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由06超女弹起 [复制链接]

查看: 2626|回复: 8
1#
去年决赛的时候才知道有这么一档子超女存在,从歌唱以及女子这两个角度来说,最后的结果令人喷饭。感觉是不是民族的审美观出现了问题?所以今年的超女也没有兴趣多看,似乎上海只能看到长沙区的比赛,看了一点点,无聊得很。

不过上海这边搞的什么X林大会、好男儿更加无聊,前者一棒业余得不能再业余的人K舞占用大量黄金时间不说,还要老百姓买单到现场观看,短信无数;后者一帮如狼似虎老女人犹如进入鸭场一般挑肥拣瘦,台上一帮“好男儿”更是令人作呕。。。

偶然有机会到杭州出差,看到了杭州台06超女杭州区10进7前的一个集锦,不由得眼睛一亮。说眼睛一亮而不是耳朵一亮是有道理滴,因为这对美女组合虽然歌唱得马马虎虎,但是“实在可看性太高了”(巫启贤语),人气居高不下,传闻主办方力捧,细看还是有道理,至少这张名片证明了这是一场女子比赛,至于歌唱嘛,有了短裙舞和走光低凶装,不提、不提。。。

下来两位,一位长发大眼睛MM已经在进7时候被淘汰了,而我以为她唱得非常好,比05超女前三都好,可能其他的唱得更好,或者更PP?

另外一位据说很红,有湖南卫视内部关系云云,也搞不清楚,俺听了她一首“心动”还真TMD得心动了一哈兹,有点沙的质感,极佳的音域,极强的控制力,怎么听都是练过的,顶级器材。。。

这样的超女比赛,俺喜欢,可惜回到上海,看不到杭州台,又重新陷入X林大会和一片YeahYeahYeahWooWooWoo包围,晕。。。

还好世界杯开始了,乌拉
最后编辑scfan
分享 转发
TOP
2#

哈哈,欢迎来到轻躁狂时代。
TOP
3#

唐蒙还是八错滴,我是因为没时间听,所以只能一心两用了。
TOP
4#

看球时候都是有音乐伴奏滴,前晚Brahms Piano Concerto,昨晚Beethoven Cello Sonata,今晚准备播鬼子进村。。。
TOP
5#

国内的评球解说太说教、太八股、太填鸭。。。
TOP
6#

拙文一篇:

时尚就是生产力

老李家的女儿就这样出名了。
李宇春们的邻居肯定都这样想着。不管他们是否高兴,是否服气,这个看起来除了好出风头以外什么都比不上自己女儿的女孩,已经是名人了。院子里的人都认识自己的女儿,也认识李宇春,但是跨出院子,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这丫这就发达了?这么简单?没见干什么大事,跟着一帮烂人闹个什么“炒女”秀,就换了个人了,突然得多少有点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难于适应。不仅如此,区别渐渐越来越大了:他们即将搬家,搬到那些很贵的房子里,不再在这院子里了,以后也难的意见,往往是在电视里头才见到了。
并且,还因此多了好多新词,其中包括一个:平民偶像。
说是“平民偶像”,其实,此“偶像”和彼“偶像”的产生没有本质的区别,都是公众娱乐活动的产物,甚至可以说是媒体的产物,都是一种大众游戏,都一样在短时间内拔地而起,都一样符合当代名利场的所有规则,只不过是,他们大多数是学生,从日常生活中瞬间蜕变,本不该是“偶像”。再者,偶像和他们的粉丝之间没有鸿沟,都是好孩子,都漂亮、都可爱,都能哼几首歌。
美国人更夸张,干脆就称之为“平民英雄”。李宇春的肖像出现在《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上,还带着她的微笑。美国人觉得,这是一种民主运作的模式,由观众自己选出心中的偶像,在中国来说很不容易。美国人还认为,李宇春所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过了她本身,她满不在乎的个性、她的镇定自若的演出,使得她成为中国的新偶像,因此算得上是平民的英雄。
这种媒体运动,像地壳运动一样,把一块小石头拱成一个山峰,偶像就是地壳运动中幸运的那块石头。超级女声的出台,使得传统的“名人”概念进一步被颠覆,也更生动地说明当代传媒文化正在对传统价值观重新洗牌。名人不需要功德无量,不需要功勋卓著,不需要著作等身,不需要指点江山,也不需要多精湛的技艺,仅需要大多数人看着你觉得舒服,可以成为日常生活的榜样,你就可以名利双收,光芒四射。“那么多人看着你舒服”,这就是我们时代的一种重要的价值来源之一,因此也不能不说是一种新的生产力,时尚的生产力。
“超级女声”虽然说是通过比赛评比出来的,但是比赛的意义其实并不是绝对重要的。因此不必耿耿于怀说谁唱得好,谁唱得不好,冠军是不是唱得最好听得那一个。这和港台流行歌星的情况颇为相似,即使歌唱得不怎么样,但是丝毫不妨碍它成为“天皇巨星”。因为其中更重要的东西不是歌曲,而是一种流行文化,一种时尚的综合符号,一个带着某种理想气质的符号。
为什么有那么多青少年同龄人成为他们偶像的“粉丝”?
或许人心中都有一种偶像情结,这和宗教崇拜、政治崇拜一样。流行文化的偶像出现了,那么肯定意味着宗教偶像、政治偶像的淡出。人海茫茫,找个人来爱吧——这是个空间问题;日子漫漫无边,找样东西来喜欢吧——这是个时间问题。找个什么来喜欢呢?可以养宠物,可以玩玩物,当然,也可以遥远地宠爱你的偶像。所以,偶像也是一种宠物,只不过是,这个宠物不是自己养的,而是很多人在养着,而且偶像自己打理自己,不需要你去打理,不需要你带他上宠物医院。
“超级女声”和所有偶像化的事物一样,成为生活公众生活中的一种理所当然,不同的是,她们是通过比赛来认证的。缺乏了这个认证,你即使是天姿国色,在学校里顶多是一个“校花”,顶多是在食堂打菜遇到男师傅时候多的半勺子菜,毕业后顶多嫁给办公室里最帅的那个小伙,但是,获得了这个认证,情况就完全两样了。
那么多的少男少女有着偶像情结,总比人人都想当皇上来得更和平一些。一个小女子,可以引起那么多的流行语,他们毫不隐讳他们对偶像们的喜爱,而且还热烈地表现出来,说明我们的年轻人心态很健康,很平和,生活还在常态中进行着。
“超级女声”不是音乐,而是时尚。
TOP
7#

超女只能败坏人的胃口,让人对音乐产生厌恶感。
TOP
8#

scfan 在 2006-6-12 14:27:53 发表的内容
看球时候都是有音乐伴奏滴,前晚Brahms Piano Concerto,昨晚Beethoven Cello Sonata,今晚准备播鬼子进村。。。


我还以为只有我才会在看球的时候听音乐。
TOP
9#

chopin 在 2006-6-12 14:21:40 发表的内容
哈哈,欢迎来到轻躁狂时代。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