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肖邦《幻想波罗乃兹》作品及版本赏析 [复制链接]

1#
肖邦的钢琴作品我基本上全部都听过,以前在一些音乐论坛上经常看见一些这样的帖子:“肖邦的钢琴作品你最喜欢哪一首?”。当时我就想,肖邦是个完美主义者,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精品,很多作品都让人难以割舍,要在这么多完美的钢琴作品里面选一首最喜欢的(仅仅是一首!!),真的是十分艰难。后来我想了想,如果真要仅仅选一首最喜欢的肖邦作品,我会选择《第一叙事曲》。当时我又看了大家的回帖,发现很多人都选择了第一叙事曲。的确,《第一叙事曲》是一首完美的,激动人心的作品。长久以来这首作品都是大家,甚至是一些名家心目中的最爱。当初肖邦问舒曼最喜欢四首叙事曲中的哪首,舒曼回答最喜欢第一叙事曲,肖邦说:“太好了,我也最喜欢这首!”。

但最近,我渐渐地感觉到,肖邦的《幻想波罗乃兹》是肖邦另一首完美宏大的作品。现在《幻想波罗乃兹》在我心中已经和《第一叙事曲》有着同样的地位,在将来的日子,《幻想波罗乃兹》甚至完全有可能取代《第一叙事曲》,成为我最喜欢的肖邦作品。

《幻想波罗乃兹》发表于1846年(此前不久肖邦创作了他的另一首名作《船歌》),此时肖邦的身体状况十分糟糕,1847年,肖邦受托创作完《大提琴奏鸣曲》之后便前往英国。在英国呆了约2年时间,期间只陆续发表了一些歌曲作品,后来肖邦因身体原因于1849年返回巴黎并于1849年10月份在巴黎逝世。除了《大提琴奏鸣曲》以及歌曲外,肖邦在创作完《幻想波罗乃兹》后就在也没有创作其他钢琴作品了(肖邦不再继续创作的主要原因是他当时的身体状况太糟糕了,对此肖邦在给他朋友的一封信中解释到:“我现在仍然有强烈的创作欲望,但我的身体状况不允许我继续创作”)。对比肖邦的钢琴作品,他的《大提琴奏鸣曲》以及歌曲并不十分重要,所以《幻想波罗乃兹》是肖邦创作的最后一首钢琴作品,是肖邦的绝笔大作!!肖邦对该作品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生命的最后几年肖邦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来修改与完善这部作品,结果才造就了这么一首完美无缺的作品。很多音乐学家都一致认为这是肖邦最重要的钢琴作品。前段时间傅聪在中国某地举办的一场演奏会上就演奏了该曲目,演奏会前傅聪接受采访时在谈到《幻想波罗乃兹》就说:“这是我最喜欢的肖邦作品,我一生都在演奏它!!”

肖邦曾经创作过数十首波罗乃兹舞曲,鉴于舞曲性质,肖邦大部分波罗乃兹舞曲都有大量的反复,这些反复有时甚至让人觉得单调,枯燥。比如《军队波罗乃兹》里面无变化的反复太多了让人觉得极其无聊,在肖邦的《英雄波罗乃兹》以及作品OP44中同样存在着类似的问题。但肖邦的《幻想波罗乃兹》却没有任何反复,它的结构是完美的,它的旋律是完美的,每个音符都是恰到好处,没有任何一个音符是多余的,不能从中删掉任何一个音符!!虽然作品的名字是《幻想波罗乃兹》,但作品本身实际上是一首幻想曲,只不过作品中某些地方运用了波罗乃兹的节奏而已。

这首作品目前我收集的版本并不是很多,主要有:鲁宾斯坦版(RCA),霍络维兹版(RCA),阿什肯纳奇版(DECCA),波里尼版(DG),切尔卡斯基版(DG),傅聪版(SONY)以及里赫特生前录过的所有版本,其中鲁宾斯坦版演奏的很规范又富于幻想,是一个很好的范本;霍络维兹永远都是个键盘魔术师,他在演奏此曲时只顾在键盘上表演自己的魔术,并没有很好的发掘原曲的内涵;阿什肯纳奇版本过于突出低声部的波罗乃兹型节奏,让人听着比较吃力。波里尼的版本不功不过,很多地方都都参考了鲁宾斯坦的处理;切尔卡斯基版非常一般,可以说切尔卡斯基根本没有掌握演奏这个曲目的方法;而令人充满期待的傅聪版也让我大失所望,毫不客气的说,傅聪演奏这个曲目比鲁宾斯坦,霍络维兹,阿什肯纳奇以及波里尼要差几个档次。

在这些版本中,我最喜欢的还是里赫特早年演奏的版本,里赫特一生钟爱肖邦《幻想波罗乃兹》,这也是他出演频率最高的肖邦作品,但他晚年的演奏没有早年的出彩。很多人都认为里赫特不适合演肖邦,你可以认为里赫特在演奏肖邦其他作品上没有什么优势,但不可否认,在《幻想波罗乃兹》这个曲目上,里赫特的演奏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实际上里赫特在布拉格演奏的肖邦练习曲以及叙事曲也都是至高无上的演绎)。我在国外很多论坛上都看到类似如下的说法:“是里赫特的演绎才让我真正喜欢上《幻想波罗乃兹》”,“在认识《幻想波罗乃兹》这个作品上,里赫特的演绎给了我最大的帮助,我要感谢里赫特”。确实,《幻想波罗乃兹》在里赫特的演绎下焕发出了无限的光芒,里赫特的演绎无可比拟!目前不喜欢《幻想波罗乃兹》的朋友一定要去听听里赫特的演绎,相信听了之后一定会喜欢上这部作品。

这里给大家推荐里赫特1962年在意大利的现场录音,在DG出的《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中就有该录音,《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目前没绝版,还能很容易地买到,里面的每个录音都是极品,《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这套唱片不仅是里赫特最出色的专辑之一,也是公认的钢琴音乐的顶级表现。喜欢钢琴音乐的朋友一定不能错过。

有意思的是,根据《涅高兹谈艺录》中的记录,涅高兹有一次不得不回答“里赫特的缺点在哪里”的时候,涅高兹说他不喜欢1962年里赫特在意大利演奏的《幻想波罗乃兹》,但他马上又说“我非常喜欢里赫特之前在莫斯科之家演奏的这个曲目,非常完美没有缺陷,在50年代布拉格的肖邦纪念音乐会上里赫特也演奏了这个曲目,当时的演奏也相当出色”。1962年里赫特在意大利巡演,数次演奏《幻想波罗乃兹》,《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收录的就是其中某次现场录音,涅高兹说他“不喜欢1962年在意大利的演绎”,很可能就是指《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中的这个录音,就算不是,也肯定跟《Sviatoslav Richter Memories》中的录音风格相似。虽然涅高兹不喜欢,但我却十分喜欢。另外涅高兹谈到的50年带布拉格的录音似乎没有唱片,《Sviatoslav Richter in Prague》中也有《幻想波罗乃兹》,但那是1972年的录音。

里赫特在处理这首作品时,音色,音量,节奏的完美处理将作品本身拥有的结构美完整展现给了听众,只有里赫特的演绎才能让人感觉到作品拥有结构美,其他人的演绎不会给听众带来这种感觉。

作品开始的时候,有几个音符一直往高音处推,这几个音符看似简单,但其实很考功力,音量的大小,节奏的快慢,以及踏板的运用都很有讲究。演奏这几个音符时不能太快,不能太慢,而且音符与音符之间节奏的细微变化也要有讲究(要做到Rubato);不能太轻,不能太响,而且音符之间还要有音量之间的细微变化;踏板的运用能使这几个音符有一种朦胧梦幻的效果,但也不能用的太过了,太过了就很糊,效果反而不好。所以从这几个音符中就可以看出一个钢琴家的功力如何。甚至完全可以说,这几个音符如果演奏失败了,那么后面即使演奏的再好,整个作品的演奏也还是失败的。里赫特在这几个音符上的表现是完美无缺的,音量变化,节奏变化以及踏板运用都恰到好处。听了里赫特演奏的这几个音符再听其他人的演奏,总感觉差一个档次。以前就有人在论坛上说“一听到里赫特演奏的这几个音符马上就发觉,这才是最完美的表达方式”。

再接下来,低音部分出现了几个八度,波罗乃兹的节奏就进来了。这几个八度阿什肯纳奇演奏的太显眼,反倒给人很吃力的感觉。而鲁宾斯坦又太无力,里赫特的处理是恰到好处的。

随着音乐的进行,会经常出现几个和弦往高音处推的音型。这些和弦里赫特的指下若隐若现,不知不觉就到了高音处,听后不得不佩服里赫特的功力,确实不是一般人能达到的。其他演奏家在演奏这些和弦的时候都没有到达里赫特这个火候,他们演奏的太“显”,比起里赫特,他们是在“弹”钢琴,而里赫特是在“演奏”一种艺术。

随后,会到达一个小高潮,钢琴会两次从高音处往下倒,这是这个曲目被人谈论最多的地方之一。肖邦确实写的很好。在这个地方,鲁宾斯坦演奏的比较慢,演奏的比较仔细,一个一个音符往下倒,其他钢琴家受鲁宾斯坦的影响无一不演奏的很慢很仔细。但里赫特在这里的处理很不一样,里赫特演奏的很快,在这里以快速的方式演奏有两个好处,一个就是这个地方虽然高音部分是从高往下倒,但低音的伴奏是很薄弱的,如果演奏的很慢,就给人感觉只有高音没有低音,有点单调,演奏的很快可以避免这一点,另外一个就是这段旋律过后紧接着就是一段比较长的只有高音没有低音的旋律,鲁宾斯坦等演奏家在演奏这段旋律是比较慢的,长时间只有单调的高音而没有低音伴奏给人感觉有些单调,而里赫特在之前向下倒的地方就演奏的很快,他可以很自然的在接下来的旋律中快速的过度,避免单调的感觉。

小高潮过后,就是和弦音型,里赫特的演奏极其冥想,优美无比!每一处细节都让人感觉到里赫特那深厚的功力。

和弦过后是一段非常优美的旋律,这段旋律里赫特演奏的音量恰倒好处,傅聪与切尔卡斯基等人在这里演奏的音量太响了,其结果给人有一种失重的感觉。

音乐后面会到一个颤音很密集的段落,这个段落是另一个经常被人讨论的地方,霍络维兹把那些颤音拉的很长很长,让人感觉到霍络维兹是故意的。而里赫特处理的极其自然。

接着作品就要进入尾声了,这个作品的尾声并不是那么的激烈,但却非常的有效果。里赫特处理的结尾及其自然,其他钢琴家其实都是鲁宾斯坦派,都是学鲁宾斯坦的处理方式,鲁宾斯坦式的结尾某些地方有些做作。

随着最后一个八度的出现,作品结束了。里赫特对这部作品的完美处理,让人在音乐结束时真正地感受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让人回味无穷。里赫特的演奏虽然结束了,留给听众的却是无尽的遐想……
分享 转发
TOP
2#

一夜九次郎 在 2006-11-11 19:13:44 发表的内容
我最喜欢大菠萝奶子op.22的前面独奏的那个
...........................................[upload=gif]Upload/20067262012874990.gif[/upload]


大菠萝奶子?——晕倒,,,,
TOP
3#

一夜九次郎 在 2006-11-11 19:13:44 发表的内容
我最喜欢大菠萝奶子op.22的前面独奏的那个
...........................................[upload=gif]Upload/20067262012874990.gif[/upload]




俺都快...
笑死啦~
TOP
4#

一夜九次郎 在 2006-11-11 19:13:44 发表的内容
我最喜欢大菠萝奶子op.22的前面独奏的那个
...........................................[upload=gif]Upload/20067262012874990.gif[/upload]


那段平稳的行板确实美极了,如同天外飘来的乐音,每次都让我魂飞魄散,接下来的大菠萝奶子反而变俗了。
TOP
5#

可惜我没有李赫特版本,不然就会找出来对比听一下,对照楼主所说的听一听,提高一下欣赏水平,多谢楼主说得这么仔细,对提高欣赏水平有好处。
TOP
6#

我最喜欢大菠萝奶子op.22的前面独奏的那个
...........................................[upload=gif]Upload/20067262012874990.gif[/upload]
TOP
7#

8过Richter 自己说最拿手的肖邦曲目是第四首诙谐曲
TOP
8#

好像还没有听过这个曲目地说
改天去基点听听
TOP
9#

RICHTER REDISCOVERED里面有肖邦第四诙谐曲,很不错
TOP
10#

Richter 粉丝拜读兄台好文!
TOP
11#

拜读了兄台的好文!
沙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