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音展的弦乐四重奏现场表演是对场内所有的音响的最大讽刺!!! [复制链接]

查看: 88291|回复: 307
1#

现场永远是器材的榜样和标准啊。如果放弃现场这个标准,音响就失去了其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演绎是对作品的再创作。录音是对演绎的再创作。回放是对录音的再创作。
在这个过程中,人决定着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人决定着技术和艺术,人决定着一切。
最后编辑胡敏强 最后编辑于 2010-09-07 12:23:13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10/9/18 23:46:41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2#

艺术的再创作绝对不是乱来的概念啊。从作曲到演绎到录音再到回放,任何一个环节都是,也只能是一次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的过程。如何创作和再创作,应该有一个艺术处理的问题。她应该有一条完整的线脉在里面。这才是所谓的“保真”。离开这条线脉的HIFI才是偏离发烧音响的初衷啊。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3#

焦点是如何感知到这条线脉,并把握这条线脉。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4#

我不是商人,也不代理什么牌子。
我谈的是个人对音乐与音响的理解和认识。希望大家能够一起交流。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5#

兄说的只是物理指标的物理限制吧。录音和器材对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其实就在这个存在着物理限制的基础之上的。但是我们应该懂得一个道理,正如画地球无需地球般大的纸张一样,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就应该也只得延着这条线脉,遵循这条线脉。如何把握艺术处理的度,唯靠心灵的感悟和共鸣。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6#

正如艺术创作或者艺术表演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艺术其本质是一样的,是有其一条线脉在里面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7#

优秀的艺术创作和再创作,都是遵循着这条线脉的。优秀的器材也同样如此。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8#

所以说不单单是艺术的创作,录音和器材也要重视文化、艺术和人文修养啊,从而更准确地去把握这条线脉,更有利于艺术的创作和再创作。这是相辅相成的。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9#

原帖由 ray_ji 于 2010-9-8 12:36:00 发表
音响器材的声音各种各样,各个烧友系统的声音更加是五花八门。个个都不同,且个个都说自己的好,对别人的系统哪怕是公开说好,私下也大多是很不屑。

烧友还有个毛病,就是耳朵调声,个个都是金耳朵,个个金耳朵不同,有钱的系统贵的耳朵的含金量更加高,更受崇拜。砸几十几百万升级器材,却几乎没有人买两个仪器回来辅助调音。靠自己耳朵调音也就罢了,问题是调完了还个个吹自己的系统跟现场很接近,好像没什么人承认依靠自



的确有这个现象。但我们需要理清思路,冷静地分析器材对音乐的艺术再创作的影响。
阿炳不会去想自己的二胡与意大利名琴的艺术表现力哪个更好的问题。
对于艺术家来说,他的心灵深处会有自己把握的那个线脉。(没有这个线脉也就不会成为艺术家了。呵呵。)
熟悉现场,正确认识现场方向是对的。但从现场我们还应该跳过对质感的认识,提高到对艺术表现的认识上来。
对录音师如此,对发烧友来说也同样应该如此。

旋律是音乐的生命,是器材的灵魂。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