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憋不住了我也发:伟大的钢琴协奏曲 [复制链接]

查看: 10120|回复: 42
1#

huobs 在 2006-5-6 1:07:44 发表的内容
[upload=jpg]Upload/200656162357298.jpg[/upload]

拉赫马尼诺夫第二钢琴协奏曲 1901

俄罗斯民族之中深沉而又忧郁的性格在这首著名的钢琴协奏曲之中表露无遗,看过苏联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朋友一定深深记着那几位牺牲的女兵以及唯一活下来的华斯科夫,整部影片是在诗一样的意境之中展开, 也诗一样地借助那些人,那些森林,那河流用影像勾勒了这个虽然强大但是同样饱经风霜的民族的内心的跳动,这种北方的冷静,沉思和包含着苦难的忧伤是只有这个民族具有的. 罗斯托茨基用人物,影像所要达到的目的在拉赫马尼诺夫那里他则用音乐来表达,而这里同样渗透着他个人铭刻永远的人生经历.

在音乐史上有很多后来名垂青史的作品却在首演的时候因为有悖于当时主流的审美曲向而失败, 拉赫马尼诺夫的第一交响曲则更加明显,因为第一交响曲的失败,作曲家得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并且以后的四年甚至没有进行过创作,这就好象一个老师被学生吵闹之后整整四年不敢上课一样.最后得到了一位心理学家的治疗他才慢慢地缓解过来,并且开始创作自己的第二钢琴协奏曲.如果这部作品首演也失败的话我想拉赫马尼诺夫会彻底崩溃,就算佛罗伊德再世也白搭,庆幸的是它成功了,并且成为当今最受欢迎的一部钢琴协奏曲之一, 有的人甚至认为它胜过了老柴的第一钢协和贝多芬的第五钢协,的确,独特的创作背景使得第二钢琴协奏曲
具有浓重的自传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它的意义不在于那简短的三十分钟,而是作曲家艰难的人生旅程,在感情的真挚程度之上,的确是无人能及,虽然其感情是阳刚的,但却是有着催人泪下的阳刚力量.

从色彩暗淡的开头的独自进入的钢琴开始全曲就一直笼罩在一种浓重的抒情的氛围之中.第一乐章的钢琴冷静但又飘忽不定地引出了完全是一种英雄主义的自传式的厚重的弦乐,而伴奏的钢琴始终象游走的个人一样找不到归宿,直到在一段不小的高潮结束之后钢琴开始以主角的形式出现,由钢琴作为作者讲述自己人生苦难历程的载体,仿佛象是一首忧伤的歌曲,在一开始的雄壮的弦乐再次出现时钢琴开始变得激动,似乎在努力挣脱什么束缚一样,钢琴和乐队之间的张力无比强大, 达到了全曲的高潮,令人激动不已,尤其是能够激发人对于苦难的感受的共通感,在后半部分的趋于平静的钢琴和乐队的互动之中是一种对于苦难的回忆,苦涩而又遥远…..这部钢琴协奏曲的第二乐章把先前的回忆继续了下去,短短的十分种却构造出了一个无比内敛微妙的心灵世界,它的旋律可以列为音乐史中最精致美丽的旋律之一,大多数人肯定有意无意间听过他,无论你是否喜欢古典音乐,这个慢乐章就象贝多芬的给爱丽丝一样让你毫无障碍地进入其中,这是作者压抑多年之后重新拾起信心的内心的独白,每一个音符都真挚动人,其中有忧伤,也有作曲家对于命运的无奈,也有对未来的信心,虽然很微小但是却存在着,这很多的元素一种在一起,钢琴部分经常会奏出许多飘忽不安的声音,但是很快就被弦乐部分那美妙的主题掩盖,对生活重新拾起爱的关怀是艰难的,但是命运不会永远捉弄我们,即使这样,苦难也不是生活的全部,生活需要的是自己的信仰,只有一颗充满信仰的心灵才能拯救自己.

我的感受只有这些了,第三乐章觉得怎么也写不出来了,自己自从上了大学语文表达能力是一日不如一日,看来以后还是不能忘记读书,呵呵.



有机会买一张听听!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