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爵士品鉴四之Dizzy [复制链接]

查看: 2159|回复: 2
1#
Dizzy为“晕眩”之意,也就是说吉尔斯比的风驰电掣般的演奏使人眼花缭乱,就连一向以疾速著称的Charlie Parker都对吉尔斯比的的技巧赞不绝口。Dizzy与Parker的不同之处,就是在于吉尔斯比更投入地去玩小号,甚至在一次不小心把小号踩成45度的弯角后,Dizzy拿起来吹了一下觉得很帅,于是乎就专门让人定制了这么一批,从此,双颊牛蛙鼓起吹着号角般的小号、带着蓝色贝雷帽、眼架豪华黑框眼镜、下巴留着山羊胡子、身穿宽松的阻特装(zoot suit),就成了Dizzy的招牌形象。

    葛拉斯彼对古巴和非洲音乐中的节奏颇有心得所以在他的演奏中充满着舞蹈性的节奏,带着你一同在时空中去徜徉,在Dizzy一贯的开朗快乐的感染下,你会想: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态来应对生活?我们一直给自己多愁善感的借口,却不知快乐从不需要理由。 Dizzy也是喜欢玩着花样疯的,可以说是沉浸在自己的表演并乐在其中,兴奋起来一阵高过一阵的冲刺后,到最顶峰时往往还带有一两个这么吹“破”的音,正如你从室内走入外面的花园中,闻到花香的刺激,你被刺激得张一下嘴,没事,又接着一阵麻痒的感觉飘过,如果就这么鼻子里痒几下就过去了,一定没有最终“啊涕!”这么个最终动作使浑身充满爽透了的感觉。 而Dizzy给你的就多这么一点点尽情尽兴的感觉。

一。Bird And Diz(1950-6):

    Charlie Parker和Dizzy两位绝世的奇才,在交叉追逐彼此应答的独奏中,飚出令人难以想像的快速即兴乐句,和弦、节奏极端复杂,却又精准无比,超人般的演奏能力,令人叹为观止。我买古典碟时,60年这个立体声已经开始应用了二三年的时间是一个选择的极限,而一般爵士音乐,因没有古典这么庞大的乐队的回放难度,所以56年以后的都可接受,但不曾想这张50年的录音音效也居然不错。




二。Diz And Getz(1953-12):

   “晕眩"Diz与Getz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大师一起合作就有点搞笑,因为DIZ本性就是乐观开朗、悲哀的最高境界就是惆怅;Getz是以委婉含蓄而著称,所以一旦抒情起来就会是一个是风情万种、一个是含情脉脉的景象。而欢快时Getz又会被高亢兴奋的Diz遮住风头。但这张碟确是难得一见评价甚高的,高到如果你想了解“晕眩”就不能错过DIZ与Parker、与Getz、与Roy背靠背的这三张。

    你可以想象一下:当Diz古巴和非洲音乐中的节奏与Getz的博萨诺瓦的桑巴风情相撞击该是般怎样的景象。



三。Diz And Roy(1954-10):

  此碟在爵士史上的地位更高过前两张,大家都知道Roy Eldridge是摇摆大师,尽管Diz与Parker及Bud Powell是人们公认的波普的创始人。但在前辈艾德里奇面前Diz还是表现了出乎意料的收敛。 可以见到以下这么个很搞笑的场景,好强的艾德里奇又一次充当斗鸡的角色,吹得张牙舞爪趾高气扬,而Diz则端坐如小学生,尽管有着不逊于对方的技术,但还是低了个八度般不去抢上风头,虽然不欲以自己风头去盖过艾德里奇,但一向激情派的Diz也按耐不住自己狂放,在超低空进行恣意的盘旋,硬是把个惆怅吹个百转回肠的极致。



四。Birk's Work:Verve Big Band Sessions(1956-5):

    Diz是以大乐队成名起家的,50年代初处于经济原因不得不解散了情有独钟的大乐队,转而与Parker合作直到55年Parker去世,而56年又受美国、国务院的委托建立了一个Big Band 大乐队,从而周游列国做文化交流。所以这张大乐队作品是Diz迷的必藏品。





五。At Newport(1957-7):

   听古典时不喜欢现场的版本,因为古典是慢慢品的,一点额外的小动静就会破坏你的情绪。DG有张霍洛维茨舒曼的演奏会,从一开始就咳声阵阵此起彼伏,但霍洛维茨的舒曼太精彩了,摇着牙听到第七那首最著名的梦幻曲,全场居然一瞬间安静下来了,当我刚开始随音乐有点浮想翩翩时,忽然一声惊天地泣鬼神的巨咳把我猛地吓了个哆嗦,接着传染的咳声乘风破浪而来。。。而爵士就不存在这个问题,反而爵士乐一定要找现场录音,看看听众被感染得疯狂又反过来使乐手的人来疯的感觉觉,有如出了一身汗后的惬意。

    而1957年5月7日在新港音乐节Diz率队的演出可谓是其一生的里程碑,波普还有人翻译成咆哮乐,你只要听听开头的“Dizzy's Blues”你就会明白什么是咆哮,什么是波普,那是怎样的一种激烈宣泄的情绪!就连一向为抒情曲的第二首“Cool Breeze”也在嘶喊着,就像王杰歌中喊着的Anna. 而最受一首是Diz创作的最出名的“A Night In Tunisia”带你体会一路狂飚的午夜狂奔.



六。Sonny Side Up(1957-12):

   第二篇介绍过的Sonny Rollins与本文中的Diz都是即兴演奏高手中的高手,还有另一位Sonny Stitt,是带有Parker硬朗风格甚至对科川都有影响的重量级次中音萨克斯手。在那曲著名的“On the Sunny Side of the Street”中,Sonny Stitt先粉墨出场,圆润而高亢地唱着:带着你的帽子、大衣,带上你的嫁妆、带上你的妹妹。。。这时Sonny Rollins雄浑粗犷的萨克斯一下子出现就吸引了眼球,一边还还把每一节最后一个的尾音卖弄风情般地向上挑起。而Diz哪去了?Diz带着装有弱音器的小号其实早就在了,小号的声音就如同一只煽情的小手一刻也没闲着地调戏着两只萨克斯的感情线。欲知后事如何? 还是去买张碟自己去品品吧^_^.





七。An Electrifying Evening With the Dizzy Gillespie Quintet(1961-2):

   波得最喜欢的一张爵士专辑,虽仅有四只曲子,确是“晕眩”巅峰时期的彻底释放激情之作。与那张在新港音乐节演奏会那张并列为Diz一生鼎盛时期的扛鼎之作。第一曲Kush就是本文的背景音乐,第二首“Salt Peanuts”都是富于想象的Diz特色的狂放小品,第三首则是Diz百演不厌、人们百听不倦的著名的“A Night In Tunisia”.这回连上四个猛片,一点喘息都不给你,使你在极度的高亢的兴奋中不知不觉过了四十分钟。





八。Something old,Something new(1963 & 1945):

   专辑形象来翻译就是“半新旧”,也最是说,前半部分收录的是1945年初起的作品,后半部是1963年全盛时期的问鼎之作。跨度达18年的作品在一张专辑里来对比很有意思。




九。Dizzy Gillespie's Big 4(1974-9):

     此张是Diz七十年代后为数不多的一张精品,之所以叫做Big Four,就是因为这是封面上四老大大乐队的出品。


最后编辑一点不烧
分享 转发
TOP
2#

好碟.
TOP
3#

你都有吗?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