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都市人的乡愁---来聊聊中国民歌吧 [复制链接]

查看: 18396|回复: 146
1#

一些原生态民歌是需要象保护纳西古乐一样需要扶持的,其原因不言而喻……

另一方面,赋予民歌新的生命力和表现力又是一个重大课题,如果缺乏市场化的力量的强力支持,前景堪逾……
分享 转发
TOP
2#

李商隐 在 2007-1-2 23:31:54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用美声来演唱民歌,是一种民歌演进的方式。所以金铁林没有错,错的是青歌赛的评委,目光短浅,还号称专业人士。……



金铁林是没有错,错在垄断,错在让其独霸一方。

青歌赛的评委也没有错,嘿嘿!!!臭老九而已,太高估他们的能耐啦……
TOP
3#

李商隐 在 2007-1-2 23:31:54 发表的内容
如果我当评委,早就把民歌的传统唱法,评为第一,而类似美声的唱法评为第二。我学院举办世界建筑系毕业设计作品展,就是把最土(孟加拉)的和最洋的(斯堪的纳维亚)选出来作为获奖者。因为这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方向。


“民歌的传统唱法,评为第一,”传统唱法表现力不够,嘿嘿!!!这是开倒车!!!

建筑设计评奖与歌唱比赛评奖不完全有可比性。
TOP
4#

自然,老一辈的民歌手艺术感染力有强的一面,在今天看来又有不够的一面。不能永远那样一种唱法。

讨论中国的任何事情,在终极意义上都不要忽视官方的主导作用,否则,都陷入无的放矢……。比如青歌比赛。
最后编辑溪秀兰
TOP
5#

溪秀兰 在 2007-1-2 23:38:02 发表的内容
李商隐 在 2007-1-2 23:31:54 发表的内容
我觉得用美声来演唱民歌,是一种民歌演进的方式。所以金铁林没有错,错的是青歌赛的评委,目光短浅,还号称专业人士。……



金铁林是没有错,错在垄断,错在让其独霸一方。

青歌赛的评委也没有错,嘿嘿!!!臭老九而已,太高估他们的能耐啦……


不主张过于贬低金,金带出来的学生毕竟提供了那么一张唱法,一种演唱模式,或者叫一种演唱风格和品种。在这个意义上金是有功的。金之所以成为众矢之的,还在于垄断和独霸一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TOP
6#

李商隐 在 2007-1-4 0:22:09 发表的内容
我发现上面的版本竟然与我以前买的版本在歌曲甚至曲目排序上一模一样,原来是广州新时代影音重新再版了。但是我不喜欢上面的版本,装帧夸张无比还粗糙,还是喜欢老的版本,就是这个版本。[upload=jpg]Upload/200714022691233.jpg[/upload]


这一张好象我还没有呢!   请问哪里有卖?

前面那张我有,   音效不错,   那样的装帧设计个人觉得还行,   适合单独存放,   与其它唱片放在一起显得不甚协调.
TOP
7#

李商隐 在 2007-1-4 0:18:33 发表的内容
还有奚秀兰,她的歌声总是那么特别,把我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唱得如此千回万转,自是本事。我是听她的“花好月圆”过的西历年,真是动听无比。[upload=jpg]Upload/2007140182337501.jpg[/upload]


我有, 音效不错, 那样的装帧设计个人觉得还行, 适合单独存放, 与其它唱片放在一起显得不甚协调.
TOP
8#

只有香港才能造就奚秀兰.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titleid=86389&ftdate=20051030&ntypeid=11

http://post.baidu.com/f?kz=88465232


她的音乐深刻地影响了我的一生:

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1&titleid=111290&page=7
最后编辑溪秀兰
TOP
9#

呵呵!  说得好:“只一个醉字了得,千回万转,醉死方休。”我当然觉得她棒极了。  

只要是正版,并且和她有关,无一例外我都不会放过!!! 无论CD、LP、录音磁带。无论引进版抑或原版.

迄今我也没收集齐全,很遗憾
最后编辑溪秀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