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复制链接]

1#

当代最佳的肖邦音乐诠释
一个被不断再版的精彩演奏录音

肖邦国际比赛获奖大师最权威的精彩演绎,1976199820032005年采用LPCDSACD等多种格式数次再版。

有钢琴的地方,就有肖邦的音乐;有肖邦音乐的地方,就有波利尼精彩的演绎录音。

荣获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广受全球各类唱片杂志一致好评推荐!

一部值得所有人聆听的肖邦名作,一个不朽的精彩演奏录音!


推荐曲目: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0号之1
波洛奈兹舞曲-幻想曲,作品61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53
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4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波洛奈兹舞曲”是一种单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又被称作是“波兰舞曲”。
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都曾经采用这种体裁写过“波洛奈兹”,但肖邦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则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中的“典范之作”,伟大的钢琴家李斯特就曾经说过:“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散发着浓郁的波兰民族气息,有着不同于其他任何民族音乐的无比珍贵价值”。

波利尼演奏的《波洛奈兹舞曲》,被权威人士认为是与老一辈钢琴家鲁宾斯坦的精彩录音比肩之作。波利尼对七首肖邦作品的处理就像是燃烧的烈焰,火花四溅,表现了波兰民族特有的自强不息精神。在此CD中,波利尼为我们展示了当代最佳的肖邦音乐诠释。一直以来,肖邦的音乐常被演奏者演奏得矫揉造作,带有一种“病态的美感”,而波利尼则为我们展现了另外一幅画面,那是阳光下的肖邦,充满了阳刚之气。德国伟大作曲家舒曼就将肖邦的音乐赞誉为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而波利尼对唱片中最后三首作品的诠释,正是非常符合了这种精神,堪称精彩之极,是一个高屋建瓴的肖邦!

随着技术的进步,波利尼1976年的模拟录音在转制为激光唱片时,音响重放效果得到极大的改善,高音明晰,低频丰满,具有“发烧级”的动态效果。该录音获得《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被认为“波利尼的演奏在某些方面比鲁宾斯坦更有气势,且录音质量也要比鲁宾斯坦版本更胜一筹。”

457 711-2

曲目:

Frederic Chopin
弗雷德里克·肖邦(1810-1849

Polonaises
波洛奈兹舞曲7

1.
Polonaise in C sharp minor, op.26 No.1

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26号之1
[8’26]

Allegro appassionato
热情的快板

2.
Polonaise in E flat minor, op.26 No.2

E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26号之2
[8’37]

Maestoso
庄严地

3.
Polonaise in A major, op.40 No.1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0号之1
[5’27]

Allegro con brio
充满活力的快板

4.
Polonaise in C minor, op.40 No.2

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0号之2
[8’06]

Allegro maestoso
庄严的快板

5.
Polonaise in F sharp minor, op.44

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4
[10’56]

Tempo di polacca-doppio movimento, tempo di Mazurka-Tempo I
波拉卡舞曲速度-加倍快,玛祖卡舞曲速度-按初速度


6.
Polonaise in A flat major, op.53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53
[7’07]

Maestoso
庄严地

7.
Polonaise-Fantaisie As-dur op.61

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幻想曲,作品61
[13’14]

Allegro maestoso
庄严的快板

演奏:
Maurizio Pollini, Piano
钢琴:毛里奇奥·波利尼

[61:52]
TOP
3#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企鹅唱片指南》“三星”评鉴

《企鹅唱片指南》给予该录音以“三星”评鉴:“在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录音版本推荐中,自1981年激光唱片面世之后,一直是出生在波兰的钢琴家鲁宾斯坦和出生在意大利的钢琴家波利尼两人之间一决雌雄。经过若干年,在“企鹅唱片”评鉴专家的眼里,还依然认为“波利尼的演奏技巧娴熟,充满细腻的诗意。整体演奏也极其威武庄严,波利尼在某些方面甚至比鲁宾斯坦演奏得更有气势。当然,DG录音师的录音也非常出色,录音质量要比鲁宾斯坦版本更好一些。”

TOP
4#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专辑演奏特点

波利尼的权威演绎和卓越的技巧享誉世界,在此最主要体现于他能以优美的音色表现出“波洛奈兹舞曲”的高贵和华丽,以宏大的气势表现出内在的威武与雄劲。波利尼的演奏,充满了张力,动感十足,音色华美、音乐流畅。特别是其中著名的《“军队”波奈兹》作品40号之1和《“英雄”波奈兹》作品44号,仅其两首名曲的演绎就足以使得这张唱片颇具艺术欣赏与收藏价值。

作为当代诠释肖邦作品的权威,波利尼的演奏被认为是体现了作曲家的创作本意。1976年当这张唱片以LP的形式一经出版,音乐评论家就惊呼:“杰出的制作,令人惊讶!无需赘言,这张专辑的演奏,完全体现了伟大的传统,可以断言,即使我们离去了,可这张唱片的精彩依然会永久流芳。”1977年在《时代周刊》上也刊载了如下的评论:“每一首作品的处理都有所不同,C小调有一种高贵的感伤,A大调(军队)波洛奈兹有一股一往无前的气概,降A大调舞曲绝对是勾勒出了波兰人舞蹈时欢乐的场景。开篇的升C小调的温和的中段,以及接下来的降E小调和不可或缺的升F小调几首作品,都形成了各自风格的鲜明对比。”

该张CD得到了《留声机》、《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唱片与录音》、《录音评鉴》等欧美主要媒体的热情推荐。从音响重放效果来看,虽然经过数字技术的压缩,但是原录音的自然音色再现无疑。
TOP
5#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专辑录音特点

波利尼弹奏的肖邦舞曲具有超凡脱俗的高贵气质和犀利强悍的动态对比。在这个录音当中,钢琴的音色变化极为丰富,弱音处如同微风拂面,而强力弹奏的乐段,声音饱满辉煌。钢琴的高音区晶莹透明,中音圆润、低音丰厚,富有自然生动的空间感,平衡感也非常好。这是一个十分感人的钢琴录音。

乐曲赏析

富有波兰民族精神的舞曲

“波洛奈兹舞曲”是一种单三拍子的波兰民间舞曲,又被称作是“波兰舞曲”。一般被认为是一种充满了傲慢、威严气氛的列队行进的交际舞蹈。在许多影片里我们也会看到这样的场景:主人彬彬有礼,慢慢地弯下身来鞠躬,突然间站直,带头先跳,其他客人们则相继跟进,排成一行,渐渐地围成圆圈,翩翩起舞。这是一种充满了自信的舞蹈。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也都曾经采用这种体裁写过“波洛奈兹”,但肖邦创作的“波洛奈兹舞曲”则被认为是古典音乐史中的“典范之作”。

肖邦一生共创作了13冠名“波洛奈兹舞曲”的作品:G小调(1817),降B大调(1817);降A大调(1821);升G大调(1822);2首波洛奈兹,作品26号(1834-18352首波洛奈兹,作品40号(1838-1839);升F大调波洛奈兹,作品44号(1840-1841);降A大调波洛奈兹,作品53号(1842);3首波洛奈兹,作品71号(1825-1828);还有一首《波洛奈兹-幻想曲,作品61号》(1845-1846)。唱片中所收录的7首“波洛奈兹舞曲”,是肖邦13首中最经典,也是在音乐会上被演奏次数最多与深受大众欢迎的作品。

在这张唱片的7首作品中,《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40号之1,可说是最受欢迎的一首,这首作品由于具有英雄的性格与凯旋进行曲式的音乐形象,因此便有着“军队”波洛奈兹舞曲之称。著名作曲家、钢琴家李斯特还曾把它作为自己音乐会上的“保留曲目”。据史料记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当华沙城向纳粹投降前,华沙电台最后播放的音乐就是这首所有波兰人都十分熟悉的作品——《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

《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作品53号,则被冠之以“英雄”的称号,可能也是来源于作品激昂的旋律。
从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创作年代来看,大部分作品是在他旅居巴黎期间创作的,因而也有人说,这些作品中既有法国人丰富的情感,又有波兰人的激情。肖邦最著名的这首“英雄”舞曲,是他在背井离乡的时候写成的,当时作曲家的祖国波兰正处在俄国的统治之下,所以作品更具有一种爱国主义精神和带有急速步伐般的进行速度。

TOP
6#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作曲家介绍

浪漫的钢琴诗人——肖邦

弗雷德里克·肖邦(Frederic Chopin1810-1849),波兰作曲家、钢琴家。父亲为法国人,母亲是波兰人。肖邦1817年开始学习钢琴,7岁就创作了两首钢琴曲,8岁登台参加演出。18261829年间,他在华沙国家音乐高等学校学习作曲和音乐理论。肖邦15岁开始发表作品,出版的《回旋曲》虽然标为作品1号,但并非是他的第一部作品。1830年末,肖邦离开家乡,以作曲家和钢琴家的身份在欧洲巡演。后因华沙起义失败而定居巴黎,从事教学和创作。在此期间,肖邦染上肺病,1848年赴伦敦演出时,病情恶化,回巴黎后不久便于18491017日病逝,享年仅39岁。按照肖邦的遗愿,人们把他的遗体和他从波兰带来的一杯泥土安葬在一起,把他的心脏送回他的祖国波兰。至今,肖邦的心脏仍然安放在波兰华沙圣十字架大教堂。在波兰现在还有一个“肖邦沃特加”品牌,酒瓶上印制着肖邦的肖像。

肖邦是浪漫乐派的著名作曲家,被誉为“伟大的钢琴抒情诗人”,他的作品以波兰民间歌舞为基础,同时又深受贝多芬、巴赫等作曲家的影响,钢琴曲占据了他创作体裁的90%以上,除了2首钢琴协奏曲等为数不多的钢琴与乐队作品之外,肖邦的主要作品都是钢琴作品,包括钢琴三重奏、钢琴奏鸣曲、叙事曲、谐谑曲、练习曲、波洛奈兹舞曲、圆舞曲、夜曲、即兴曲、船歌、摇篮曲、幻想曲、回旋曲、变奏曲等。肖邦的《练习曲》训练目的明确,艺术形象鲜明;《圆舞曲》赋予温柔抒情的情感;《前奏曲》可将风格迥异的作品自由地结合为组曲;《谐谑曲》感情激动、富有戏剧性,独成一派;《祖卡舞曲》曲调单纯、和声简朴、明朗欢快;《夜曲》充满幻想、情调深沉。

除钢琴作品外,肖邦还曾创作过17首波兰歌曲,但现在基本上已经没有人演唱了。在钢琴演奏技巧方面,肖邦的钢琴踏板用法非常独特,他的这些作品,大大拓展了钢琴这件乐器的艺术表现力。因此演奏肖邦的作品,钢琴家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精湛的技巧、细腻的手法,创造华丽的音响,展示汹涌澎湃的激情,到达出神入化之境。

肖邦不仅是一位旷世难得的钢琴家和作曲家,他还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尽管肖邦长期漂泊异国他乡,最后在巴黎去世时,他始终都没有忘记他那被沙俄帝国侵占的祖国和受苦受难的同胞。
TOP
7#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音乐体裁介绍

有别于圆舞曲的三拍子舞曲——波洛奈兹

波洛奈兹舞曲是一种三拍子的波兰民族舞曲,这种舞曲速度适中。如果将这种舞曲表述得形象一些的话,这种舞蹈实际上不是在“跳”,而是队列行走的踏步则似乎更为准确。波洛奈兹舞曲起源于16世纪的宫廷,跳舞时男女排成两队,以集体队列的形式时而融合时而分开,庄严而隆重。波洛奈兹舞曲有其独特的节奏特点,每小节的第一拍的音符屡屡分开,在它的后半拍上有重音,乐句结束在小节第三拍上等等。历史上的许多作曲家,包括巴赫、亨德尔、莫扎特、贝多芬和舒伯特等都曾以此体裁创作过音乐,然而肖邦所写的13首波洛奈兹舞曲被公认成就最为突出。肖邦创作的这些波洛奈兹舞曲已经超越了单纯舞曲的范畴,在内容上有着非常深刻的思想性,肖邦借以倾吐他心中的爱国之情。
TOP
8#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演奏家介绍

浪漫高雅之中的豪放——意大利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

如果要评选当今国际乐坛10位最伟大的钢琴家,毛里奇奥·波利尼(Maurizio Pollini)一定榜上有名。波利尼1942年出生在米兰。父亲是意大利著名建筑师,也是一位音乐素养颇高的出色小提琴手;母亲是一位业余歌唱家。

波利尼5岁起跟随卡罗罗纳蒂学习钢琴,9岁在米兰举行了第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被誉为音乐神童。进入米兰音乐学院之后,拜著名教授卡罗·维德索为师。波利尼1957年在米兰举办的一场音乐会上演奏肖邦的练习曲,引起关注。翌年,15岁的波利尼参加日内瓦国际钢琴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当年第一名空缺)。1959年波利尼以优异的成绩毕业,1960年波利尼参加第六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在参赛的89名选手中,波利尼年龄最小。面对高手云集的肖邦大赛,波利尼以其出类拔萃的演奏荣获第一名。对此,比赛评委主席——钢琴大师阿瑟·鲁宾斯坦无比感慨地说道:如果论技术,真不知我们在座的评委中还有谁能弹得比他好。

波利尼籍此声名鹊起,世界各地的邀约纷至沓来,获奖同一年,他开始在欧美各国巡演。巡演中结识了一些世界著名的音乐大师,如卡尔伯姆、卡拉扬、科林·戴维斯等,在与意大利指挥家克劳迪奥·阿巴多的合作中,阿巴多对他的演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使其受益匪浅。随即波利尼决定要淡出舞台、潜心苦练——退隐8年,多方求教,并一度在著名钢琴大师米凯朗基利门下重新学习手指触键等技法。

重返舞台的波利尼,演奏技艺达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演奏曲目大大拓宽。1968年在伦敦伊丽莎白音乐厅演奏肖邦《24首前奏曲》轰动英国,大有中国武侠重出江湖、扫平天下之势。《经济时报》评论家说:“这是我平生听到的最伟大的演出。波利尼在隐退8年的刻苦训练中,技巧已炉火纯青。他的音乐不再是一面体现个性的镜子,而是一把能击中人心的利剑。”波利尼从此跻身于国际顶尖钢琴演奏家的行列之中。

波利尼演奏曲目广泛而多样,演奏风格清晰明快,具有丰富的色彩变化和深厚的音乐涵养。从巴洛克、古典乐派、浪漫乐派,直到近现代作品均有涉猎,演奏的贝多芬、肖邦、李斯特、普罗科菲耶夫、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贝尔格、曼佐尼等作曲家的作品都深受好评。波利尼天生一双大手,微微张开就可以轻松地覆盖键盘上的八度音程,有人戏称“波利尼有11根手指。”

与很多当代钢琴大师一样,波利尼也是一位既弹琴又指挥的“双料音乐家”,自1976年首次与斯卡拉剧院乐团合作演出后,成功指挥过多场音乐会和歌剧的演出。波利尼还录制了大量的唱片,最经典的是肖邦《夜曲》全集,在波利尼之前,还没有一位意大利钢琴家演奏过肖邦《夜曲》全集。波利尼被誉为是演绎肖邦音乐的权威。波利尼在演奏中总是在竭力追求音乐的最完美呈现。

波利尼与肖邦的缘分,除了1960年肖邦国际钢琴比赛夺魁,还包括他后来录制的肖邦《波洛奈兹舞曲》与《练习曲集》摘取欧洲音乐大奖。谈到肖邦,波利尼说:“我经常读肖邦的乐谱,发现他追求每个细节都要完美。他的音乐一听就会令人喜欢,同时他的作品里也有极为深刻的内容,总有一天会有一位诠释者把这种深度也表现出来。肖邦的音乐非常个人化,但最不可思议的是这么个人化的音乐,却能感染全世界。肖邦的音乐伴随着我长大,我现在对肖邦的感情越来越深,也许是因为我对他的作品理解得越来越深吧。”

除了音乐,波利尼还非常喜欢视觉艺术,绘画、建筑和文学。不演出的时候波利尼喜欢在自然的环境里休闲和到大海里去畅游。
TOP
9#

回复: 肖邦 波洛奈兹舞曲(波兰舞曲)

波利尼的表现之卓越难以用语言来形容,如果让我来选择其中的一个优点,那么我会选择他对节奏和速度的绝妙感受性。不必多说,这些是来源于伟大传统的表演,其卓越的特点会唤起我们对逝去事情的回忆,我发觉自己的内心充满着钦慕。

——《唱片和录音》(1976)



波利尼所诠释的《波洛奈兹舞曲-幻想曲》有着浓浓的诗意,每一个作品都表现得近乎完美。

——《留声机》(1976)



或许除了米凯兰杰利,当今也许没有一个钢琴家能像波利尼这样远离的“陈旧的艺术气质”了。圣经中说“不是凭着字句,而是依靠精神”,而波利尼唱片中收录肖邦的六首“波洛奈兹舞曲”和“波洛奈兹-幻想曲”可以用“真实”来形容,或者干脆说“除了真实,还是真实”。每首作品都具有不同的风格,《C小调》具有高贵的忧伤,《A大调》则具有直接的坚决果断,而《降A大调》充分地使波兰流亡者高唱爱国歌曲的故事真实可信。《升C小调》优雅的中段部分,《降E小调》以及《升F小调》的作品带来美妙暧昧的对比。

——《时代周刊》(1977)



波利尼的演奏有着显著的神秘气息以及微妙的诗意,(这张CD)轻易取得了好成绩。

——《企鹅唱片指南》(1977)



绝对是振奋人心的。

——《纽约时报》(1981)



你不自觉地便被动听的音乐深深地打动。

——《留声机》(1980)




波利尼演奏肖邦的波洛奈兹舞曲

1960年的华沙,在第6届肖邦国际钢琴比赛上,历史被改写了。这还是第一次,获奖者不是波兰人也不是俄国人,而是一位18岁的意大利人,他就是毛里奇奥·波利尼。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他高超的技术,还包括他对波兰伟大的音乐诗人个性化的演绎风格大大不同于传统的浪漫主义方式。一位著名的音乐评论家是这样解释的:“他的古典主义是完全现代的,他所演绎的肖邦具有强烈的戏剧效果,像是点亮的射灯,而不是柔和的阳光。”波利尼造成的轰动很快超出了大赛的范围,但他并不为此所动,作为一位著名的建筑师的儿子,波利尼拒绝作为肖邦专家的诱惑而选择了跟随韦德索、朗纳去完成早期的学业,特别是他在米凯兰杰利的大师课中获益匪浅,这些使他拓展了更加广泛的曲目,而且音乐直觉也成熟起来。当波利尼20多岁重返舞台的时候,他对当代音乐逐渐增长的兴趣(米特罗普洛斯指挥勋伯格的《佩里亚斯河梅利桑德》深深激发了他)使他与其同时代的钢琴家有很大的不同,但是波利尼对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主流音乐的投入却从未减少。不用说,对肖邦他也从未忽视,波利尼录制的肖邦前奏曲、练习曲、波洛奈兹舞曲的录音已经成为经典,而这其中波利尼1976年34岁时录制的“波洛奈兹舞曲”是最引人注目的。

少年时代的肖邦与同学们一起去乡间度假时,他被波兰民间的两种舞蹈所吸引,贵族化典礼性的波洛奈兹舞曲和乡间村民的玛祖卡舞曲。他的第一首少年之作是7岁时写的《G小调波洛奈兹舞曲》,在接下来的12年里,肖邦又写了8首,而且他的作品逐渐超越了奥仁斯基、柯平斯基等作曲家的那些优美的舞厅风格式的舞曲。1831年华沙沦陷,肖邦流亡巴黎,这唤起了他的民族主义热情,再也没有比波兰舞曲能更好地宣泄他激流般的情感的曲式了。不以破坏基本的三拍节奏的特性为代价,肖邦把波洛奈兹舞曲从跳舞音乐变革为音乐史诗,这六首成熟的波洛奈兹舞曲和最后的波洛奈兹舞曲-幻想曲都创作于1834(当时他年仅24岁)和1846年(他去世的前三年),著名的肖邦学者阿图尔·海德利指出:“三重动机贯穿了肖邦的波兰舞曲对过去的骄傲、对现在的悲悼、对未来的希望。”

在第一首《升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的开始,挑战性的“宣战”预示着波利尼在整套录音中的王者之气,也许有的钢琴家会指责他缺乏感情甚至有些冷漠,但他把肖邦音乐中勇敢的挑战性以温和的诗般情绪表现出来,其主观情感的丰富性令人称奇。第二首《降E小调波洛奈兹舞曲》阴暗低沉的声音在情感上没有细微的变化,三年之后创作的这组作品比较而言更加性格化和对比化,这就是为人所熟知的《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它承载着高贵的悲伤,和随后的C小调波洛奈兹舞曲中淡淡的乡愁。肖邦在给出版商的信里这样描述他在1841年创作的《升F小调波洛奈兹舞曲》:“这是一种波洛奈兹舞曲形式的幻想曲,我宁愿称之为波洛奈兹舞曲。”波利尼在这里展示了作曲家在这种音乐体裁中发掘的更多的戏剧张力。上升的大八度激起战斗的浪潮,接着是表现险恶的固定音型,这是灾难的预兆,然后这些突然间融入一首简单的玛祖卡舞曲,像是对失去幸福的回忆与梦想。更加英雄主义的音符出现在后来的《降A大调波洛奈兹舞曲》,肖邦又使用了不断反复的音型(这次是左手下降的八度断奏,精准清晰,速度极快)以保持不断攀升的张力和稳定,最后乐曲在胜利的光辉中结束。1846年,肖邦结束波洛奈兹舞曲这一音乐体裁的创作,《波洛奈兹舞曲-幻想曲》是他最后一部大型的钢琴独奏作品,这是他和乔治桑在那年秋天关系破裂的缩影。正如每一位爱国者的激情被牵动一样,肖邦这时觉得应该让激情走入宁静,探索更精细的主题变形和结构演变。寻找式的、自由风格引子把听者带入一个充满丰富半音的世界,与古老舞曲的强烈对比最后汇入完整如一的音河中。乐曲中部的沉思虽然是悲伤的,但是它不知不觉地融入到自由展开的反复部分,闪耀出最后一线光芒,最后消失在平静之中。波利尼最伟大的成就在于他即兴演奏的即时性和不可预知性,同时还保持着作品结构的整体性和构思的统一性。“每一个作品都表现得近乎完美”,《留声机》杂志对波利尼评价一点也不过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