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我对几个钢琴家的体会 [复制链接]

1#

钢琴家的风格存在的迥异,尤其是阿格里齐这样的全能行钢琴家,如果说图雷克是巴赫专家,那么如果阿格里齐要是专著的演奏巴赫一定在她之上,就是因为他的技术太好了,一个固定的作曲家和曲目根本满足不了她的演奏风格和演奏欲望,回头在看看图雷克演奏的贝多芬舒曼简直不能如耳,结论她只会弹巴赫,评论一个钢琴家不要太片面,听的越多越觉的知道的越少。
分享 转发
TOP
2#


弗朗索瓦:科尔托的学生,他声音倒是不错,我很喜欢呢 DEBUSSY和RAVEL都很有个性,李斯特第一协奏也不错,SCHUMANN作品一般。肖邦嘛那处理一般人不敢想象,尤其夜曲,协奏曲 。不过蛮神的, CORTOT的学生 除了LIPATTI 有几个不怪的呢?第一协奏曲乐队起来那气势我很期待,但是钢琴一出来,完全不顾乐队了,那速度慢了一倍,难道指挥得罪他了?一般拉!不常听的。 肖邦的协奏曲,有Hofmann的第一,Cortot的第二足够了,或者Arrau的两首录音室的,跟Inbal合作的。还有涅高茨的第一。

肯普夫: 虽然我喜欢Kempff的Beethoven,但是他的Schumann少那么点“幻想”,我想大家都应该了解“童年情景”这曲子的创作背景吧?那么美的故事。虽然我用“美”来形容有损Schumann 不过那是梦啊。

Haskil:
那种声音的Mozart 罕有人能媲美,Schnabel的很不错,可惜录音太少,也是极品的演绎了

Brendel :
说实话,我真不知道他怎么成名的,贝多芬一般,Mozart和Schubert哪来的歌唱性呢?真不知道他一天学者学者的,学的是什么 。E.Fischer的Schubert听过吧?还有Curzon的D960和即兴曲 ,真够灵气。尤其E.Fischer 流浪者幻想曲弹的那么大气潇洒 真是诗人一般的气质。Brendel就想学他的“自由速度”可惜啊,这东西是学不来的,他想挖来他老师那的所有东西。K330奏鸣曲有两版,一个是在萨尔茨堡的现场,一个在录音室;声音不延续,哪有歌唱性可言?分句一般。听听E.Fischer的第8首即兴曲,就会感觉到Brendel的处理,完全两个等级,完全两个品位。

大错特错,你说的太大了!
TOP
3#

老卡fans 在 2006-4-12 14:45:18 发表的内容
英伦四月天 在 2006-4-12 14:41:45 发表的内容
布伦德尔不是楼主那样理解啊,他的结构和对内涵的挖掘是很多钢琴家不及的。而且他主要弹贝多芬、舒伯特、摸杂特等,从来不弹萧邦和拉赫,就能看出他很严谨啊,只弹德奥,研究得深啊。


brendel是有点老顽固。他对拉赫的音乐就不屑一顾。


得奥系的钢琴大家很少有人涉足俄罗斯钢琴学派,因为演奏技巧和风格都不一样,德奥系要求的结构的完整,俄罗斯学派要求的音色与力度和结构的完整,俄罗斯学派可以轻易的演奏贝多芬,博拉母斯,德奥系却是不理解老毛子的钢琴曲目到底因该怎么样演奏,说到最后就是钢琴文化上的差异。
TOP
4#

老卡fans 在 2006-4-12 15:07:11 发表的内容
望七了 在 2006-4-12 15:03:28 发表的内容
人品,喜欢耍大牌!!要知道比她牌子大的人还多得很。同时代的波利尼就内敛很多,技巧阿格里奇也是望其项背,波利尼可以潜心修炼多年,最近出的夜曲是几十年磨一剑,阿格里奇做得到吗?


她不算大牌吧。起码傅聪就很喜欢她的说。



阿格里齐是否和波里尼相题并论,不是绝对的,西方已经有了准确的回答,这里不做解释,如果说阿格里齐拼进了全力演奏的柴一钢已经在很多的男性演奏家之上的话,那波里尼更本就不懂该怎么样下指演奏老柴和拉赫马尼诺夫,如说用舒蔓的童年情景作个内涵比较阿格里齐也在波之上。没有绝对的只有相对的,最新的夜曲和大为同盟已经是很一般的了,没有什么可以叫人佩服的地方。
TOP
5#

布伦德尔是说的那样我算是白听了,我倒是佩服你了。
TOP
6#

现在的德奥系已经在莱比西学派的没落,巴克豪思时代的结束已经走上了后继无人的道路,如果说没有brendel等少数几个钢琴家的支撑已经是失传了,在看看老毛子的钢琴家犹如雨后春笋般的层出不穷,而且钢琴大家频现,可见老毛子深如大海的钢琴文化有多厉害,影响了整个21世纪的钢琴世界。
TOP
7#

就拿波里尼  里赫特 纪列尔斯  巴克豪斯演奏的贝多芬来讲,论坛里应该有好多评价,这4位都是钢琴大家,同样拥有钢琴力度演奏著称,但是一路听下来,音色和要表达的东西有很大的不同,为什么那主要是钢琴的思想不同,也就是同样的音准和指法演奏的效果却截然不同,这就是演奏家钢琴的思想在这里作怪,如果一个钢琴家没有思想随便的演奏一手曲目照本宣科那就谈不上钢琴的思想。

就拿里赫特和肯普夫演奏的舒伯特同样是带有强烈的歌唱性和节奏感,主观听感确实大不相同,肯普夫是用庸懒而松弛的演奏方式来诠释,但是听起来为什么这么美那这里就是结构性起了主导作用,肯普夫用了整体的曲式安排来演奏听感重音很好而且非常平衡动听,里赫特演奏的方式也是注重了整体的结构性但是又加入了俄罗斯学派的音色和力度上下起伏更加的突出了歌唱性,主观听感犹如一条热带鱼在水里上下游动节奏感相当的强烈非常的优美动听。

评论一位钢琴家一定要客观,你能说阿格里齐没有一生演奏贝多芬或者巴赫而一无是处吗,多少钢琴家羡慕的很那可能是我们听到了太多的好的钢琴声音就忽视很多优秀的钢琴家的演奏风格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