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邓丽君~淡淡幽情~
●相看泪眼(词牌:雨霖铃)
词 柳 永(宋) 曲 古 月 编 陈 扬
[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雨霖铃》(又名:《寒蝉凄切》)
[今译]:
寒风中的蝉声凄凄厉厉,笼罩长亭的暮色啊,越发浓郁。暴风雨掠过,刚刚收拾住雨滴。京城外,帐幕里纵有送别的酒宴, 却哪里还有往日的幽情逸绪?! 正在这依依难舍的时刻,船家却催促说,就要扬帆远去。 彼此紧抓着双手,泪水模糊的了视线,留恋地相互凝视。 喉咙哽噎了,默默无言,相对饮泣。 想到这一别,便是千山万水, 烟波浩淼,要相隔千万里远,而能看到的却是沉重的暮霭布满了南方的天空,无边无际。 自古以来, 有情人谁不痛伤别离? 更叫人难以忍受的是—— 这次分手偏偏在凄清寥落的秋季! 今夜酒醒之后你要去哪里? 是在杨柳凋零的岸边停揖, 还是披着拂晓的微风, 面对一弯残月在把旧情回忆? 这一去啊,一年紧接着一年, 即便是良辰美景,对我还有什么意义! 唉,纵然在我内心深处,涌起千般心事,万种柔情,又能向谁去倾诉我痴心的话语呢?
[背景]:
本篇是柳永的代表作品之一《雨霖铃》。词人在倾吐难以割舍的恋情与离愁别恨之时,也抒发了自己终身失意的感慨。作者早年曾游学京都,长期出入歌楼舞榭。由于他精通音律,教坊乐工每有新的曲谱,便请他填词。他的词也深受广大下层市民的欢迎。因为他的生活行迹,颇为士大夫,乃至最高统治所不齿,柳永的一生,在仕途上坎坷失意,后改名为永,辗转到晚年才得中进士。所以,不难看出,这首词渗透了作者的身世之感,反映了他不得不离开京师而远走他乡时那种抑郁的心情以及心灵上失去慰藉时的痛苦。词中流露出的那种低沉与感伤情调,也都与此密切相关。
[结合]:
柳永为人放荡不羇,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羇旅行役之情,也精通于音律。《雨霖铃》这个词牌名原是唐玄宗在栈道中悼念杨贵妃的曲调,后来就广泛的被用做有情人分别时的叹调。尽管有人说这首词“只好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但是这其中的哽咽凄断之声是这等年龄的女孩所唱不出的,而邓丽君在演唱时,哀怨凄美,把与心上人分别时的那份苦楚诠释的淋漓尽致,充分反应出她的歌唱水准,难道是因为触景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