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介绍SACD [复制链接]

查看: 2461|回复: 7
1#
--  作者:无敌手
--  发布时间:2005-11-28 16:29:31

--  [推荐]介绍SACD

SACD格式发表已四年多了,至今出品的SACD唱片已逾两千余种,从现在情况看,SACD已显现出下一代数字音频的王者之相,为了让大家对SACD有更深的了解,转贴以下文章。希望大家参与讨论。
SACD(Super Audio CD)
时间:2003-3-17 作者:朱伟 北京广播学院录音艺术学院
编者按:2002年11月21~26日作者受德国录音师协会的邀请参加了德国录音师协会在德国汉诺威市举办的的第22届国际录音师会议。会议期间聆听了当今录音界最具前沿的学术报告,参加了环绕声节目的拾音和制作的实践活动,其间在汉诺威会展中心临时搭建的审听室作者亲身感受了新的声音记录方式SACD和DVD-Audio给声音的表现所带来的魅力,本文就是根据会议资料整理而成的有关SACD的综述文章,在此介绍给对此该兴趣的读者。
一 SACD简介
1.什么是SACD
CD的问世,可以认为是音乐重放领域中最令人激动的事件之一,它将音乐表演带到了一个新的境界。近些年来,一些要求苛刻的听众对重放声音的音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正因为如此,飞利浦和Sony(CD的发明者)开发出了超级声频CD(SACD)。SACD采用了最先进的DSD技术,使重放的音质更为出色,将现场演出的所有细节还原得淋漓尽致。该技术接近于重放原始的模拟波形,从而得到清晰和更为自然的声音,将音乐表演的临场感和情感交流都表现得极为真实。由于采用了比CD高64倍的采样频率,所以SACD可以重放出极为纯正和自然的声音—不论是双声道立体声还是多声道记录的声音。
2.为什么要开发SACD
SACD是CD的一场逻辑上的革命,它给声频产业带来了美好的发展前景。SACD复合光盘为音乐专辑到零售商这一环节中的每一个与光盘相关的产业都带来了许多发展机遇。这是因为SACD复合光盘能在SACD播放机上播放出具有极佳的音质的声音,同时这种光盘也能在现有的任何CD机上进行正常的播放。
二 SACD与其他相关声频格式的功能比较
表1
三 SACD格式简介
图1 PCM与DSD方案的比较

不论是在民用还是在专业领域,飞利浦和Sony都是声音记录和重放技术方面最具创新意识的先驱。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初期,他们就成功地推出了CD这一世界上第一台民用数字声频格式。CD以脉冲编码调制(PCM)技术为基础,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集于一身,成为播放音乐最为友好的民用格式,很快CD便成为预录音乐节目最成功的记录载体。至今已经在世界范围发售了8亿台CD播放机,而软件的销售量已经超过了140亿盘。尽管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但是人们一直在探寻具有更高分辨力的数字声频技术。其目的是找到能够满足音乐领域非常高质量的要求,并且能让最苛刻的听众满意的数字音乐载体。
为了达到这样一个目的,就要求有一个全新的声频记录和重放方案。为此飞利浦和Sony提出了SACD这样一种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采用了直接流数字(DSD)信号处理技术。这种信号处理技术原本是为珍贵的模拟主版磁带进行数字建档而开发的。
DSD是基于1比特菲调制原理开发的处理技术,它使用的采样频率是2.8224MHz(相当于CD使用的44.1kHz采样频率的64倍)。该技术使得SACD的可使用带宽达到100kHz, 信噪比达到120dB。最终的DSD数据流比PCM调制的数据流更加接近于原始模拟信号。
DSD调制的解决方案使得信号处理链路中的几个处理步骤被取消了(如图1所示)。
图2 多声道声频系统的设置

SACD在所有的声道上均使用了DSD技术。在多声道盘片中,共有8个声轨(多声道的6个声道和双声道的2个立体声声道)存储在光盘上。SACD的技术指标中规定,所有声道中的声频信号是完全分立的。正是由于采用了DSD技术作为SACD的技术基础,飞利浦和Sony才能够为民用市场和音乐界提供具有无与伦比音质的声音。
取得SACD音质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它的多声道能力。有些制作人打算用增加声道的办法来忠实还原出演出现场的声学特征。另外一些人则打算开发出新的创造性机制,使听众能够感受到360°的声场。这样就可以使听众有更强的情感触动,同时也给音乐人更大的艺术创作空间。多声道的SACD取代双声道立体声SACD正成为人们欣赏音乐的另一种方式。
但是如果没有光存储媒体技术的发展,要想达到这种音质水平是不可能的。通过采用更短波长的激光和特殊的光学器件,使得光盘的容量较上世纪80年代提高了7倍。实际上,SACD采用了DVD光盘技术作为物理数据载体。
分享 转发
TOP
2#

五 CD和SACD层的读取原理
图5 复合光盘的信号读取

复合光盘巧妙地利用了CD和SACD读取激光具有不同波长(分别是780nm和650nm)的这一特点。如图5所示,其中的SACD层相当于一个滤色片,它可以透过读取CD的激光束,但是对于拾取SACD的激光束而言,SACD层的材料可以将其反射,故可以读取。复合光盘的粘接处理与单层DVD5一样。SACD与CD层之间的距离是0.6mm,这样可以保证不出现光学干扰或使层与层间的串扰恶化。
在复合光盘中CD层的所有特性必须符合“红皮书”CD的技术要求。SACD层的高频和伺服特性,以及它的机械和光学参量与DVD5的相应的技术要求是一致的。复合光盘与DVD的不同之处只是内容的逻辑分配,数据格式和复制保护措施。
六 SACD的录制
此前已经介绍过SACD是采用DSD技术进行信号处理的,DSD是1比特数字信号,它的高采样率(2.8224MHz)可使采用的防混叠滤波器具有100kHz的过渡带宽,保留有10ms的脉冲相应。DSD在整个声频带宽上具有120dB的动态范围。
SACD的内容可以是来自新录制的素材,也可以是原来建档过的素材。要想创建SACD节目,则内容必须是DSD格式的。当源素材的声频格式不是DSD格式时,必须用专门的技术和已经开发出来的格式转换工具将其转换成DSD格式。表2中列出了可以使用的DSD设备。有关的最新信息可以浏览所给的网址。
七 SACD的内容保护
SACD的内容保护采用了5道防线。每道防线均有抵御非法复制的不同措施。这些防线是相互独立的,以便于即使攻破了其中的一道防线,其他的保护措施仍能够防止对其内容进行非法复制。SACD的内容保护措施可以避免SACD光盘被商业化盗版和伪造,也可以阻止进行消费形式的复制,比如在可录DVD上进行盘到盘的复制。
1.DSD内容的保护
图6

(1)第一道保护防线:现有的PC光盘驱动器不能读取SACD光盘的数据。在这一道防线中,SACD光盘导引区数据是交织排列的。它隐藏了初始读取所必须的光盘参数。因此没有在SACD中注册的驱动器是不能读取SACD光盘的,并且将装入的光盘弹出。这种技术称之为“SACD标记”。SACD标志对于那些打算盗取SACD交织排序系统内容的PC电脑黑客而言,由于他们在其硬盘上得不到原始的交织排序的DSD数据,所以SACD标志有很好的保护性能。
(2)第二道保护防线:如果SACD数据已经被复制了,那么它仍然是不能使用。
复制保护系统最严重的失败就是使用者将SACD光盘原封不动地,逐比特地将已出版的光盘复制到可录光盘上。如果复制数据中包括有去交织所要求的口令,那么这样的光盘就可以在民用的设备上播放了。一些其他的复制保护系统依赖写在导引区的口令。虽然对于PC而言,应用程序通常是不能访问导引区的,但是理论上可以对录音机进行改造,使其可以将数据复制到导引区。只要导引区被访问到,那么就可以进行高速和无限制地复制了。
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SACD采用了一些措施,这些措施可以使得已经逐比特复制了DSD交织数据的可录光盘在SACD播放机上仍不能播放。这是第二道保护防线,其中SACD光盘中包含了所谓的“Pit Signal Processing Physical Disk Mark-PSP-PDM (点坑信号处理的物理盘标记) ”,或称为不可见的水印。PSP-PDM有两种方式工作。第一,SACD播放机在开始播放时要检测PSP-PDM;第二,PSP-PDM包含了对记录在SACD光盘上的声频内容进行去交织处理所需要的信息。对于民用的录音机是不可能写PSP-PDM的。由于逐比特复制了DSD 内容的可录光盘丢失了PSP-PDM,所以SACD播放机就不能播放可录光盘了。
(3)第三道保护防线:盗取标题的交织数据的成本是很大的。
假设交织的DSD数据可以在PC上读到,但是利用目前的高端PC机对口令进行彻底地检索,也要花上数月的时间。电脑黑客要想得到所有可能的关键数值就要进行彻底地口令检索。要相对DSD进行去交织处理必须找到80比特的数据。这对于PC黑客来说,这种通过彻底地口令检索得到这些比特殊数值是困难的,因为这80比特在总线或驱动器的IC连接间是看不到的,即便是交织的形式也是看不到的。这种彻底地口令检索对于每个SACD标题必须重复进行,因为每一个SACD标题的口令都是不同的。在SACD光盘上没有通过PC驱动器和DeCSS型软件可以恢复数据的媒体口令块或专辑ID。
(4)第四道保护防线:绝不会暴露交织系统的细节。只有硬件可以使用去交织算法。特许协议不容许以软件形式制作去交织算法。所以没有必要从SACD传输交织口令来驱动软件应用程序。这样便消除了通常的安全隐患。另外,只有特许的IC制造商才能以可靠的硬件模块形式使用算法。其他的特许不需要了解复制保护系统的细节。目前还不打算为去交织算法的软件应用办理许可。因为这样的应用方案很容易被PC黑客攻击。
(5)第五道保护防线:避免商业盗版和伪造的巧妙保护措施。
SACD格式化设备和PSP-PDM编码器将不在开放的市场上使用。这样非特许的制造商就不可能通过对模拟输出进行再次数字化的方法来重新制作SACD主版。格式化设备和编码器只是租给特许的制造商,决不销售给他们,因此市场上决不会有二手的设备。
SACD只有在检测到PSP-PDM(播放控制)时才能进行播放。PSP-PDM不能由还没有签发SACD技术特许的DVD主版制作设备写入。因此,SACD的播放控制会弹出那些盗版的光盘。
2.看不见的水印
看不见的水印称为PSP-PDM。PSP-PDM是非常困难地写入到可写光盘上的。它只能由SACD特许的设备写入到主版中。PSP-PDM用于重放控制(必须有PSP-PDM才能进行首次播放SACD光盘动作)。PSP-PDM还可以用于内容访问的控制。
3.SACD标志:光盘访问控制
SACD标志隐藏了某些光盘参数。驱动器在开始读取光盘前必须要有这一信息。因此不兼容的驱动器将不能从SACD光盘读取数据。
4.重放控制
DSD播放只能在检测到PSP物理光盘标志后才能进行。
八 SACD的建档
SACD的建档过程与“红皮书”CD的建档过程极为相似。SACD的建档过程可以分成如下三个阶段:(1)演播室阶段,在该阶段中创建声频主版和文本内容;(2) 建档阶段,在该阶段中创建适合于光盘复制的光盘镜像;(3) 复制阶段,在该阶段中用光盘镜像制作出实际的SACD。
1.CD层的建档
SACD复合光盘的两个记录层是分别定义和创建的。由于CD层是与普通的红皮书CD声频完全后向兼容的,因此该层的建档可以使用标准的商业应用的建档工具来进行。
2.SACD层的建档
SACD层的建档过程就是要创建一个光盘镜像,其中包含了SACD光盘的SACD层存储的所有数据。最终的光盘镜像适合于传输到SACD的复制处。
(1)输入数据。如果提供了如下信息,那么就可以开始建档处理了:A. 声频主版,声频主版磁带包含有用于立体声和/或多声道区的最终声频码流,声频内容的格式必须是DSD格式。B. 声轨标志信息定义每一声轨的开始时间和终止时间的时间码,该信息可以包含于DSD文件中。C.目录表(TOC)信息包括专辑,光盘和声轨的识别数据和(备选的)SACD文本信息。
(2)认可检测。在这一处理过程中,根据内容提供者所提供的情况,对输入的数据设置进行完整性和一致性的检测。
(3)直接数据流转换编码(DST)。DSD声频内容被编码成DST内容。DST编码通过无损打包处理的方法降低了DSD声频数据的存储容量。仅对于立体声而言,如果原始的数据量不超过SACD光盘的固有容量(4.7GB),那么就不需要进行DST编码;但是对于多声道光盘而言,则不论是立体声还是多声道都需要进行编码。DST编码系统是一个基于软件的处理过程,它可以对以DSD格式记录的声频数据流进行无损打包处理。最终生成适合SACD存储的DST声频数据流。
图7 SuperAuthor GUI

(4)“深红皮书”SACD建档。这一步是按照“深红皮书”技术规定第二部分的要求将所有输入数据组合到一个光盘镜像中。“Super Author”软件包用于创建SACD层的光盘镜像。图7所示的就是易于使用的图形用户界面,它能对所有基本的专辑,光盘合声轨信息进行定义,比如:分类号(在专辑和每一声轨中);ISR代码(每个声轨);音乐流派(在专辑,每张光盘(最多可有4种不同的流派)和每一声轨中);文字信息,如专辑名称,演员名字,声轨的标题,声轨的曲作者等。
文字信息可以提供多达8个不同的文本通道。用于每个文本通道的语言可以选择(比如英语,德语,日语,汉语和朝鲜语等)。另外它也支持语音文字信息。功能强大的用户界面可以嵌入通过一条命令输入到建档程序中的来自DSD/DST文件的时间码。最后,用一条命令开始光盘镜像创建处理,它要比实时处理快得多。
(5)光盘镜像确认。SACD光盘镜像认证软件包执行对光盘镜像完整的句法和文法的确认工作。当光盘镜像通过了认证而没有错误时,它的内容就被认可,并符合“深红皮书”技术指标第二部分的要求。
(6)重放监听。重放监听需要专门的有数字输出的PCI插卡,它可以连接到大多数商用的DAC上。这种重放监听可以让SACD光盘镜像从硬盘直接播放,就好像是由SACD光盘播放一样。
(7)光盘镜像建档。认可的SACD光盘镜像可以建档成AIT1或AIT2磁带格式。然后最后的磁带可以送到SACD光盘制作工厂去制成主版和复制。
TOP
3#

我们看好SACD
●罗伯特.哈利 文/韵和 编译
译者按:在当前DVD-Audio与SACD两种格式的激烈竞争中,许多中小型AV企业受条件限制不能二者得兼,只能择一而从。虽然加盟DVD-Audio的企业日渐增多,但有的企业却偏偏选中SACD。后者是怎样考虑和行动的?从《Fi》杂志记者罗伯特·哈利的采访报道可见一斑。
二十多年来,美国移动传真实验室(Mobile Fidelity Sound Lab,以下简称MF公司)一直是以发行音质非同凡响的普通录音制品为业。该公司不为陌生的艺术家录音,而是以多数唱片公司缺乏的技术品质专心于再版人们喜闻乐见的老乐曲,其宗旨是从原版磁带中提取最后一点音乐信息。
对于即将推广的SACD和DVD-Audio两种高解析力数码音频格式,该公司着眼于未来,为开发DSD(直接流数字)编码技术的音质潜力而建成一个名为“Gain 2”的母盘制作系统。DSD是Sony/Philips公司用于超级音频CD(SACD)的一种编码技术,它的格式与DVD-Audio使用的PCM(脉码调制)编码格式都是新一代高品质数码音频技术,但二者互不兼容,正在展开一场格式大战。Gain 2含有MF公司原有的母盘制作系统的改进部分和全新的数字信号电路。最近,我在MF公司的加利福尼亚总部采访了Gain 2的设计人员,并对Gain 2的音质与原版磁带进行了对比试听。
为了把Gain 2建成现代化的母盘制作系统,MF公司引进了几位世界级专家。由著名设计师蒂姆·德帕拉维西尼(Tim de Paravicini)负责设计模拟重放系统,以便从模拟式原版磁带提取尽可能多的音乐信息。德帕拉维西尼断定,原版模拟磁带含有许多我们以前没有体会到的音乐信息,重放它们比记录它们更富有挑战性。因此,他为MF公司的Studer A-80双轨磁带录音机设计了专门订做的放音磁头和放音电路,使该机在每秒30英寸带速下的频率响应达到15Hz~60kHz(+1、-3dB),即使在每秒15英寸带速下其频率响应也宽达5HZ~50kHz(±3dB)。在模拟式录音机中,这样宽的频响范围是前所未有的(Reference Recordings公司的Keith Johson曾订做过带宽与此相近的模拟式磁带放音机,但未披露其技术细节)。宽带模拟重放是在SACD上充分发挥DSD编码性能优势的关键所在,因为DSD编码可以保留频率高达100kHz的信息,如果将信号源的带宽限制到20kHz ,DSD的宽带优势就体现不出来,而许多经典的原版磁带却含有高于20kHz的信息。
在德帕拉维西尼演示Studer宽带性能的同时,一台示波器不断地监视左、右声道之间的相位差。在理想情况下,左、右声道的相位应调整得完全一致,但由于涉及磁带重放的机械误差和较短的声波波长,在高频下很难做到这一点。令人惊讶的是,即便在很高的频率下,Studer的左、右声道之间也不存在相位差。我曾经看过许多专业磁带放音机的左、右声道相位差(调节放音磁头方位角的整体方向),它们都没有达到Studer改进型这样好的连续性。这种相位的稳定性有助于增强音像聚焦和高音的凝聚。
一旦原版磁带上的模拟信号以可能达到的最高保真度被检拾出来,就用Sony公司的DSD编码器对它们的音乐信息进行数字化并将编码的数字音频数据储存在硬盘上。MF公司任命极具才能的设计师埃德·迈特纳(Ed Meitner)负责开发DSD编码器的模拟输入级、DSD格式的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器。迈特纳解决了时基抖动(Jitter)、模拟信号与数字噪声隔离和电源设计等问题(其中一个诀窍是把电源的开关频率锁定在取样时钟频率上,以避免二者可能产生的拍频干扰污染音频信号)。上述德帕拉维西尼的模拟重放、迈特纳的A/D及D/A转换、Sony公司的DSD编码与MF公司的母盘制作系统和原版磁带结合起来,组成一个实力雄厚的DSD母盘开发系统。
我问MF公司新技术开发部主任约翰·伍德(John Wood):在DSD与DVD-Audio两种竞争格式中为什么偏偏选择DSD?他说:“我们对DVD-Audio的24bit/96kHz转换器与DSD进行过大量的对比试听,认为DSD的低音分量较多、混响衰减时间较长、环境感觉较好、高音更加开阔,而且一般说来它比DVD-Audio 24bit/96kHz PCM转换器更富含音乐有的模拟音质。”此外,DSD格式可以向下变换成16bit/44.1kHz的PCM(脉码调制)格式,用于制作同一首乐曲的CD版本,并同时保留某些DSD的音质,这也是MF公司决定采用DSD格式的原因之一。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然使自己的选择继续向DVD-Audio敞开。
我坐在MF公司控制室的“皇帝”位通过Eggleston Andra扬声器对Gain 2与原版磁带的音质进行对比试听。在试听过程中,我可以使试听的对象在模拟磁带重放信号与经过Gain 2 A/D和D/A转换后的信号之间进行转换。以便对二者进行比较。就象聆听第一代原版模拟磁带一样,经过DSD编码/解码的信号令人感到非常满意。DSD保存的音乐生气、风采、空间感和音乐家气质在某种程度上连LP唱片也做不到。事实上,Gain 2系统的声音非常清晰透明,没有我以前听过的数码人工产物和CD特有的生硬性和合成高音(Synthetic Treble),而音质却颇具模拟唱片的舒畅感。我还听到许多和声的变化,但没有不自然的刻画或解析。不用说,它的音质比16bit/44.1kHz的PCM数字音频格式要好得多。事实上,Gain 2的音染比我听过的线路级前置放大器还要少。当然,在对一种格式的音质作出最后评价之前,尚需用各种音乐来扩充试听体验。
我们还聆听了用DSD母盘制成的CD。DSD的1bit数据流(其取样率为2.8224 Mbps,s可以变换成16bit/44.1kHz的PCM信号用于制作CD,Sony公司把这种处理方法叫做超级直接位映射(Super Bit Mapping Direct,简称SBMD)技术。DSD的支持者们断言,用这种技术制成的CD,其音质优于普通CD。试听结果正是如此,用SBMD技术制成下变换CD与按传统编码格式制成的CD相比,前者的高音更加自然,声音的气质更加柔和,更加开阔,中音段较少玻璃似的生硬感。MF公司用这种技术首次发行的下变换版CD音乐是汤姆·佩蒂(Tom Petty)的“Full Moon Fever”,读者不妨用它与普通CD进行对比试听。我对其它下变换CD进行的对比试听得到了相同的印象。
目前,MF公司正在用Gain 2系统把它的全部模拟式母盘转换成DSD格式,再把它们向下变换成16bit/44.1kHz PCM格式用于CD再版发行。这一策略还使MF公司得以建成一个DSD编码的乐曲库,以便在今年秋季SACD正式上市的同时大量发行该公司制作的SACD。
TOP
4#

新世代SACD选购攻略
  无可否认,新世代SACD是音响界一致公认最靓声的规格,透过将音频覆盖大幅度提升,直接令音质更清晰通透,而多声道播放的层次感,就更不是 CD或黑胶碟可比拟,当你买了一部 SACD Player试听过后,就发现原来以前听少好多东西。
  SACD选购贴士
  选购 SACD 播放机的首个要点是扩音机的配合,几万元买部支持 i.Link输出的劲机,谁知部扩音机只备有模拟插的话就欲哭无泪了。其次 SACD的特色是高频输出起码达 50kHz,部分旧式扩音机达不到此规格,如有心玩 SACD就非要换扩音机不可。
  备有 i.Link输出的机器,透过 200Mbps的极速传送率,就算是多声道 SACD的 DSC信号都能无失真地以数码传送。即使你部扩音机不设 i.Link输入,迫住要用 5.1模拟输出,也设有延迟时间调校功能( Delay Time Adjust),无论是喇叭的反应不足,又或喇叭线的质地及长度各异,也能将各喇叭间的延迟时间情况减至最低。
  SACD与 CD的最大分别是前者支持多声道 5.1输出,玩开环回声家庭影院的机迷,其实,可沿用本来的器材,不过要睇扩音机及喇叭所支持的音频覆盖能否达至 SACD级的规格,否则就算夹硬播也得不到期待的音色。而如果各喇叭的低音输出已经够全面强劲的话,就算不驳超低音喇叭都影响不大。
  多声道喇叭摆位
  基本上与 5.1家庭影院的摆位大同小异,后置喇叭可如图摆放在离皇帝位 110度的位置。但亦有音响专家觉得将后置喇叭摆得太后,耳朵会阻挡了部分音源,而令音色失真,故建议将后置喇叭摆在皇帝位的水平位置。当然以上意见只属个人喜好问题,选哪一种摆位都对 SACD的表现力影响不大。
  碟盘稳定音色清晰
  一般对影音认识不深的机迷如欲购买 SACD Player,就算对其复杂的解碼或电源部分不太了解,亦可试按其 Open掣测试碟盘开关时是否稳定,因为碟盘的稳定性会严重影响音色的和谐感,碟盘够稳定已对音质放了半个心。
  Hybrid碟左右逢源
  有否留意部分新出的 SACD碟印有 Hybrid的字眼?这代表能在 SACD及 CD Player上兼播,当然在后者播放时只能提供 CD级的音色。乐迷另一要注意的是两声道及多声道的问题,如你只备有两声道器材,却买错多声道软件,强行播放效果自然逊人一筹。
TOP
5#

来源于中国音响网
美国Telarc公司是最早投入DSD录音的唱片大厂,其间也发行过少量DVD-Audio唱片。旗下签约艺人无数,同时拥有包括Michael Bishop、Jack Renner等几位世界级录音师,推出唱片总量超过600款,内容囊括古典、爵士、蓝调与跨界音乐。有计划的录音进度,每年都可推出约55款新录音。
目前公司总部设在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市。为了让读者更加了解Telarc公司对24bit/192kHz的高取样录音技术(SACD)的执行与看法,透过上扬唱片公司接洽,进行本次与总裁Robert Woods的Email访问。(全文翻译整理如下)
问︰我们很佩服Telarc这么早就决定以DSD方式录音,请问开始之时间?
答︰Telarc在1998年5月就与Sony正式签约开始进行DSD录音。之前我们就听说过DSD录音的好处,实际执行后更确认我们的决定是对的。
问︰录音师Michael Bishop对公司的重要性如何?
答︰Michael对于声音领域的新事物有很强烈的学习兴趣,他也不断尝试去突破技术门槛,将Telarc的录音效果推向更高的境界 - 特别是SACD与多声道录音。制作部门的同仁们更一致认为,Michael在声音相关技术与能力上总是保有领先的地位。
问︰目前Telarc出版的SACD Title偏重爵士乐,加上全球不景气的古典音乐市场,未来您公司的古典录音计划是否也会渐渐缩水?是否会持续网罗优秀古典音乐家进行录音?
答︰我们始终维持各型音乐的发行总量,而不会只偏重爵士乐唱片。更何况我们对于古典音乐始终抱着极大的热情,未来还是会努力推广古典音乐的市场。
问︰目前卖座最好的SACD唱片有哪些?
答︰柴可夫斯基的「1812序曲」绝对是战马级的唱片,Robert Spano与Donald Runnicles分别指挥亚特兰大交响乐团的唱片也与Paavo Jarvi指挥辛辛那提交响乐团等量齐观,古典部分还有Ben Zander指挥的马勒交响曲也是市场一大赢家。在非古典方面,则要以Spyro Gyra的「Heads Up」卖得最好,另外Dave Brubeck、Oscar Peterson、John Pizzarelli、Tierney Sutton他们的SACD唱片也有非常好的成绩。大家也别忘了Telarc以Soundstream技术转录的二声道SACD,取样频率提升至50kHz后制成的SACD,效果也比过去要优秀很多。
问︰在Title数量上,Telarc出版的SACD早已领先群雄,我们很好奇SACD在北美地区的销售量?亚洲市场的销售量?
答︰无庸置疑的,美国是全世界销售最好的地区,约占了总量的百分之六十二,亚洲市场则占去百分之三十三,目前还在持续成长中。
问︰Telarc唱片有网络销售管道,为什么会做如此的销售规划?在数量上与Retail的比例是多少
答︰北美SACD主要靠网络销售为大宗,原因在于市面上缺少有足够能力推广SACD唱片的零售商。我们建立起网络销售管道的动机,就是想要与众多追求高品质声音的消费者产生更直接的互动,这种销售模式相对于传统零售固然略显谨慎,但对目前的SACD来说却很重要。
问︰目前SACD已经降价,您觉得目前的价位是否对销售成绩有决定性的影响?与其它大厂间的竞争力是否足够?
答︰这个问题非常好。降价对销售成绩的确有所帮助,但毕竟我们投注在制作与生产SACD上的花费相当大,从市场回收的净额尚不足以贴补以上的支出。
问︰据说包括Universal几家过去发行SACD的公司,已经准备推出DVD-Audio唱片,Telarc在SACD与DVD-Audio发行比例上,是否会做调整?
答︰我们没有这样的计划。Telarc公司负责DSD录音的工程师都是目前可以找到最好的,他们对于所有制作细节都已经了如指掌。而我们更深信 - 就我们的观点来看 - 以正确方式制作的SACD,在声音品质上绝对远超过DVD-Audio。
问︰SACD良率要比其它各厂来得高,请问压片厂是美国公司吗?
答︰Telarc早期的SACD是在德国生产,但目前都已经委托Sony的美国、奥地利与日本厂代为制造。
问︰Telarc SACD以多声道为主,但Audiophile对多声道的接受度似乎不是很高。由您个人的观点,多声道在音效上是否一定比调整良好的二声道来得优秀?
答︰如果录音方式正确,多声道一定会比二声道好!就像二度空间音效绝对不会胜过三度空间音效一样。在二声道上,总是有某些音场中的成分被切割成片状而阻隔于某种东西之后,要获取声音上的独特性就变得非常困难。相对的,多声道系统的问题就不会这么大。
问︰SACD是否只针对Audiophile而生?以您的观点,SACD让一般消费大众接受的可能性高不高?
答︰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Audiophile,但如果科技能够提供更为真实、正确的声音,那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它。对我而言,SACD就是这样一种产品。
问︰有一些人认为,SACD在Mastering过程中添加了一些人工修饰,让声音听起来更悦耳,而非更真实。对此您的看法如何?
答︰我不太了解您所谓的「人工修饰」是指什么,但在混音过程中我们的确加入某些会让声音听起来更为真实的东西。我们总是有一群人在后制作业中负责实际聆听,确认它们具备了真实的声音,而非某些只是玩弄花招的特效。
问︰如果数字录音、译码技术持续提升,SACD未来有机会与最佳LP系统相提并论吗?
答︰就我的观点,DSD(SACD)已经可以仿真出传统的模拟效果 - 只要以最高层次技术来制作、播放,并在没有特殊癖好的最佳系统中做盲眼测试。对于LP,我有极为丰富的使用经验,有时还能提供资深用家一些鲜为人知的LP知识。建议您放上一张唱片,让唱头循轨于没有讯号的沟槽(编按︰像精选集中乐曲与乐曲的衔接处,或是唱片最外圈音乐尚未开始与最内圈音乐结束处),请问您听到了什么?都是十分细微的粉红噪讯,而这些粉红噪讯由唱针与PVC材质的接触产生,原始来源则是唱片录制时任何金属器材的震动。请注意,这些粉红噪讯在LP播放过程中是永远存在的,就像是摄影时在镜头前加入柔焦滤片,可以让LP迷沉迷于甜美的弦乐演奏之中。Jack Renner曾要我与公司所有录音师多找机会站在管弦乐团之前聆听,才知道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真实,这与坐在录音控制室中听到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您选择让忠实管弦乐之声呈现于唱片之中,这才是录音师必须累积的实战经验。音响设计者努力设计出更优秀的模拟器材,让唱片听起来更棒,音效更胜于过去。但好坏之间的比较级是很主观的,不同的人也会采用不同方式来聆听音乐 - 我们透过自己的Filter来欣赏音乐。
问︰有无可能将一些优秀演奏、录音以LP形式发行?
答︰这当然能做,就像是数字录音早期我们喜欢将Soundstream混音唱片转录成LP。但是如果能以最好的SACD唱盘聆听最佳DSD录音,我不认为LP系统会有任何胜算。当然,我也相信许多消费者会对LP重发产生兴趣,这之中的理由已经在上述问题中叙述过了。
笔者︰最后,谢谢您拨冗接受本刊访问。
答︰也谢谢您的问题,这些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
TOP
6#

好文
TOP
7#

四 复合光盘与兼容性
1.复合光盘的数据结构
图3 复合盘完全后向兼容

SACD格式可以识别复合光盘。该种复合光盘巧妙地将通常“红皮书”格式的CD内容组合到单独的4.7GB记录层上。这一概念是SACD格式与成熟的CD格式之间的基本连接方式(如图3)。复合光盘包含了标准精度的CD层和高精度的SACD层,SACD层可以包含高达4.7GB的DSD数据,SACD层的逻辑结构相对简单,并且与CD内容层一样明了。在SACD层中的增值数据区的使用是备选的,该区可以包含诸如歌词、视频图像和图片等内容。图4所示的是复合光盘的内容。
2.复合光盘的物理结构
图4 复合光盘的内容

从外观上看,SACD复合光盘与直径12cm、厚度1.2mm任何光盘没有什么区别。但是从内部来看,这种光盘是将两个0.6mm的数据记录层粘接在一起,其中一个记录层包含的是SACD数据,另外一层则包含的是CD数据。CD数据层是靠近光盘标签一侧,而SACD数据层位于光盘的中间。在拾取CD数据时,SACD层实际上是读取激光束检测不到的。包含在SACD复合盘中CD记录层中的数据是与“红皮书”CD标准完全兼容的,因此这种复合光盘可以在所有具备CD播放功能的机器上播放。
3.复合光盘的粘接
利用聚碳酸酯作为粘接材料,复合光盘的粘接处理过程与DVD5一样。但是如果使用环烯作为粘接材料,要想取得合适的粘接力,就需要对感光底层进行表面预处理。这一预处理过程可以在生产线上完成。
4.检测设备与技术要求
在生产复合光盘期间,可以采用与DVD类似标准的在线监测系统,同样要进行离线的参数检测。对于CD和SACD层的HF和伺服信号的测量,可以使用大多数测试设备生产厂家生产的商用SACD测试设备来进行。通常,这些信号的测量标准与DVD(SACD层)和CD(复合光盘的CD层)一样。
5.复合光盘的生产
复合光盘的生产与DVD的生产类似,但也有一些差别。任何现有的DVD生产线都可以改造成SACD的生产线。所有塑质盘一般都会吸收潮湿环境中的水分,对于复合光盘而言,这种水分吸附现象只是比CD和DVD稍微严重一点。带有保护涂层的标签文字可以比激光透视一侧更能较好地阻止水分的侵入。必须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来避免潮湿环境下复合光盘发生卷曲。一般采用如下两种解决办法:一是使用不易吸收水分的材料来做记录层;二是增加正面涂层。
6.SACD复合光盘的制造流程简介
(1)主版和模版:SACD复合光盘的制造需要两套压模版,即CD和SACD模版,这两种模版均是由413nm(DVD)激光束录音机的主版盘成型的。在制造玻璃主版的过程中要加入版权和防盗版的一些特性措施。之后关于主版和模版的一些处理就与DVD的制作流程一样了。
(2)感光底层:CD和SACD的模版用于复制复合光盘的感光底层。对于两个记录层,复制是采用通常的0.6mm感光底层(DVD)模版和溅射成型设备完成的。
TOP
8#

皆大欢喜的音乐格式:SACD将成为全球音乐工业新宠
(2004-02-04 09:44:54) 来源:国际先驱导报
一种全新的音乐格式SACD诞生了,唱片公司渴望利用这种技术扭转唱片销售的颓势,它的前景令人期待。
鲍伯·迪伦1974年的《路上的血迹》是张经典专辑,听众们在唱片中听到的不仅是迪伦含糊的演唱,还有大量咆哮的原声吉他。而在30年之后,人们惊奇地发现这张唱片焕发了新的声音。这个新的声音并非来自迪伦最近的“永不停歇系列巡演”,而是出自《路上的血迹》最近再版版本中。这个版本是经过“超级音频CD”技术(SACD)处理过的唱片,而用同样格式处理过的迪伦的专辑已有15张。
皆大欢喜的全新音乐格式
SACD是一种全新的音乐格式,播放时需要特别的机器。目前大部分发行的SACD产品,包括迪伦的作品,在碟面上都包含有两个单独的涂层,一个可以在普通的CD机里播放,而另一个只能在SACD播放器中播放,后者通常带有环绕声系统。而同时SACD播放器也能够播放普通的CD唱片。
这个产品也许是黑胶唱片诞生以来第一个让消费者、音响发烧友们和唱片工业人士都满意的音频格式。对消费者来说,即使是在普通CD涂层上的声音质量也比任何以前发行的声音都要更好,这会促使他们重新购买音乐家们过去的作品。
音响发烧友们则倾心于SACD的技术性能。他们对于普通CD最高只能识别到人类听觉限制的20赫兹频率已经抱怨了很长的时间。他们认为更高的声音能够更加渲染音乐的氛围。而SACD能够识别100赫兹的频率,对发烧友来说这个声音质量更接近于黑胶唱片。音响发烧友们也许是唱片工业最难以取悦的一群人,他们大量地购买黑胶唱片,并且讨厌CD。
音乐唱片销售在2003年上半年下降了11%,而在前一年下降了8%。SACD计划的推广者认为,SACD是可以阻止唱片公司收入下滑的一种方法。唱片公司面临的状况是非常严重的,CD需要更新,听众也需要新的声音。而在音乐家的音乐创作不能推陈出新的时候,使用新的格式改变老唱片的音响结构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这个方法似乎也确实比较管用。已经有将近1600个品种的SACD发行,包括德卡公司全部的“滚石”乐队的唱片,平克·佛洛伊德乐队的经典唱片《月之暗面》(这张唱片有着令人吃惊的环绕声效果),以及所有的“警察”乐队的唱片,当然还包括其他类型的音乐。不仅是摇滚和流行音乐会有这样的效果。德国一家唱片公司发行的马勒《第三交响乐》就优美得有些过分,交响乐演奏中的每一件乐器都能单独听得很清楚。有一些独特的声音在CD中听起来很单薄,现在可以完全展示它们的魅力了。
优势与冒险
SACD从总体上对整个音乐工业而言拥有两个大的优势,尤其对最早发明和使用CD的索尼和菲利普公司更有特别之处。SACD由这两个公司发明出来也是因为他们在CD上的专利权很快就要到期了。SACD的发明者正在努力推广这种格式,他们给了其他唱片公司许多优惠,一个被称作“意义重大的用现金铺就的道路”,来鼓励他们用新的格式发行唱片。
SACD向音乐工业提供的更大优势还在于它的安全的格式。盗版是音乐工业最大的挑战,也是整个工业的灾难。有数据表明在去年被卖出的三张CD里至少有一张是盗版。而SACD是目前唯一一种不能被窃取的音频格式,因为被用来拷贝SACD的空白盘还没有被发明出来。它是防盗版的,因此对唱片公司来说,SACD不仅是会使消费者感兴趣的东西,而且从唱片工业的观点来看它更像是一把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
另一方面,SACD的其他的优势还在于,它与过去20年来最成功的视听设备产品密切相关,那就是DVD。完整的SACD的混音用DVD环绕声系统和普通的播放立体声的DVD播放机就可以实现。传统的唱片工业也把SACD看作是DVD格式的副本。
SACD的销售已经走上了正轨,斯汀最近的一张唱片卖了65万张,而“滚石”乐队的再版也已经超过了百万。但是在有些地方情况仍然不容乐观。关键的问题是消费者是否已经准备好了把兴趣从CD转移到这上面来。SACD的兼容性是有吸引力的,但SACD播放器价格从目前来看也并不便宜。不过几年前的DVD也面临同样的情况,可是现在DVD机已经变得能够让大多数人接受。(国际先驱导报/蜀黍)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