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的真是好问题。我的看法另一个角度,就是文化符号的变迁。我很同意艺术与政治或当权者的的关系是比较紧密的。政治的/侵略者的/凶手的/还是别的道统人士所不喜欢的艺术作品,在当初那个时代,说不定是高端的/或是被当局力捧的。然而时代变迁,大浪淘沙,谁还能被流传下来,谁就是好作品,这时候就主要依赖于作品具有的艺术价值。
关于仇恨,是否会接受敌人的艺术作品,实在是超越情感的问题.当时间把仇恨变淡,当作品的内涵非常震撼,会缩短被接受的时间,而且这还要看具体的作品是什么,譬如日本的民歌我还是很喜欢的,但是日本的军歌,杀了我也不会喜欢。
我认为这牵涉到文化作品的符号变迁问题.看看上海的外滩,天津的租界,当年都是侵略者殖民的象征,可是现在呢,这两个地方竞相把这两处景观作为自己城市竞争的王牌,上海更是要提出将外滩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不是中国独有的现象,别的发展中国家也有类似。
当我们提到一个作品背后的文化符号时候,基本上就与艺术作品本身内涵关系不大了。譬如,作品为谁而写,谁是赞助者,作者是哪个国家和民族的,作品歌颂和缅怀的是谁,等等。可能在那个时代这些是很敏感的,但是过了那个时代,这些符号价值开始转变,最后有可能变成与原来的符号价值非常不同的价值。譬如租界建筑的价值,会变成一种浪漫的独特性的审美价值,而不完全是原来的殖民者高高在上的社会地位价值。
煙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后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