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也看波里尼音乐会 [复制链接]

查看: 1442|回复: 1
1#
就冲着波里尼的大名,这么难得的机会,买了张280的票兴冲冲的就去保利剧院了。本场节目单10元,买下。座位在2楼,双号,刚好看不到大师的手和键盘,没关系,谁让咱米少呢。演出开场前二楼基本没有空座,包厢也全满,一楼什么情况不清楚,因为看不见。和我想像不一样的是,看演出的主力是中青年人,少数带小孩的,长者也不多。而且美女很多,惊喜啊…

音乐会准点开始,灯光一暗,会场就安静下来,大师出场,掌声雷动。个子不高,头发比照片更短更少。朝观众稍稍示意,毫无停顿,坐下就开始弹,椅子都没挪一下,可见准备功夫很足,都事先调较好了。
勋伯格我完全没听过,坦言说,现代作品我欣赏不了。听的云里雾里,发呆连连。就当听听斯坦威的声音和大师的触键就好了…演奏完毕,大师起身致意了剧场掌声才响起来,可见大家对勋伯格都不熟悉,和之后的贝多芬热情演奏完毕琴声一落全场掌声雷动形成鲜明对比。

上半场的大餐贝多芬终于上场,打起12分精神。刚开始那几个神秘气氛的和弦一过,接下来那串势大力沉的大和弦就把气氛提到嗓子眼,之后钢琴时而像飞奔在荒原的一队战车,磅礴大气,时而突然转入泉水潺潺的山涧小溪,晶莹剔透,沁人心脾。可以说整个第一乐章演奏得跌宕起伏,热力四射,时刻充满着一种内在的张力,扣人心悬,相当的抓人。二乐章只管闭着眼静静的听就好了,琴声颗颗粒粒,触键清晰干净,清澈无比。体会那种沉静,冥想的意境,实在是享受。没有停顿,大师立马杀入第三乐章,整个mood立马大变,又是一波一波热血沸腾的海洋,热烈之处大师身体都从椅子上弹起来了,用上了整个身体的力量。酣畅淋漓,只能这样形容。琴声刚落,全场大声叫好,全场沸腾,掌声雷动…

中场25分钟,够长的。但是还沉浸在刚才的兴奋中。就凭这首贝多芬,我觉得这场演出就很值了。

我一直都不接受李斯特的钢琴作品,在我看来,就是咆哮,咆哮再咆哮。B小调好歹也是李斯特的惊世骇俗之作啊,好好听听。毕竟作品严重不熟悉,没有那么兴奋的感觉。也算是认认真真听完一遍,原来也是一首波澜壮阔,跌宕起伏,包含很多情绪变化的音乐啊,看来也是自己太片面了,以后再好好补课吧。最后也是掌声雷动,可我还在回味着贝多芬…

我想encore两首也该满足了吧,但随着大家一次一次的热烈掌声和叫喊声,大师居然加演了第三首,好像是肖邦练习曲,掌声变成了全场有节奏的雷鸣,我们已经起立了,觉得该是起立向大师致谢的时候了,结果大师头稍一偏,又坐到了椅子上,大家一阵欢呼,赶快坐下。一首肖邦夜曲,美不胜收。然后大家又鼓掌欢呼,有服务员给大师献花一大束,这算不算中国特色?我在国外好像没有见过献花的。大师谢幕两次后,所有人都站起来了,依然鼓掌,期待,结果大师又回到了钢琴前面,走到门口的人立马冲回来,全场除了欢呼,还有超多的惊叹。可惜这是什么曲子我没听过,只知道很过瘾。最后的谢幕终于到了,所有的人都站起来,灯光全都亮起来了,这时大家才相信奇迹到此为止了。一看时间超了整整半个小时,赚死了。最后半个小时的感觉就是,鼓掌鼓得手抽筋。郁闷的是,encore的有三支曲目我都不知道是什么曲子,算了,谁让咱功力浅呢。

回家又恶补了一下热情,找了Brendel,鲁宾斯坦,霍格维茨的版本听了几遍,感觉:
不伦德尔-中庸,克制
鲁宾斯坦-诗意盎然,温暖,安慰人的心灵
霍格维茨-极度透明,,力大势沉,干脆利落,色彩非常抓人,深邃
波里尼的演奏-风格偏向霍格维茨,透明和色彩稍逊,力度,张力和热力绝佳,大气。

今天还上狗狗和百度一下有关这场演出的专业和媒体评论,发现寥寥无几,只有一些媒体转载了北京本地一家报纸很小的一则报道。相关本次音乐节的评论网上也少,看来即使北京
这样文化气氛相对比较浓的地方,音乐也好,艺术也好,要进入生活,路漫漫…不过就观看的观众来看,没有用闪光灯,现场很安静,没有人打电话,没有人鼓错掌,已经是高质量的。

这样的大师难得来一次,怀着虔诚的心来听,听一次少一次了。听完了哪怕计个流水帐回顾一下也好,所以把我这初级业余爱乐贴贴上来分享一下,拍砖随便。
分享 转发
TOP
2#

我也去了,加演的前两首是LIZST,后三首是CHOPIN,你说的第三首是“革命”。散场后获得了大师的签名,更爽。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