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第25页有罗斯特洛波维奇拉... [复制链接]

查看: 63893|回复: 248
1#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流浪的波希米亚人
分享 转发
TOP
2#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11 13:47:00 发表
流浪的波希米亚人


男人们身上的兵器耀眼闪亮,
让妻儿挤坐车上,自己跟车步行。
好梦已经化成泡影,
他们抬起倦眼望向远方
         ——流浪的波希米亚人,波德莱尔。
TOP
3#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波希米亚三杰。
38-1.jpg (, 下载次数:54)

jpg(2007/5/11 13:50:33 上传)

38-1.jpg

TOP
4#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原帖由 shinelb 于 2007-4-27 5:46:00 发表
在库贝利克的德伏夏克第八交响曲中,我们能在波西米亚的乡间田野里感受到高贵雅致。


与S兄的爱乐态度相比我才是瀑布汗呢。
这德伏夏克第八交响曲的抒情性,我自己认为不逊于第九,而且对波希米亚大地讴歌更是在第九至上。我非常喜欢这个交响曲。
TOP
5#

回复: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握手。你对论坛的献身程度无论在什么地方都让我非常佩服。
TOP
6#

回复: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德沃夏克的音乐是几种巨大影响的产物——瓦格纳、勃拉姆斯和捷克民间音乐在一个人身上的完美结合。德沃夏克具有舒伯特般的旋律天赋,往往反映大自然和田园色彩的配器恰到好处,宛若天成,妙趣横生,不露斧凿。但若因此而认为他为质朴天真,则既失公允也产生错觉。德沃夏克对曲式的掌握和在和声、对位的功力表明,他是一位音乐巨匠。
            ——德沃夏克第三、第六交响曲,唱片说明书
TOP
7#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德沃夏克的九首交响曲前后涵盖30年。这首第三交响曲1872年动笔,完稿可能是在第二年,1874年布拉格首演,管弦乐手法上显现出瓦格纳对他的影响,同时也有人将这首交响曲与贝多芬第三交响曲相比,因为调式相同而且第一乐章也有英雄气概。

第六交响曲,是德沃夏克1880年为指挥家汉斯-里彻和维也纳爱乐管弦乐团创作的,但是由于团内部分成员对捷克人有偏见,而该由别人在1881年的布拉格首演,1882年八月在伦敦水晶宫音乐会中演出,而在维也纳首演则是在1883年由威廉-戈瑞克指挥乐友协会管弦乐团的演出。早有人指出这首交响曲与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之间有若干相似之处。但是德沃夏克在这首曲子中展现了他高潮期澎湃的乐思,或可将其视为德沃夏克对曾经给与适时提携的这位前辈的致意之作。。全曲以法国号和中提琴的反复伴奏和弦开始,首要主题在其烘托下逐渐浮现,美妙的慢板乐章以降B大调写成。其后的诙谐曲乐章题为“复利安舞曲”(捷克的农民舞曲),与前后形成对比的中奏乐段以短笛吹起,唤起一抹田园气息。终曲以弦乐走出的勃拉姆斯风格旋律为始,随即管乐部加入,之后乐曲趋向升腾,在壮丽盛大的乐音中结束。
   -------德沃夏克第三、六交响曲,唱片说明书
最后编辑李商隐 最后编辑于 2007-05-11 22:17:48
TOP
8#

回复: 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原帖由 李商隐 于 2007-5-11 21:48:00 发表
德沃夏克的九首交响曲前后涵盖30年。这首第三交响曲[fo......
2-3.jpg (, 下载次数:45)

jpg(2007/5/11 21:48:39 上传)

2-3.jpg

TOP
9#

回复:波西米亚的传说:德伏夏克的乡愁!!

德沃夏克在l 896年共作有4首交响曲诗:《水妖》、《野鸽》、《正午的女巫》与《金纺车》。其中最著名的是《水妖》与《野鸽》,这4部首交响诗的灵感都来自捷克诗人埃尔班 (Karel Jaromr Erbdn,1811—l870)的诗集《花束》。

德沃夏克:水妖 The  water  goblin
《水妖》,0P.107,描述的是水界之王专门引诱凡间女子,诱入水国而纳为妻。小女不顾其阻止,来到水王统辖的湖边洗衣,受诱而落水成为水国王纪,为水王生一子。少女为孩子唱凡间的摇篮曲,招水王斥责,在误伤之余,要求回去探母。水王好不容易恩准,但见妻子一去不回,欲到人间把她带回。他敲门不应,发怒而降暴风雨,风雨声中门口有物体掉落的声音。小女开门,地上是她心爱的孩子的头颅。

这首交响曲诗为活泼的快板,B小调,回旋曲式。开头部分描写水王独自坐在泳浴月光的柳树上召唤美女。其次是持续的行板,表示第二天早晨,不远处小屋内母女的对话。开发展至活泼的快板而终场。最后是待续的行板,D小调的结尾。
  
德沃夏克:野鸽  The  wood  Dove
德沃夏克交响诗《野鸽》,0P.110,作于1896年。《野鸽》描述少妇毒死了丈夫,在送葬路上伪装成很痛苦的样子。一位英俊的男士劝少妇女忘记过去,少妇与男子再婚。再婚后,少妇故去的丈夫墓上长出一棵橡树,有野鸽飞到树上悲鸣。少妇听到啼声想到其罪恶的内心,终于忍受不住良心的呵责,发狂而死。

这首交响诗共分为5段:1.行板,送葬进行曲,C小调。表现少妇泪流满面,随丈夫棺材送葬的情景,其中命运的动机可视为少妇的罪恶意识表达。2.快板,A大调,进行为行板,A小调,以小号表示英俊的男士。3.活泼的快板,G大调转温雅的稍快板,再婚场面。4.行板,表现野鸽啼叫,少妇内心的折磨。5.原速度的行板,C小调转C大调,对第一部分变奏而反复。

        ----------德沃夏克四首交响诗,唱片说明书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