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复制链接]

1#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舒存兄好,你对我的抬举方式总是让我惊讶,感觉每次都是出了个题目让我考试,还是逼着我考,不考还不行。:'(
你老这种期待我感觉是难以担待啊。:'( :'(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这个帖子我并不是要探讨民乐的。我这个帖子的出发点是要讨论中国音乐的浪漫特色。但是如果要使用浪漫主义这个词,马上就有不同的声音。所以我这里是避开了浪漫主义这个专用术语,但是我的主题词还是浪漫。我曾在别处回答过相似的问题。我做了个小功课,如下:

论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本质特征(上)<<乐府新声 >>2005年02期 麦琼:
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艺思潮为背景,集中探讨了浪漫主义音乐美学的本质特征及其表现.试图从主观表情性、宗教神性与虚幻的理想化、综合艺术表现的追求,以及大自然情结四个方面分别进行归纳阐述.寻找浪漫主义音乐美学思想中这些特征与浪漫主义音乐的创作、表演、审美的相互关系,以及推动音乐文化繁荣的较深层原因.并以现代人的目光对此进行审视与初步的思考,提出浪漫主义精神于现代乃至未来的音乐艺术发展的有益启示.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情追求及其成因<<音乐探索 >>2002年02期 陈新坤 :
欧洲浪漫主义音乐对感情特别重视,本文拟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寻找出浪漫主义音乐的感情形成原因,进而浅析它的感情追求.笔者首先从浪漫主义音乐的界定开始,接着谈到了它的社会历史和音乐史背景,指出现实冰冷的金属环境使作曲家们从巴洛克时期"感情美学"的类型化、感念化的感情模式中解放出来,形成他们对感情新的追求,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个性化的、主观化的、非理性的感情,这种追求一直影响至今.

审美现代性:浪漫主义音乐阐释的新维度<<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04期, 陈新坤:
审美现代性滥觞于浪漫主义时期,它是浪漫主义之为浪漫主义的根本.审美现代性与浪漫主义的契合处主要体现在对现代性的反思、批判、超越甚至否定,因此,可归结为:哲学视角的反理性倾向和社会学视角的去社会性①.前者体现出对理性主义的拒斥和对感情、神秘主义、梦等因素的钟情;后者则表现为对散文化社会的拒斥和对自然、诗意、夜等因素的迷恋.由于审美现代性的出现,浪漫主义在某种意义上构成了传统音乐的历史终结和现代音乐的逻辑起点,浪漫主义之后的现代派与后现代派音乐在审美现代性方面与浪漫主义音乐一脉相通.

论浪漫主义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探索 >>2005年03期 周冰琦 :
本文通过对浪漫主义音乐产生、发展脉络的研究,论述了浪漫主义音乐具有的情感性、民族性、自然性的审美特征.指出这些审美特征极大地拓展了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法和艺术特征,丰富了音乐艺术的精神内涵,使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永恒的魅力.
TOP
3#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所以,浪漫主义是对理性主义的反叛。从思想倾向来说,浪漫作曲家的共同特征是寄情于远离现实的神话和传说,或沉溺于个人的感情体验,浪漫主义音乐具有的情感性、民族性、自然性的审美特征。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浪漫主义音乐的几个特点:一是善于表现个人的感情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主义的体验。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情感的主题;倾心于带自传性的,不满现状的忧郁,孤独者的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也更强调主观色彩的印记。浪漫主义音乐的第二个重要特点是对本民族历史文化及民间音乐的强烈兴趣。

这正好对上我先前列出的三个框架:古典浪漫之名士风流(个人的感情和体验)、古典浪漫之帝国情怀(对历史的迷恋)、民间的浪漫(民间音乐和戏剧)和边疆风情(少数民族)。
TOP
4#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我为什么要谈浪漫呢,我觉得现在国人的精神生活、感情需求和审美观念,与古人已经有很大不同了。外来文化思潮和包括音乐在内的各种艺术形式对我们本土文化具有强大的冲击力。所以就这个帖子我本想从古人在音乐上的浪漫方式和审美观念出发来谈,但是这不是我的重点,其实我更关心现在的发展如何。我觉得无论民族器乐以何种新形式新面貌出现,如果国人的审美观念与古人很不相似,那就实在太糟糕了。

既然谈到了中国音乐就绕不开民乐。与中国传统文化一脉相承的民乐,理论上比交响乐等外来乐种更容易被中国老百姓所接受。但事实并非如此,演出市场上民乐“叫好不叫座”的现象比比皆是。应对日渐加剧的市场竞争,民乐必须更具亲和力和平民化,以适应现代观众审美情趣的演出方式走近寻常百姓,走向世界。我个人觉得民乐交响乐化是一种出路。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7-12-29 01:31:11
TOP
5#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7-12-28 12:01:00 发表
中国式的浪漫指什么,民乐?民乐怎么定义?到今天还有真正的中国民乐?能否说说民乐,或者说地道的中国音乐,本来该是怎么样的?

在那个链接中,到现在也没有告诉我,看到的是洋洋洒洒的美文,谈了很多由此而来的......



就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传统来说,中国文人所表达的个人情感是对绝对精神自由的追求,虽然看来有些虚幻,但是这确实存在。这种味无味尚平淡的音乐追求在古琴曲中多有表现,传统古琴曲中多可以体味到这种物我两忘、天人合一的意境,或可称为逍遥游。这种美大概可以用纯素朴素来概括。而且传统古琴中所表达的这种物我两忘的喜悦非常非常恬淡,而现在艺人所表达的情趣则要喜悦多了。这是我认为中国式浪漫之一,可能是士大夫式的。



另外,传统音乐中感人肺腑的情思、悲欢双遣之意,这种体验虽然士大夫在官场中虽然多有体会,但最后在道家思想影响下,在士大夫的音乐中最后都会悲消哀解,豁然开朗。所以真正感人肺腑很多作品都出现在民歌作品里,或是二胡作品里,我喜欢称为民间的浪漫。传统的中国音乐的浪漫我觉得主要就是这两种。但是现在的音乐作品里,还存在其他的抒怀对象(或是热点),一个是历史,一个是边疆和少数民族。所以我也包括进来了。其实还有一种抒怀我没有包括,就是所谓红色经典或是革命经典,我没有包括进来。



这个帖子我本不想谈民乐,首先我不是音乐专业人士,民乐现在的问题还很多,这些专家都没有把这个问题搞清除,我是更搞不清楚了。我这个帖子里所出现的新民乐唱片,那至少是我喜欢或是觉得不错。我认可这种演绎方式。

TOP
6#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7-12-28 13:53:00 发表
相反的是我们的邻居小日本,他们也是这个时期一大批人留学德国,非常巧合的是,他们很多人也是留学莱比锡,如小泽征尔老师斋藤秀雄等。他们回到日本,并没有用西乐改造日本的民乐,而是注意发现自己运用西方乐器的问

假如编钟现在仍在敲响在乐队,大家感觉会是如何?事情恰恰不是这么美满。今天,他与中国民族音乐的关系,谁也说不清楚了。到这里,编钟当年是干什么的并不重要了,可以肯定不是谷雨嘲讽的只有显示富贵或讲究排场的陈列作用。编钟折射了国家和民族的灾难,战争和社会政治的动荡,统治者一统思维的结果,留给我的启示很多,其中最深刻的是自豪、质疑和遗憾并存的情节。
......


非常愿意与舒存兄谈及民乐的问题。很希望与大家一起讨论。

编钟音乐,我看来就是死了。不问历史上编钟的功能与音乐内容,请问现在多少人听过编钟的音乐。我感兴趣的是这些古乐器的未来,而不是过去。
我看法,让编钟活过来的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它再次敲起来。那么现在有谁为编钟创作了音乐了吗?奥运会和世博会可能使用这些乐器吗?
只有让它再次发声,让它再次敲起,让它站在高高地舞台上,让它面对所有世人,它才会醒来。我孤陋寡闻,谁在做这个事情?
TOP
7#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原帖由 舒存 于 2007-12-28 12:01:00 发表
中国式的浪漫指什么,民乐?民乐怎么定义?到今天还有真正的中国民乐?能否说说民乐,或者说地道的中国音乐,本来该是怎么样的?

在那个链接中,到现在也没有告诉我,看到的是洋洋洒洒的美文,谈了很多由此而来的联想。这个做法,似乎远离我所了解的商隐啊!我是特别反感文人雅士脱离音乐本质,却以音乐为借口,展开自由联想,挥洒文字的虚伪做法。商隐兄当然没有这么虚伪,但字里行间流露的确实如出一辙的酸腐味。

请见谅,我失望之余,忍不住在此感叹。......


虚心接受舒存兄的指正。闻过则喜是假的。闻过知所不足是真的,并学习之才是勇者所为。
俺愿意是勇者哦。
TOP
8#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对民乐来说,我觉得还是首先要还是要继承中国音乐的意与神,然后再谈器的问题。传统上中国音乐还是一种很有韵味的旋律运动,具有鲜明的线性表征和深邃意境的风格特点。那么可以了解织体和配器就不是我们的特点,主要强调的是单一乐器的音色和律动感。强调意境、旋律而不是多声部协奏和色彩感。我同意舒存兄的一个观点,就是民乐合奏还是以室内乐的小型合奏为佳,这可以发挥民乐器在音色方面的优势,虽然这依然是多声部的,但是相对来说,和声方面的问题会小一些。

反过来说,强调多声部大规模的管弦乐就不是我们的强项,因而在民乐交响化的时候,我觉得还是应该借鉴或是运用西方管弦乐成熟的各乐器组合,而达到我们所需要的宏大和震撼的整体效果。况且说,现在国际上管弦乐作品也是越来越少了,我们需要一些有中国味道的作品,我觉得有些尝试是不错的。

关于器的问题,我觉得我们还是没有很好地解决民乐器在协奏方面乐器音色的和谐,至少没有完全解决,低声部始终是个问题。我一直认为如果大提琴是个很好的乐器,我们为什么就不能使用它而仅是因为它是西方乐器吗?那当年琵琶、扬琴等乐器是怎样引进的呢?

我的观点是,神和意是灵魂,继承的首先是这个方面,要有君子味,要有中国味,要有意境。而器到反而要下一个层次了,难道用民乐合奏去演英雄交响曲就很中国吗?但是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就是很好的。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8-01-02 01:36:42
TOP
9#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一张民乐的室内乐作品。
11070502196462_587.jpg (, 下载次数:63)

jpg(2008/1/2 1:32:12 上传)

11070502196462_587.jpg

TOP
10#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我晚上拆了这张唱片,听完以后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味道还有待我咀嚼。
11070502196462_884.jpg (, 下载次数:60)

jpg(2008/1/2 1:33:11 上传)

11070502196462_884.jpg

TOP
11#

回复: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我有一个观点,我们既要保卫的民族乐器也要民族音乐,民族音乐与民族乐器是不可分割的,但是民族乐器的优劣我们还是一目了然的,要让民族乐器担任难以完成的任务,还不如引进新的乐器。什么是民族音乐才是偶们要认真探讨的。君子之道与飘渺的神游,民间疾苦和感人肺腑,边疆的快乐和欢欣鼓舞,还是什么,这是我关心的。

伟大的时代必有新的支点,这个支点既取决于过去传统的深厚,也来源于我们视野的宽广。既取决于我们的坚持,也来源于世人接受与否。如果神州大地已经不能接受,当然我们还会坚持,但是只能说明我们太太太保守。所以,我的极端观点是我们需要保卫民族音乐的认同感。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8-01-02 03:01:38
TOP
12#

回复: 李云迪的爆炸新闻与商隐兄的酸菜贴子

原帖由 d9 于 2008-1-2 14:22:00 发表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8-1-2 1:33:00 发表
我晚上拆了这张唱片,听完以后觉得很有意思,但是味道还有待我咀嚼。



哪里买的?


d9兄见坛内短信。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