帐号 注册
密码 登录
登录或注册新用户,开通自己的个人中心
聆至静
hy3000 在 2006-12-25 22:52:51 发表的内容 sprs 在 2006-12-25 21:37:39 发表的内容 牛嘿嘿~不牛,只是笨了些:)
sprs 在 2006-12-25 21:37:39 发表的内容 牛
Dr kuang 在 2006-12-26 13:15:52 发表的内容 还好啦,我认识一个朋友在80年代初还在读书时,午休时间骑自行车去佛山无线电厂买零件,下午还要准时赶上上课。
Dr kuang 在 2006-12-26 22:33:02 发表的内容 超越是不可能的,除非是高手摩机。实际情况是绝大部分器材都没有发挥应有水平。
Dr kuang 在 2006-12-28 1:16:27 发表的内容 他躲在被窝里听美国之音?一则音响趣事,也是使我对805胆机产生兴趣的原因:当时“文化革命委员会”要求把“最高指示”第一时间传达到户,这在城市问题不太大,但对于当时农村来说就是一项难题,当时“村村有收音机”的难度比现在“村村通电视”要大得多,不夸张的比如是难度不亚于神五上天,最后的解决方案是在县一级广播站设立一台功率足够大的后级,用电线(相当于喇叭线)直接连接到县所属每一个公社的音箱(当然全部是高频只能达到5K的单声道号角——高音喇叭),这对后级的功率要求非常高。于是曙光厂改装(或者是仿制)出了805,这么大功率的管子用于音频当时是世界比较先进的水平,这款管子也成为曙光厂响应江青同志当年“各行各业向九大献礼”号召的产品,敲锣打鼓,烧着鞭炮,戴上红旗红花用解放牌货车送往北京天安门。相关的另一则轶事:现在国内做805最出名的美星铭达的老板,毕业分配到东北某县广播站任技术员,这家伙利用广播站设备,收听“敌台”(看来这广播站的无线接收设备还比较专业),无意中听到邓丽君,在只能听到革命歌曲的年代,邓小姐的“靡靡之音”对他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冲击和震撼,于是他经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冒着临界生命危险,密闭门窗,用广播站的设备用小音量(现在应该说微弱),在胆机上听邓丽君。这位“用胆机听邓丽君”的技术员,应该说是中国大陆比较早期的发烧友了。再早的就是那些用留声机听78转疏纹唱片的时代了,解放前是资本家和小资产阶级的玩意,之后新增的基本是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