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如何回避DIY或者“摩机”过程里的误区? [复制链接]

查看: 23253|回复: 190
1#

恒韵 在 2006-9-2 23:55:47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9-1 21:24:05 发表的内容
回csdam兄:

电声系统的最高境界——就是还原录音师希望给我们的声音。或者说录音师“最后处理确定下来的录音”。
这就不仅仅是好听吧?

呵呵!在下认为让自己的系统发出自己满意的声音就是好的系统,毕竟,录音师"确定下来的录音"很难有一个标准,怎样才是录音师确定下来的声音这本身就是一个大问题!!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

老兄说得有理,哪一套系统才能正确还原录音师的声音呢?除非能拥有录音师所用的监听系统和录音间,或者是十分接近的条件,否则就偏了。但没有多少人能去听过录音师的监听系统,所以想用自己的系统去正确还原录音师的声音就多少有自己的想象在里面,因为多数人根本就不知道这个标准是什么。
因此汉子想如果一定要有个声音的标准,参照的标准是真实的声音才对。
分享 转发
TOP
2#

摩机必须处理好整体的能量分布,如果处理不好,用顶级元器件只是花冤枉钱。顶级元器件本身也有能量分布的问题,有的牌子重心偏向中高,有的牌子偏向中低,而有的牌子全频就很均衡,在使用中如果拿捏不当,就会使能量分布失衡,出现重心偏高或偏低的问题。
要处理好能量分布,并非非高档补品不可,只要搭配得好,用普通元器件也能获得正确的能量分布。
TOP
3#

"简单讲讲我现在玩音响的体会是:如果能投入到音乐中,就不会想器材了。 "
汉子在发表“五毒论”时也谈过这样的感受,好的音响就是要表现出音乐的神韵,让人能进入音乐、融入音乐。
但为什么有一些音色非常纯净、质感强烈、效果栩栩如生的音响系统只能吸引人去听效果而不能很好地进入音乐呢?汉子认为这些系统的失真虽然总体偏低,但恶性失真中的某项失真比例偏高,使声音隐藏着令人不能身心放松的成分。
而一些系统的效果虽然效果不突出、声音也不特别准确,但却能吸引人去听音乐而忽略了声响效果,汉子认为这些系统的失真虽然偏高,但良性失真的比例较高,恶性失真的比例相对较低,在良性失真的掩盖下,人耳便忽略掉了声音中不愉快的部分。
汉子个人认为玩音响的技术要点在于对失真的控制。
玩了这么多年的音响,汉子已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在DIY或摩机时首先关注的是音乐神韵的表现,然后才去修正声音的所谓准确性。之所以养成这样的习惯,是因为可以更快的享受音乐,如果反过来,会越玩越没有信心。
TOP
4#

个人管见,松香味大侠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高指标”和“平衡”确实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但话又说回来,这个目标连许多HIFI名厂都不能达到,更何况我等DIYER。所以松香味大侠的这个命题,已经是属于很高级的阶段了,而能达到很高级阶段的DIYER仍是少数,故松香味大侠你只能是曲高和寡了。
TOP
5#

对于有不同意见的帖子,常要进行回应讨论,结果往往是话题被岔开,文章结构凌乱,思绪也被扰乱,后续文章难以为继。汉子在一DIY论坛谈“五毒论”时,也遇到和松香味兄一样的情况,就是遇到了很多反对意见,回应不是不回应也不是,后来搞到场面混乱,讨论没法继续下去,汉子心情大坏,一怒之下自己封帖了事。
汉子思考了一下这个问题,建议松香味兄不妨先把自己的所有观点阐述完毕,使文章脉络清楚,这期间对不同意见不作回应,等到文章发表完后再针对各帖作出一一回应和讨论也不迟,这样文章才更有序。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