用这样的形式进行创作。

特别要提到的是,钢琴协奏曲形式的创立紧密联系着键盘乐器的制造业的改造与发展。这是由于在17世纪的巴赫以及在他以前的时代,键盘作品的创作是以发音较弱的羽管键琴(或拨弦古钢琴)为主的。众所周知,协奏曲的创作是必须建立在独奏乐器与乐队在音量(或音色)上的抗衡的基础上的,显然古老的键盘乐器已经不能适应这个创作体裁的发展了。一般认为在17世纪由佛罗伦萨制造的以锤击弦原理制造的键盘乐器代替了羽管键琴,这种叫做“Pianoforte”(有强有弱)的乐器诞生了,也就是今天我们见到的发音响亮的“钢琴”的前身。后来的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门德尔松、李斯特、柴科夫斯基等人将钢琴的高难技巧与华丽丰富的表现力,与交响性融合,把协奏曲这一表演形式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很难逾越的高度。当然,特别是贝多芬对钢琴协奏曲形式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他的时代钢琴制造业与钢琴协奏曲的发展交相辉映、日臻完善。与其他协奏曲形式不同的是,钢琴协奏曲的创作与钢琴制造的联系尤为紧密,它们是在互相激励和补充的情景下发展起来的,贝多芬就曾经为多架新制作的钢琴演奏并作曲,而钢琴制造师也根据作曲家和演奏家的要求不断在制作工艺上加以改进。当然,小提琴也不例外,17世纪意大利的提琴制造业空前的发达,对小提琴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随着制作工艺的改进,小提琴的音色更为响亮纯美和卓尔不群,也为作曲家更多创作这件乐器的独奏以及与乐队的合奏作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天,这些放射着人类精神火花的协奏曲,依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从音乐作品的内涵,还是从演奏技巧和音乐表现要求来说,都是对演奏者永恒的挑战,而对听众来说,感受和体验音乐带给我们的启迪无疑是最快乐的。
TOP
9#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演奏家介绍

技巧精湛、音色迷人的小提琴家——沙汉姆

吉尔·沙汉姆(Gil Shaham),美国犹太裔小提琴家, 1971年生于伊利诺斯州,双亲都是科学家。翌年随全家迁居以色列。沙汉姆7岁在耶路撒冷的拉宾音乐学院随塞缪尔·伯恩斯坦学习小提琴,两年后应邀为斯特恩、米尔斯坦和谢霖等人演奏。1980年夏,他参加了在美国科罗拉多州举行的阿斯本音乐学校,接受迪蕾女士和艾勒曼等人的指导。第二年,他登台首演,当时只有10岁。1982年,沙汉姆赢得了克莱尔芒特比赛的首奖,入朱利亚音乐学院师从著名小提琴演奏教授迪蕾女士和艾勒曼等人。1992年在卡内基音乐厅举办独奏音乐会,从此开始职业演奏家生涯。

沙汉姆属于炫技型的演奏家,有着精湛的技巧,在表现技巧型和现代气息的作品时,相当有特色。沙汉姆的演奏有着迷人而多彩的魅力,整体而言,也许他没有海菲茨那种无可企及的气势,但比起帕尔曼等上一代演奏家,则更有新鲜感,更具说服力。当时与沙汉姆合作录制唱片的指挥大师普列文也对他有着极高的评价“沙汉姆是这一代小提琴家中出类拔萃的,也将是下一个世纪最杰出的演奏家之一”。
TOP
10#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音乐百科全书式的人物——普列文

普列文是一位音乐全才,他集指挥、作曲、室内乐演奏、爵士乐钢琴演奏、百老汇舞台剧作家、音乐编辑、音乐评论家、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多种身份于一身,凡是有关音乐方面的问题几乎无所不知,因此被誉为是世界乐坛百科全书似的人物,普列文在音乐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他获得了包括奥斯卡音乐奖、格莱美奖、格伦·古尔德奖等在内的众多奖项,并于1996年被英国女王授予骑士封号。

普列文是20 世纪中后期最著名的国际指挥大师之一,也是一位富有成就的作曲家和钢琴演奏家。他在德国出生,是一个犹太律师的儿子。4 岁学习钢琴, 6 岁进入柏林音乐学院。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纳粹迫害犹太人,1938 年,10岁的普列文随家人借故去巴黎度假而逃到了美国。在美国,普列文继续寻找机会学习音乐。他找到了他的伯父查理斯·普列文,跟他学习钢琴,同时在洛杉矶跟随作曲家约瑟夫·艾克隆和卡斯特努奥沃伊特德斯科学习作曲。后来,普列文有幸结识了当时担任旧金山交响乐团音乐指导的著名指挥大师皮埃尔·蒙特,拜师其门下学习指挥。1950 年到1952 年间,普列文在美国军队中服了两年的兵役,当他从部队退役后,进入好莱坞电影公司,成为一名为电影谱写配乐的专职作曲家。

1963 年,普列文作为专业指挥家首次正式登台指挥圣路易斯交响乐团。1967 年,美国的休斯敦交响乐团聘请他为该团的音乐指导与常任指挥。在休斯敦交响乐团任职期间,普列文与乐团董事会的保守思想逐渐产生矛盾,于是在1969 年辞去了该团常任指挥的职务,转而担任了英国伦敦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1978 年,普列文又应聘出任了美国匹兹堡交响乐团的常任指挥。20世纪80年代中期,普列文辞掉了所有乐团的常任指挥职务,当了一名“自由指挥家”。

普列文一生最辉煌的指挥生涯是与伦敦交响乐团一起度过的,他们在一起合作的十年,开创了伦敦交响乐团有史以来最为壮观的时代。对于伦敦交响乐团来说,普列文的到来就如同上帝专为他们派来的特使一般令他们无比欣喜与满意,乐团的演奏家们无不被普列文那充沛的精力、开阔的视野、丰富的知识和令人惊叹的技巧所折服,而普列文本人也对伦敦交响乐团那高超的演技和惊人的视谱能力欣赏备至,他曾夸赞地比喻说:“伦敦交响乐团就像一辆精良的赛车,关键时刻你让它跑多快,它就跑多快。”普列文与伦敦交响乐团的出色合作还表现在音乐会之外的业务拓展,普列文充分地利用当时先进的电视技术来大力开展普及严肃音乐的工作,他与伦敦交响乐团一起,通过电视演出了大量具有普及性的交响音乐会。普列文通过这项富有创举性的有益活动,不但使自己成为英国家喻户晓的重要人物,也使得伦敦交响乐团的名望在无形当中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曾有一段时间,普列文不拘一格的作风激怒了那些刻板矜持、以音乐卫道士自居的英国人,他们指责普列文只穿衬衫、卷起袖子来指挥贝多芬是对大师的不敬。然而,普列文不为所动,仍然坚持用平民化的、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众普及古典音乐,特别是向那些沉溺在“甲壳虫”、摇滚音乐中的青少年推广交响乐,丰富他们的欣赏内容。

著名音乐家伯恩斯坦说:“普列文能够对不同风格的音乐演释得那样出色,的确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家。”普列文涉猎的曲目宽泛,他既可以称得上是一位诠释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大师,又可以称得上是一位演绎现代音乐作品的专家。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他在传播英国作曲家的作品方面要比一些英国指挥家所做的还要多得多。伦敦交响乐团在他退役时赠与他“名誉指挥家”称号。

普列文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指挥大师,而且还是一位贡献非凡的作曲家。早在他担任米高梅电影公司的专职作曲员时,就曾先后谱写出了《窈窕淑女》、《金粉世家》等50 余部电影的音乐,1959 年至1963 年,他曾连续四次获得奥斯卡电影音乐奖,除此之外,他还曾创作过一首小提琴协奏曲,一首大提琴协奏曲,一首吉它协奏曲,大量的管弦乐曲和室内乐曲以及钢琴独奏曲等作品。
TOP
11#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伦敦交响乐团

在跨越了百年诞辰之后,著名指挥家瓦列里·捷吉耶夫自20071月起接任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丹尼尔·哈丁和米歇尔·蒂尔森·托玛斯任首席客座指挥,科林·戴维斯荣膺乐团历史上的第五位“主席”。

伦敦交响乐团1904年组建,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建之初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是专门为了逍遥音乐会而设立的,由亨利·伍德担任指挥。到了1904年,伍德与乐团演奏员之间在有关的演出协议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大约50名演奏员集体出走,另组了伦敦交响乐团。奥-匈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接受了190469日在女王大厅举行的伦敦交响乐团首场音乐会指挥的邀请,此后不久他就被正式授予了乐团首席指挥的头衔。

1906年,乐团第一次出国旅行,在巴黎由查尔斯·斯坦福、爱德华·科洛纳和安德列·梅萨热共同指挥了两场音乐会。1912年,乐团在尼基什的率领下成为第一支赴美演出的英国乐团。1907年,伦敦交响乐团在科文特花园举行了第一次德国歌剧的演出季,1920年,签下了它的第一个唱片录音合同,与理查·施特劳斯、作曲家瓦格纳之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瓦尔特和魏因加特纳等指挥合作录制了一些早期的唱片。在战前,乐团的首席指挥包括尼基什、艾尔加和哈蒂,此外,比彻姆、门格尔贝格和阿尔伯特·柯茨也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乐团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乐团产生过意味深长的影响。1963年,乐团战后第一次出访美国,随后一年作为第一支环游世界的英国乐团访问了日本、韩国、印度、香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1981年,乐团迁入了新落成的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的巴比平艺术中心音乐厅。

二战之后任命的主要指挥有:19501954年,约瑟夫·克里普斯;1961-1964年,皮埃尔·蒙特;1965-1968年,伊斯特凡·卡泰斯;1968-1979年,安德列·普列文;1979-1988年,克劳迪奥·阿巴多;1988-1995,米歇尔·蒂尔森·托玛斯;1995-2006,科林·戴维斯。
TOP
12#

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巴伯《小提琴协奏曲》
科恩戈尔德《小提琴协奏曲》《无事生非》组曲





抒情性和技巧性是任何一首小提琴协奏曲需要具备的两个基本元素。这两个元素被杰出地均衡运用并置于两位风格迥异的作曲家各自都花了几年时间所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他们两位都可以被誉为是“后晚期浪漫主义”的美国作曲家,一位是东海岸的塞缪尔·巴伯,而另一位则是西海岸的,来自维也纳的移民埃里希·沃尔夫冈·科恩戈尔德。

巴伯的这首协奏曲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前面提到的两个元素被完全分割开来:作品由两个轻柔的抒情诗乐章和一个紧张炫技的末乐章组成。乍一看,这部协奏曲似乎是被宽阔的大西洋和突然爆发的战争分成了两个部分。巴伯于1939年的夏季在瑞士开始创作这部作品,一年之后在他匆忙回到故乡宾夕法尼亚后完成。但这样的描述过于简单了,事实上这首曲子的终乐章是在欧洲开始写的,即他回美国前在巴黎停留期间。

作品貌似不平衡的一个比较合理性的解释,是这首协奏曲的创作背景:它是巴伯受美国商人塞缪尔·费尔斯的委托,为费尔斯的养子、小提琴神童伊索·布瑞塞利创作的。当布瑞塞利见到写完的前两个乐章手稿时,他抱怨巴伯一贯的抒情部分明显太多,而留给小提琴独奏部分施展技艺的空间不够。巴伯答应在末乐章中加以改进,但他这样做之后的结果却是,布瑞塞利说这个乐章是无法演奏的!难怪在后来出版的此曲乐谱上是没有注明题献给何人,既没有题献给费尔斯,也没有题献给布瑞塞利。但是却记录着1941年2月阿尔伯特·斯波尔汀与尤金·奥曼迪指挥的费城交响乐团合作首次公演这部协奏曲。1948年,巴伯对这部作品进行了修订,并于翌年发表了最终版的手稿。

协奏曲的第一乐章,G大调,音乐从一开始就由独奏者展开的那悠长而富于表情的主题旋律支配着,最重要的副主题是一支单簧管曲调,它带有地方节奏特色(短-长)而且有着中世纪教会调式的影响,充满苏格兰风情。这两个主题在中间的发展部有很长时间都不失其同一性,完整的再现部以及作为伴奏的短小的华彩乐段之后,它们双双出现在安静的结尾部分。

木管乐器在尾声部分如独奏者般显著,在E小调慢乐章,管弦乐队也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双簧管、大提琴、单簧管、小提琴和圆号先于独奏小提琴依次奏出哀伤的主旋律,而独奏者则支配着更为激动的中间部分,紧跟着是另一个带伴奏的华彩,而后独奏者的支配地位继续保持,伴随着第一部分的激情四溢的回归。

定音鼓敲响了A小调终曲,三连音格律几乎贯穿了整个这个乐章,而其余大部分便是独奏者一页接一页毫无停歇的演奏。巴伯偶尔会建议通过插入不规则的弱音或插入管弦乐队交错的节奏中断这些三连音的进程,但是唯一清晰浮现出的乐思只是一支活泼小巧的木管主题。除此之外,整个乐章都在跟着节奏驱动,独奏小提琴最后从三连音向十六分音符的变速,更是增强了冲击力。

科恩戈尔德幼年时期在维也纳是神童作曲家,并在后浪漫主义传统中长大,在离开纳粹欧洲后成为了好莱坞主要的电影配乐创作家。这首著名协奏曲抒情诗的产生跟这两段经历息息相关。炫技成分偶尔在前两个乐章出现,而在终乐章时变得很突出(像巴伯的协奏曲一样)。这归因于科恩戈尔德写作这首协奏曲的实际情况,主要创作时间是在1945年,是写给当时最伟大的小提琴家之一布罗尼斯洛·胡贝尔曼的。然而,胡贝尔曼不愿将这部作品公演。此曲最终在1947年由雅沙·海菲茨和圣路易斯交响乐团合作公演,弗拉基米尔·戈尔施曼指挥。乐谱题献给古斯塔夫·马勒的遗孀阿尔玛·马勒-沃费尔。

这部协奏曲的三个乐章的主旋律都选自科恩戈尔德20世纪30年代为华纳兄弟公司的电影所作的配乐。第一乐章怀旧的开篇主题选自《又一个黎明》(1937年),安静的第二主题选自《锦绣山河》(1939年),这两个乐思将独奏小提琴旋律表现力充分地拓展,无处不在,在两个主题之间的转换部分,在中央发展部和尾声,都给予独奏者很大的表现空间。深情的G大调浪漫曲来自于获奥斯卡最佳配乐殊荣的电影《风流世家》(1936年),尽管神秘的E大调中部看起来似乎是为这部作品全新打造的;引子过后,独奏小提琴就几乎不间断地在演奏,它美妙的乐声飘浮在充满了电颤琴、竖琴和钟琴声响的管弦乐队声部结构之上。电影《王子与贫儿》(1937)中的一个主题,发展成为这部协奏曲活跃而有创造性的终曲,6/8拍的民间舞曲转变为2/4拍的民歌,经由第二主题,再进而演变成为辉煌尾声中的2/4拍的热烈舞曲。

在科恩戈尔德开始他的好莱坞生涯之前,他已经是那个时代欧洲最为著名和最为成功的作曲家之一了。他二十岁时创作的歌剧《死城》,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为莎士比亚的戏剧《无事生非》所写的配乐也是在同一时期完成的,这是为该剧1920年在维也纳香布伦皇宫的演出而创作的。乐谱本来是为室内管弦乐队度身定做的,但是随着戏剧演出的扩大和管弦乐队的难以寻觅,科恩戈尔德将原作改编为钢琴和小提琴谱,并且亲自演奏其中的钢琴部分。后来,科恩戈尔德出版了音乐会组曲,乐队版和小提琴与钢琴版(还有一个钢琴独奏版)很相似,但在内容上的确不同。小提琴与钢琴版组曲的四个乐章分别为一首两种情绪不断交替的练习曲、一首具讽刺模仿意味的葬礼进行曲(矛头指向马勒?),一首颇具感染力的慢圆舞曲和一首活泼的木笛舞。


吉尔·沙汉姆1971年出生在伊利诺伊州,父母都是科学家。1973年,他们全家搬回到了以色列。沙汉姆七岁跟耶路撒冷鲁宾音乐学院的塞缪尔·伯恩斯坦学习小提琴。1980年,他与其他天才提琴手在海姆·塔勃的带领下来到耶路撒冷,被邀请在伊萨克·斯特恩、内森·米尔斯坦、亨利克·谢霖这样的艺术家面前演奏。1980年夏天,沙汉姆进入科罗拉多阿斯本音乐学院,师从多萝茜·迪蕾和让·艾勒曼。1981年,10岁的沙汉姆作为独奏者首次公演,与他合作的是亚力山大·史奈德指挥的耶路撒冷交响乐团。1982年,他与祖宾·梅塔指挥的以色列爱乐乐团合作,获得了克莱蒙特大赛一等奖并进入纽约朱丽亚音乐学院就读,师从迪蕾、艾勒曼和姜康的门下。近年来,沙汉姆无论是独奏会还是作为独奏家与主要乐团联袂遍及欧洲、日本和美国的演出,都获得极高的声誉,与其合作过的著名指挥家有尤里·阿龙诺未奇、赫伯特·布罗姆斯泰特、科林·戴维斯爵士、里卡尔多·穆蒂、安德烈·普列文、朱塞佩·西诺波利和迈克尔·蒂尔森·托马斯。吉尔·沙汉姆从1987年起成为德意志唱片公司的专属艺术家。和朱塞佩·西诺波利合作录制了门德尔松和布鲁赫的小提琴协奏曲(DG 427 656-2),帕格尼尼和圣桑的小提琴协奏曲(DG 429 786-2),西贝柳斯和柴科夫斯基的小提琴协奏曲(DG 437 540-2)。他的独奏录音包括拉威尔的《茨冈》、弗朗克和圣桑的小提琴奏鸣曲(杰拉德·奥佩兹钢琴伴奏,DG 429 729-2),1993年,他发行了小提琴与吉他二重奏作品专辑《两个人的帕格尼尼》,合作者是吉他演奏家格兰·索尔舍(DG 437 837-2)。
TOP
13#

回复: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收藏,学习。
音响 音乐 摄影 投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