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人说DG是因为14亿人的中国市场才与郎朗签约,我认为这才是想当然了。那基辛、莎拉张的情况又作何解释呢?中国的古典音乐市场在我眼里是在萎缩,北京原有的很多购碟的好去处纷纷撤档既是佐证;去年郎朗在北京王府井做签售,找他签名的乐迷还没记者多,这要是换了周杰伦来恐怕王府井要水泄不通、人满为患了。李云迪摘了肖邦大赛的第一(那可是十几年空缺后才出了个第一名啊),DG自然与之签约,可出的唱片买的最好的市场不是中国而是日本。咱这168网站的注册用户才不到3万人,姑且算这3万人都是古典乐迷,来自全中国各地,如果说咱们这些上网的古典乐迷一个人代表100个不上网的乐迷,那既是说全中国的古典乐迷仅区区300万(这是我想当然,但我觉的就是这样),大概也就是德国的零头。如果我是DG公司的老板,想开掘中国市场再捧红一个周杰伦比找个只会弹钢琴的郎朗要容易的多(当然DG只做古典)。
所以别拿郎朗的成功和中国市场一块说事儿,我认为二者根本没必然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