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巴伯 小提琴协奏曲..科恩戈尔德 小提琴协奏曲 “无事生非”组曲
伦敦交响乐团
在跨越了百年诞辰之后,著名指挥家瓦列里·捷吉耶夫自2007年1月起接任伦敦交响乐团的首席指挥,丹尼尔·哈丁和米歇尔·蒂尔森·托玛斯任首席客座指挥,科林·戴维斯荣膺乐团历史上的第五位“主席”。
伦敦交响乐团1904年组建,1895年成立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与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组建之初的女王大厅管弦乐团是专门为了逍遥音乐会而设立的,由亨利·伍德担任指挥。到了1904年,伍德与乐团演奏员之间在有关的演出协议上发生了激烈的矛盾冲突,大约50名演奏员集体出走,另组了伦敦交响乐团。奥-匈指挥家汉斯·里希特接受了1904年6月9日在女王大厅举行的伦敦交响乐团首场音乐会指挥的邀请,此后不久他就被正式授予了乐团首席指挥的头衔。
1906年,乐团第一次出国旅行,在巴黎由查尔斯·斯坦福、爱德华·科洛纳和安德列·梅萨热共同指挥了两场音乐会。1912年,乐团在尼基什的率领下成为第一支赴美演出的英国乐团。1907年,伦敦交响乐团在科文特花园举行了第一次德国歌剧的演出季,1920年,签下了它的第一个唱片录音合同,与理查·施特劳斯、作曲家瓦格纳之子齐格弗里德·瓦格纳、瓦尔特和魏因加特纳等指挥合作录制了一些早期的唱片。在战前,乐团的首席指挥包括尼基什、艾尔加和哈蒂,此外,比彻姆、门格尔贝格和阿尔伯特·柯茨也在不同的时间里与乐团保持了稳定的合作关系,对乐团产生过意味深长的影响。1963年,乐团战后第一次出访美国,随后一年作为第一支环游世界的英国乐团访问了日本、韩国、印度、香港、伊朗、土耳其、以色列、美国和加拿大。1981年,乐团迁入了新落成的能够容纳2000名观众的巴比平艺术中心音乐厅。
二战之后任命的主要指挥有:1950—1954年,约瑟夫·克里普斯;1961-1964年,皮埃尔·蒙特;1965-1968年,伊斯特凡·卡泰斯;1968-1979年,安德列·普列文;1979-1988年,克劳迪奥·阿巴多;1988-1995,米歇尔·蒂尔森·托玛斯;1995-2006,科林·戴维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