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出经典入门搭配AD-66H+AE100i200! [复制链接]

查看: 1475|回复: 4
1#
既然单出AD-66H没人感兴趣,就整套出吧!本来想留着AE100i2010箱子的,毕竟是经典箱子嘛(这个不用我多介绍了吧,实在没底的可以去看看家电论坛版主炮版那篇关于AE100i的文章)。箱子是购于海印昌业总店,有正规保修ic服务卡(据他们说只有他们总店才有的 ,服务确实不错每年都收到贺卡问候,而且有档案管理,不过服务好价格也好,当时是2950不二价,呵呵),箱子无修无摩,十分珍惜自爱一点划伤都没有而且还留有原包装盒可以说非常新,稍后上照片!最好广州兄弟自提,看好听好都满意后再要!价格一套3100,请勿大刀,要是太大刀我就自留当环绕,呵呵!附上炮版关于AE100i的文章链接:http://www.jd-bbs.com/viewthread.php?tid=785328&highlight=%2B%CF%F2%CE%D2%BF%AA%C5%DA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出经典入门搭配AD-66H+AE100i200!

自己顶一下!
TOP
3#

回复:出经典入门搭配AD-66H+AE100i200!

继续顶给需要的朋友!
TOP
4#

回复:出经典入门搭配AD-66H+AE100i200!

继续顶!
TOP
5#

回复:出经典入门搭配AD-66H+AE100i200!

初听天逸AD-66H配英国Acoustic Energy AE-100i》
作者:云南玉溪:温柔一刀AA
各位看官,上回说到我的从昆明市购机的种种话题,细看自己亦感觉有趣得紧,那就再索性把试听心得也一起贴上来和大家一起共享,还望各位版主和高手大侠千万别怪我在鲁班门前舞大斧,不妥之处,敬请抛砖:
从昆明市选好我心宜的音响器材后,一路驱车往回赶,心情之兴奋意于言表。天色渐暗时我才回到了家,夫人和两岁的儿子早就在家门口等候多时了,见我归来,很是高兴。朋友们将早就预备好的手推车把两大包DD卸下,七手八脚帮忙将其搬上三楼。我早已是大汗淋漓 ,人困马乏,长长的出了一口气。此时可口的饭菜已摆上乐餐桌,沐浴用餐后,心情更是亢奋。本想立马拆包,但还没有CD机。而且LP说岳母打来电话说有事要我们回家一趟,只好将几大包DD堆在客厅一角就出门了。

第二天我专程从朋友家借来了一台好象是产至英国的NAD c521BEECD机,万事具备,开包试机的时候终于到来了。当我将每一件DD一一摆上早就为其准备的音响架后,一向很少表扬我的鉴赏水平的LP都不禁发出:漂亮、不错的赞美声。可惜我没有数码相机,要不我也会拍一张好照片在大家的面前眩一眩。
忙不叠的摆位、接线,开声,音乐终于在我的小卧室中响起来了。这是LP选的一张李娜的“青藏高原”,嚯!这声音可谓是穿云裂石,高亢嘹亮之极,绝对比在昆明的天逸专卖店要好听得多。最让我得意的是LP在一旁说:这声音好听,比客厅的那套家庭影院好听!然后问我,买成多少钱?这话题比较敏感,为了将来长远打算和奖金的自主权,我大声的说:“一共2500元,奖金全花完了!”看到LP会心的笑,我笑的更得意,剩下的一千多元我还的买一台CD啊,不然就有可能上交“国库”了!
午后时分,我的同事兼朋友柯老师来了,此老是广东潮汕一带的人氏,是学校教物理的老教师,毕业于北师大物理系,听说此君当年风华正茂时在火车上懈后了他现在的爱人,毕业于云南大学的宋老师。于是为情所困,从此就鸿雁传书、熏梅染柳更没些闲。毕业后,毅然放弃了北京35中的好工作就一头扎到了宋老师的故乡。一晃30年弹指飞逝,此君依然故我,平日里也没有太多的爱好,就是喜欢无线电和音响,而且特爱动手,从电子管到晶体管无一不通。据说前些年他的自己动手焊的一款300B电子管在《音响世界》的DIY音响大赛中还的过一等奖,在我们这个城市的音响发烧友中可谓大有名气呢!这次我买音响还是请教他给我参谋过的,不然我也不会对天逸的AD-66H和英国的AE-100就一见钟情。据柯老讲:AE-100I是一款灵敏度较高、很好推、很容易出好声的箱子。是Acoustic Energy 公司新推出的一款非常全面的Hi-Fi音箱,箱体用18mm MDF制造,内有部件加固。它的高音是带有磁液冷却和 阻尼的25mm直径半球形布质膜单元,4英寸的低音采用聚合物混纸质音盘,并且有大功率散热音圈,单元是防磁设计。AE100i的下面装有双气管 作低音反射,背后有双线输入线柱。适合播放流行歌曲、轻音乐、古典室内乐,它的声音具有英国声的一贯甜润特色,同时又有数码时代大家所要求的高清晰度、 大动态。国内的《音响世界》杂志在比较几对书架箱时,有不少专家也认为:“AE100i是表现最全面的一款,就连做工用料也是四款之冠。” 可见其有一定实力。更有音响媒体的专家推荐说此箱用国产天逸AD-66A(约1200元左右)推动时,声音甜美温醇,韵味十足,是相当不错的中型组合。我想:此次天逸新出的AD-66H本身的整体素质比AD-66A要好得多,所以柯老的话我很容易就相信了。

柯老师带来的是几根音响发烧线和一些脚钉,还有几张试音碟。
寒喧过后,柯老被我请如卧室,开始给我传授了一些音箱摆位的常识,还有一些试听CD的要点,我听得频频点头。随即我们开声试听,不亦乐乎。
柯老播放的第一个碟子是意大利拿波里独奏家室内乐团配器的阿卡多小提琴《维瓦尔第的四季》(片号PHILIPS 422065-2),据柯老讲此碟是飞利普在意大利克雷蒙那举办纪念伟大的意大利制琴师斯特拉底瓦利250周年的祭辰音乐节上录制的现场实况录音。在演出中,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先后用了四把不同年代和不同音色特点的斯特拉底瓦利名琴,将这个《四季》版本演绎的非常出色,其录音很棒!音色的整体平衡感和典雅、润泽、美妙的韵味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神品境地。这张碟在我听来真的是很好听,但我却听不出在四个乐部中四把名琴的区别。柯老却可以听出,只见他摇头晃脑的听了好一会。然后对我说:这套音响的基本声底还是不错的,但还缺少一些细腻和高贵的感觉。和我的300B电子管的音质音色相比是差了一截,但您才入门,有这套音响已很不错了。

柯老师带来的是几根音响发烧线和一些脚钉,还有几张试音碟。
寒喧过后,柯老被我请如卧室,开始给我传授了一些音箱摆位的常识,还有一些试听CD的要点,我听得频频点头。随即我们开声试听,不亦乐乎。
柯老播放的第一个碟子是意大利拿波里独奏家室内乐团配器的阿卡多小提琴《维瓦尔第的四季》(片号PHILIPS 422065-2),据柯老讲此碟是飞利普在意大利克雷蒙那举办纪念伟大的意大利制琴师斯特拉底瓦利250周年的祭辰音乐节上录制的现场实况录音。在演出中,著名的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阿卡多先后用了四把不同年代和不同音色特点的斯特拉底瓦利名琴,将这个《四季》版本演绎的非常出色,其录音很棒!音色的整体平衡感和典雅、润泽、美妙的韵味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神品境地。这张碟在我听来真的是很好听,但我却听不出在四个乐部中四把名琴的区别。柯老却可以听出,只见他摇头晃脑的听了好一会。然后对我说:这套音响的基本声底还是不错的,但还缺少一些细腻和高贵的感觉。和我的300B电子管的音质音色相比是差了一截,但您才入门,有这套音响已很不错了。

然后换碟,放入了一张RCA交响乐团/航空交响乐团的斯托克夫斯基的《狂响曲》(片号为RCA 09026-61503-2/RCA74321-947102(SACD)。据柯老讲,这是一张音场很大、动态很大的管弦乐交响曲,声音的响度一流、音色的丰满厚重一流!音响的动态是否庞大,音场是不是很深远,在该碟上一试就能试出个八九不离十。我听时感觉的确是这样,够深够远,也够厚够润,但柯老却说不行,要调整、要换线、要用一些小的音响小玩艺儿来进一步提高音质和改善音色。
说毕他拿出了一些自制的线,这些线其貌不扬,工艺很差,明显看得出是用手工自己加工的。柯老见我有点不肖一顾的样子,就说这些线是他自己做的,别看它很不起眼,可材料确实好DD,其中每条线中有几根造币公司买来的金银萡带,含金银的量不小,货真价实!还说曾和美国怪兽及AudioQuest线圣的几款价值8、9千的线材打擂比武都没输。反正我不太懂,就由着柯老在那里捣鼓了半天。终于将全部线材换了一遍。最让我们迷惑不解的是,他在CD机下还垫上了三只锥型的木钉,据说这是他玩音响的秘密武器,可以提高CD机的音乐解晰力和清晰度,对此我不置可否。
转眼间,已是黄昏时分,LP已准备了可口的饭菜,五菜一汤,还有一瓶产至四川的全兴大曲,柯老大喜,立即放下手中的活计。三杯酒下肚,柯老的话匣子如长江大河源源不断,说爱音响发烧之人一定爱喝茶品酒,这话一点不假,所谓茶文化、酒文化、音乐音响文化乃三位一体,源远流长,自古以来就佳话不断。柯老平日里爱喝潮汕的工夫茶,一喝一个时辰,亦爱喝酒,一喝三小时。今天更是酒逢知己,我俩推杯亮盏,酒逢知己。
不觉月上三杆,我俩已是酒足饭饱,乘兴又来到我的卧室试机。由于我们学校的住宿区远离闹市,蛰伏在一片丘陵小山之中,此时四周已是万籁俱寂,正是试音的大好时候。随手按开AD-66H的电源开关,放上一张黑鸭子的岁月流金:哇噻,音乐如诗如画般从天边的黑色苍穹中缓缓流淌而下,随着晶莹如珠的钢琴声,一曲《听妈妈讲那过去的事情》,音乐极为美丽,迅速将我带回了幸福的金色童年......我安详的闭上双眸,尽情的享受着这套音响带给我的美妙享受.说也奇怪,音箱功放音源都没有变,柯老只是为我挪动了一下音箱的摆位,在CD下面按三角型按放了三棵黑檀木的脚钉.换上了他自己的土炮线材(信号线和喇叭线),音质真的就起了相当明显的变化,真的要不是我的音响,要不是我亲眼看到这一系列*作,我真不敢相信这一切变化都是真正的.
随后我们又换了若干张HI-FI靓碟,张张都是我听得耳熟能祥的CD,可我却十分惊讶的发现张张CD都让我有耳目一新的感受,无能音质音色音场、高频的延展、中频的厚润、低频的力度、下潜和弹性,都让我大大的满意。那感觉的确就象是换了一条套更高级的音响系统一样的“爽”啊!!!
至此我终于亲身体验了什么叫着玩音响、什么叫着“换线如换机”。再好的功放和音箱,如果买回家就随便一放、随便的找一些鸡线连好,不懂得音箱的摆位,不懂得换配合适的线材、不懂得运用一些小的音响道具来校正音色和改善音质,那你就实在还不会玩音响,实在不配评价一套音响的好和差!
惶恐的写下这次购音响的实际经历和感受,其实我也不懂音响,我也不配评价一套音响,没有这个实力和能力,但通过此次经历我却积累了一些真正的经验,权且为和我一样的音响发烧初哥交流和抛砖引玉,让大家和我一样共同积累和共同进步!不妥之处,请大家抛砖批评!谢谢大家!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