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交作业:雨果发烧碟12——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复制链接]

1#
[upload=jpg]Upload/200711120113698546.jpg[/upload]
雨果发烧碟12是在圣诞节收到的,因忙于单位的元旦庆祝系列活动,于是就放到了书架上,直到前几天才取下来认真地听了几遍,对所选曲目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今天晚上静下心来反复地播放了这张唱片,写下一些心得,请版主和各位大侠指正。
这张被雨果公司定位为Best collection的发烧碟共收录了四首西洋乐曲,可以说个个是珠玑之作,其中尤其要谈谈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作者是十九世纪带领俄国专业音乐走向成熟的格林卡,他的成就为俄罗斯艺术音乐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部歌剧取材于普希金的同名叙事诗,确立了俄罗斯民间神话歌剧的样式。这次节录的是全剧音乐最突出的序曲部分。音乐开始的爽朗和弦和快速音阶渲染出婚礼场面的热烈欢腾,由弦乐演奏的主题勾画出主人公的英勇豪迈,而低音部奏出的咏叹调表现了主人公对爱情的忠贞不渝,最后经过主人公与妖魔激烈地搏斗,正义战胜了邪恶。这首由俄罗斯民族乐团演绎的歌剧可谓橡木船配橡木桨,原汁原味。
有人说:“雨果”是民族音乐的拓荒者。我们随意从任一张雨果发烧碟所收录的曲目中就可以约略知道。发烧碟12同样一如既往地关注着民乐。
“客家”是历代因战乱而从黄河流域大批南迁的汉族居民,现集中在粤东、粤北、闽西、赣南等地。山歌是客家人最喜爱的民族文艺,几乎男女老少都爱编、爱唱、爱听。正因为如此,来自客家的黄红英将一首《欢迎你到惠州来》演绎的别具韵味就不足为奇了。听着身着灰色的长大衣、红色的长围巾的客家妹子唱着那山泉般清纯、花果般芬芳的客家山歌,你是否想去惠州观光、到客家一游呢?
云贵高原的少数民族很多,各具风情的少数民族音乐与汉族民歌相互影响,为这里的山歌增添了许多色彩。云贵的山多、谷多,几乎隔一座山、一条谷,就有一种山歌调,早已脍炙人口的《小河淌水》就是其中的代表。这张唱片中由葫芦丝演绎的《小河淌水》悠扬婉转,节奏平缓,主题重复时先后加上优美的男女和声以及清脆的打击乐,于是宁静的夜晚、皎洁的月光、潺潺的流水、温暖的微风、摇曳的竹影、温情的歌声就浮现在眼前,你能不陶醉其中?
很多发烧友都热衷于版本比较,发烧碟12给我们提供了机会,这次重录了发烧碟1中的传统京剧曲牌《夜深沉》。根据录音介绍,打击乐的演奏者仍是李民雄先生。于是找出发烧碟1,认真作了对比,两首曲子在配器和编排上略有不同,而且二胡和琵琶的位置刚好相反,个人以为1中的阮和琵琶录得非常有质感,离箱感也优于12,相应的12中的鼓的定位更清晰,配器更加丰富,由于录音电平也稍高一些,愈发显得李民雄先生老当益壮,鼓声老而弥坚。发烧12更多地体现了现代录音水平的进步。
就像音乐会都有加演曲目一样,雨果发烧碟每张都会收录一些试音用的效果音乐,这似乎已成了惯例。这次则是两段电源线的示范曲,一段是人声,一段是西乐片断。但遗憾的是我的系统可能素质不够,反复听了几遍也无法甄别其中的细致差异。已经交作业的叶兄在报告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只能期待gdsrj大侠的听感了。
如果要说一说发烧12的不足,我个人认为个别曲目选的不好,比如《江河水》过于悲凉,而且在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民间送葬时就用管子吹奏哀乐,听起来特别凄惨,因此这首用管子配器的曲子我只完整地听了一遍,以后每次都跳越了过去;《龙年新世纪》双打击乐协奏曲虽气势磅礴,但感觉缺了一些音乐味;另外最后附录的电源线示范可能定位于器材精良的高烧们,而没有考虑众多烧友的实际,但毕竟我等初烧也是同样充满着期待的。
制作精美、 信息丰富、颇具收藏价值的发烧12还是非常值得拥有的。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祝雨果越办越好。
最后感谢雨果唱片公司!感谢hifi168和E版!
分享 转发
TOP
2#

雨果老易的东东还是非常不错的,
我收了不少好盘!
TOP
3#

马上买一碟来听听电源线的区别!
TOP
4#

非常感谢niuniu兄的精彩的作业。
把你的作业放在主页,没有问题吧?
TOP
5#

多谢E版的鼓励!
TOP
6#

静听天地 在 2007-1-12 12:06:15 发表的内容
马上买一碟来听听电源线的区别!

凌老兄记得告诉小弟试听结果呀!
TOP
7#

唱片以电源线主打为封面,不是很妥协!不好看!
E版上传的长征交响曲(选段)试听,"三大纪律,八项主义",旋律与拉威尔那段名曲很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