砍柴兄这个帖子很好,难得有人讨论法国音乐。
趁着机会,想说说普朗克。
普朗克其人,当时有一句很形象的话形容他,说他“le moine et le voyou”(直译似应为“半是阿飞,半是僧侣”,但我看到台湾博克莱网站上译作半是猪猡、半是僧侣,似乎更有趣)。
他早年性格玩世不恭,时不时还是同性恋,音乐上也与萨蒂较为接近。在法国六人团(普朗克、米约、奥乃格等六人)中,他算是最接近六人团创立初衷————追求简约,以萨蒂为师,反对印象派的繁复,也反对瓦格纳理查施特劳斯的晚期浪漫派沉溺风格————之人。其钢琴独奏作品尤其有萨蒂之风,但他无疑在管弦乐技法上远胜萨蒂,因而走得更远。我很喜欢他的一部双钢琴、一部钢琴协奏曲。还有一首羽管键琴协奏曲,几部芭蕾配乐都是不错的作品。既有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简洁凝练的现代管弦乐技法,不落俗套、清新自然。这些作品都更多体现出其自由放荡不拘、有些玩世不恭的一面————尤其是羽管键琴协奏曲(个人以为)。
但晚年随着身边若干重要的人死去,普朗克开始重拾天主教信仰,音乐风格大变,又变成相当虔诚、深沉内敛的风格,他的管风琴协奏曲就充分体现出这一点。他还有多部无伴奏宗教合唱、一部荣耀经都是很优美、录音较多的作品。晚年的几首管乐器奏鸣曲,尤其是单簧管奏鸣曲更是幽远宁静。
普朗克死于1963年,他自己有若干自己作品的录音,如双钢琴协奏曲。明年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指挥的普特列也是当年他的好友,如今自然是其作品权威。
emi世纪伟大录音系列有张普朗克键盘协奏曲专辑,在我看来正是普朗克一生音乐风格的写照,由轻快的羽管键琴协奏曲始,双钢琴协奏曲(作曲家亲自演奏)在玩世不恭、轻快不羁中又有几分孩子气的纯真,最后的管风琴协奏曲则深沉严肃,曲终之时感觉已直上云霄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