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响原来可以这样玩:) [复制链接]

查看: 1511|回复: 2
1#

音响原来可以这样玩:)

  昨晚闲来无事,拿朋友的高丘PTSF钉垫来试试效果。因为吃好晚饭已经比较晚,所以不高兴来大动作。于是就将我的老坦克(本地方言将老掉牙的大件物品称作“老坦克”,通常比喻很旧的28寸自行车:)讯源Pioneer S280影碟机来作实验。


   先将4颗高丘垫在影碟机的原来的四只脚下,感觉不好,右声道有明显驻波,而且声音很怪。或许是我没垫准位置,但那种又薄又压抑的声音已经让我失去的调整位置的兴趣。于是撤掉,改玩放在影碟机顶部的方式。如图6293,机器顶部中间偏后放1颗,两后方各放1颗。这种方法,低频变得很猛,狠劲实足,鼓声打得我胸口发闷。虽然力度好了,但是偏紧,不好听。

于是,撤掉后放2颗,只留中间1颗,如图6295。这种摆法,低频的紧张程度得到解决,而且能够明显地去除中频的毛刺,让声音变得柔顺,中间的结像也变得好了起来,细节随之增多。而且带有一种沙沙、松松的质感。但是总体声音有点被抑制的感觉。此时,突发奇想,既然高丘的金属材质,我就就地取材将房间中的哑铃的螺旋式锁扣拆了下来,拿来一试。

见图6292,这个锁扣有2面,一面金属面,另一面有一圈橡胶边,中间镂空。先将金属面接触影碟机,感觉声音压抑的问题有所好转,低频延伸比高丘好。中频虽然没有高丘那么顺滑,但是也能减少毛刺,只是在中高频的某些频段有谐振峰,于是,将橡胶边那面接触影碟机,果然,谐振峰的问题解决了。真好玩,不花钱就能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可是,好玩的还在后头呢。

本人调整系统时,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平衡耐听,或是产生压抑的感觉。否则,宁可放弃。昨晚听下来,虽然有好的改善,但声音总是感觉多少还是有一点点被抑制的感觉。于是乎,有突发奇想,把家中一个类似有机玻璃材质的访水晶小摆设的底座替换了锁扣。

如图62846286。此水晶块为正方体,顶部有个凹槽,上面本来是放一个水晶足球的。我先将平的一面接触影碟机,呵呵,声音还真不错,抑制的感觉没有了,而且声音滑滑的,听钢琴时带有一种特有的水晶般的晶莹剔透感,但仔细试听了几张人声,感觉中高频还是有点谐振峰,于是来了最后一下灵感,将其反放,凹槽面接触影碟机,这下全好了。


总结一下放与不放的区别:
首先,水晶块对中高频毛刺的改善效果一点不比高丘差,只是声音走向不一样,高丘有其固有的沙沙的,松松的特质。水晶块是顺滑的,有如优质丝巾从脖子上滑过的感觉,我个人比较注重中高频的阻尼感,太滑的声音反而不喜欢,但这种顺滑不是那种摸了一层油的油滑的阻尼感,而是将Linn中高频顺滑质感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走向。(系统使用的是Linn K400喇叭线)这块水晶块听钢琴时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圆滑剔透的质感,低频无压缩,亦没有压抑的感觉。虽然只停了一个晚上,但估计我在短时间内是拿不下这块“宝物”了:)

要说这块水晶块的缺点,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中频的肉能在多一点点就好了,但是用上以后绝对是利大于弊,至少我可以接受。

或许有人说我在练××功,我无所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地取材地试试,要是不相信或听不出垫材产生的改善,请您闭上眼睛做一遍眼保健操,感谢阅读:)
IMG_6293.jpg (, 下载次数:15)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93.jpg

IMG_6295.jpg (, 下载次数:16)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95.jpg

IMG_6298.jpg (, 下载次数:19)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98.jpg

IMG_6288.jpg (, 下载次数:21)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88.jpg

IMG_6292.jpg (, 下载次数:21)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92.jpg

IMG_6284.jpg (, 下载次数:18)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84.jpg

IMG_6286.jpg (, 下载次数:18)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86.jpg

IMG_6269压缩.jpg (, 下载次数:21)

jpg(2008/4/18 6:25:59 上传)

IMG_6269压缩.jpg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音响原来可以这样玩:)

音响原来可以这样玩:)

  昨晚闲来无事,拿朋友的高丘PTSF钉垫来试试效果。因为吃好晚饭已经比较晚,所以不高兴来大动作。于是就将我的老坦克(本地方言将老掉牙的大件物品称作“老坦克”,通常比喻很旧的28寸自行车:)讯源Pioneer S280影碟机来作实验。


   先将4颗高丘垫在影碟机的原来的四只脚下,感觉不好,右声道有明显驻波,而且声音很怪。或许是我没垫准位置,但那种又薄又压抑的声音已经让我失去的调整位置的兴趣。于是撤掉,改玩放在影碟机顶部的方式。如图6293,机器顶部中间偏后放1颗,两后方各放1颗。这种方法,低频变得很猛,狠劲实足,鼓声打得我胸口发闷。虽然力度好了,但是偏紧,不好听。

于是,撤掉后放2颗,只留中间1颗,如图6295。这种摆法,低频的紧张程度得到解决,而且能够明显地去除中频的毛刺,让声音变得柔顺,中间的结像也变得好了起来,细节随之增多。而且带有一种沙沙、松松的质感。但是总体声音有点被抑制的感觉。此时,突发奇想,既然高丘的金属材质,我就就地取材将房间中的哑铃的螺旋式锁扣拆了下来,拿来一试。

见图6292,这个锁扣有2面,一面金属面,另一面有一圈橡胶边,中间镂空。先将金属面接触影碟机,感觉声音压抑的问题有所好转,低频延伸比高丘好。中频虽然没有高丘那么顺滑,但是也能减少毛刺,
只是在中高频的某些频段有谐振峰,于是,将橡胶边那面接触影碟机,果然,谐振峰的问题解决了。真好玩,不花钱就能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可是,好玩的还在后头呢。

本人调整系统时,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平衡耐听,或是产生压抑的感觉。否则,宁可放弃。昨晚听下来,虽然有好的改善,但声音总是感觉多少还是有一点点被抑制的感觉。于是乎,有突发奇想,把家中一个类似有机玻璃材质的访水晶小摆设的底座替换了锁扣。

如图62846286。此水晶块为正方体,顶部有个凹槽,上面本来是放一个水晶足球的。我先将平的一面接触影碟机,呵呵,声音还真不错,抑制的感觉没有了,而且声音滑滑的,听钢琴时带有一种特有的水晶般的晶莹剔透感,但仔细试听了几张人声,感觉中高频还是有点谐振峰,于是来了最后一下灵感,将其反放,凹槽面接触影碟机,这下全好了。


总结一下放与不放的区别:
首先,水晶块对中高频毛刺的改善效果一点不比高丘差,只是声音走向不一样,高丘有其固有的沙沙的,松松的特质。水晶块是顺滑的,有如优质丝巾从脖子上滑过的感觉,我个人比较注重中高频的阻尼感,太滑的声音反而不喜欢,但这种顺滑不是那种摸了一层油的油滑的阻尼感,而是将Linn中高频顺滑质感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走向。(系统使用的是Linn K400喇叭线)这块水晶块听钢琴时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圆滑剔透的质感,低频无压缩,亦没有压抑的感觉。虽然只停了一个晚上,但估计我在短时间内是拿不下这块“宝物”了:)

要说这块水晶块的缺点,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中频的肉能在多一点点就好了,但是用上以后绝对是利大于弊,至少我可以接受。

或许有人说我在练××功,我无所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地取材地试试,要是不相信或听不出垫材产生的改善,请您闭上眼睛做一遍眼保健操,感谢阅读:)
TOP
3#

回复:音响原来可以这样玩:)

昨晚闲来无事,拿朋友的高丘PTS—F钉垫来试试效果。因为吃好晚饭已经比较晚,所以不高兴来大动作。于是就将我的老坦克(本地方言将老掉牙的大件物品称作“老坦克”,通常比喻很旧的28寸自行车:)讯源Pioneer S280影碟机来作实验。

   先将4颗高丘垫在影碟机的原来的四只脚下,感觉不好,右声道有明显驻波,而且声音很怪。或许是我没垫准位置,但那种又薄又压抑的声音已经让我失去的调整位置的兴趣。于是撤掉,改玩放在影碟机顶部的方式。如图6293,机器顶部中间偏后放1颗,两后方各放1颗。这种方法,低频变得很猛,狠劲实足,鼓声打得我胸口发闷。虽然力度好了,但是偏紧,不好听。

于是,撤掉后放2颗,只留中间1颗,如图6295。这种摆法,低频的紧张程度得到解决,而且能够明显地去除中频的毛刺,让声音变得柔顺,中间的结像也变得好了起来,细节随之增多。而且带有一种沙沙、松松的质感。但是总体声音有点被抑制的感觉。此时,突发奇想,既然高丘的金属材质,我就就地取材将房间中的哑铃的螺旋式锁扣拆了下来,拿来一试。

见图6292,这个锁扣有2面,一面金属面,另一面有一圈橡胶边,中间镂空。先将金属面接触影碟机,感觉声音压抑的问题有所好转,低频延伸比高丘好。中频虽然没有高丘那么顺滑,但是也能减少毛刺,
只是在中高频的某些频段有谐振峰,于是,将橡胶边那面接触影碟机,果然,谐振峰的问题解决了。真好玩,不花钱就能有如此奇妙的变化,可是,好玩的还在后头呢。

本人调整系统时,有一个原则,就是不能违背平衡耐听,或是产生压抑的感觉。否则,宁可放弃。昨晚听下来,虽然有好的改善,但声音总是感觉多少还是有一点点被抑制的感觉。于是乎,有突发奇想,把家中一个类似有机玻璃材质的访水晶小摆设的底座替换了锁扣。

如图6284,6286。此水晶块为正方体,顶部有个凹槽,上面本来是放一个水晶足球的。我先将平的一面接触影碟机,呵呵,声音还真不错,抑制的感觉没有了,而且声音滑滑的,听钢琴时带有一种特有的水晶般的晶莹剔透感,但仔细试听了几张人声,感觉中高频还是有点谐振峰,于是来了最后一下灵感,将其反放,凹槽面接触影碟机,这下全好了。

总结一下放与不放的区别:
首先,水晶块对中高频毛刺的改善效果一点不比高丘差,只是声音走向不一样,高丘有其固有的沙沙的,松松的特质。水晶块是顺滑的,有如优质丝巾从脖子上滑过的感觉,我个人比较注重中高频的阻尼感,太滑的声音反而不喜欢,但这种顺滑不是那种摸了一层油的油滑的阻尼感,而是将Linn中高频顺滑质感发挥到更高境界的走向。(系统使用的是Linn K400喇叭线)这块水晶块听钢琴时的确有一种特殊的圆滑剔透的质感,低频无压缩,亦没有压抑的感觉。虽然只停了一个晚上,但估计我在短时间内是拿不下这块“宝物”了:)

要说这块水晶块的缺点,有那么一点点,感觉中频的肉能在多一点点就好了,但是用上以后绝对是利大于弊,至少我可以接受。

或许有人说我在练××功,我无所谓,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就地取材地试试,要是不相信或听不出垫材产生的改善,请您闭上眼睛做一遍眼保健操,感谢阅读:)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