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转贴的这篇文章,老实说,我觉得其中表现出的偏见与误解无法与题目————所谓“巴赫真实的一生”相对应。看到作者所抒发的感慨,让人怀疑作者所参考的书是否是一部现代的、严肃的音乐家传记。
为此,我搜索了一下,这本巴赫传是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版,原书名为The True Life of J. S. Bach ,作者Klaus Eidam,是一位东德的剧作家,德文版出版于1999年,英文版出版于2001年,网上可以找到几篇对该书的评价。其中很多评价都指出这本书更适合于普通音乐爱好者,而非可以严肃对待的学术著作。作者作为一位成功的剧作家,有讲故事的能力,但当他试图要严肃地纠正、批评先前音乐学者的研究成果时,这就暴露了作者的不足。其很多观点没有依据,也被批评对现代音乐研究缺乏了解。作者对其它音乐学家、音乐学见解的敌视更使其显得不合时宜、乃至可笑。实际上,作者的这些姿态必须以他的东德背景来理解,原书成于1989年,或许这是作者对当时东德意识形态主导的音乐界主流观点的反动。
但放在今天,正所谓南橘北枳,有点时代错位,读者不加辨别更是有害。原贴作者抒发感慨说“他们把这些艺术家们收拾得井井有条,在我看来只不过是通过显示他们纵览古今的学识来自我陶醉罢了”。这或许是作者Eidam因原先东德音乐界观点过于强调某一时代作曲家共性,以及我们都曾见过的进步史观而作的反应,但这种反抗精神感染了原贴作者,就产生了这么荒谬的结论。这种对音乐学家的轻视更像是对现代音乐学的无知、也是一种反智论的表现。至于这句话本身的问题,就好比说: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个性,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黑人白人黄种人的分别也是人类学家显示他们的学识来自我陶醉罢了。这就算不是对事实的无视,至少也是种无谓的过度阐释与借题发挥。
事实上,充斥于这篇帖子的仍然是一种浪漫主义化的音乐史,音乐家不是英雄天才、就是受尽苦难的殉道者,理解他们似乎就是理解他们的苦难与孤独(作者在那里比较晚年到底是贝多芬受得苦多还是巴赫),或者就是天才得不可理解,至于音乐本身的理解、音乐史的研究反倒成了可有可无乃至有害的东西(作者对音乐学家的敌意)。但很可惜,建立在想象的细节上的音乐家生平、与错误的音乐分析不是通向真实巴赫的道路。(对此的批评可见下面两个连接
http://www.music.qub.ac.uk/tomita/bachbib/review/bb-review_Eidam-TLJSB.html
http://www.bach-cantatas.com/Books/Book-TrueLife%5BEidam%5D.htm)
在古乐运动、本真演出大行其道的今天、网络无比发达的21世纪,再把这样一本观念老旧的传记当作取得真知的途径,已未免要小心,而全盘接受其偏见产生一种真理在我的自负更是糟糕。事实上,就像一位批评者所说,What's the point of buying a book about music if it's not going to deepen one's understanding of the music, beyond being entertained with a biography?
实际上,现在网上有很多巴赫研究网站,如上述两个连接,还有wikipedia上也有些有趣的条目和链接。比之于很多人热情洋溢宣扬的“巴赫发明平均律”或“巴赫使后世能用平均律创作”,去看看这个词条
http://en.wikipedia.org/wiki/The_Well-Tempered_Clavier
看看什么叫equal temperament,什么叫well temperament,里面对于巴赫所用的well temperament的研究更是有趣:近几年一些音乐学家通过巴赫平均律曲集手稿上的印章来推断其调音方式,读来像侦探小说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