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9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个定性分析——你希望的电源阻抗特性曲线应该是怎样的呢?(滤... [复制链接]

查看: 16963|回复: 167
1#

松香味 在 2006-9-28 22:21:36 发表的内容

话说回来,不要说DIY、或者摩机发烧友,一些‘正规’厂家都并不重视我们讨论的这些问题,甚至一些进口的机器同样存在这些设计上的问题。这就是讨论的必要性。




哈哈哈!松香兄,其实好多人就是怕你的这个"讨论的必要性",所以就是不和你好好"讨论"了.帮助发烧友去破除迷信思想,正确认识音响的学问,本来是非常好的事情,但是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
分享 转发
TOP
2#

看来松香兄烧得可以.如果有时间,我也是一天听到夜,只嫌时间少.
TOP
3#

我发现中唱上海的50年代60年代的单声道戏曲录音不错,虽然发烧友们认为的HIFI性不太好,但是我并不感到缺少现代录音的所应该表达的细节和感情色彩(当然更好效果的录音会有更好的表现,如70年代以后的录音就更好,还有了立体声),可是其他的朋友在自己的系统上听来却认为一塌糊涂,只是认为录音不好,非得听音响效果相当好的发烧唱片才有意思,甚至非得用雨果出的LPCD.
TOP
4#

雨果以前出过的历史录音处理版唱片,其实非常不错,我在一位玩TAD   TSM-300喇叭的朋友那里听到有电影<刘三姐>录音,非常有电影味,非常好听.松香兄不妨找来听听.
TOP
5#

松香味 在 2006-10-5 23:16:55 发表的内容
雨果出的LPCD当然效果相对更好,这个谁都可以听出差别,如果只能播放“好”这些相对更优秀的碟子,其他碟子都“不能听”了,那么,这类系统其实连LPCD、XRCD大概同样还是没有发挥出应该有的水平。
中唱上海的50年代60年代的单声道(戏曲)录音音乐味是比较好的,当时的录音设备也没有那么多花样(各种各样的调节功能等),HIFI元素是比较少,但声音反而自然。世界其他录音公司的老录音也有这些“声音反而自然”的倾向。我就收藏了不少世界各大公司的比较优秀的或者自己比较喜欢的老录音,录音时间最早的是1926~1929年EMI的钢琴三重奏。不知道大家可有同样感觉?


的确如此,RCA的老录音音场层次细节相当不错,声音温暖自然细腻,又不缺乏冲击性,表达音乐别有洞天.
TOP
6#

松香味 在 2006-10-9 15:29:18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10-7 11:47:54 发表的内容
cwk 在 2006-10-6 20:29:37 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的能力和水平也很菜,只是在小范围内有几分把握,没办法,工作忙,泡在唱片里的时间不多。不过能掌握这个听感标准、水平远高于我的人其实不少,这得益于有一个非常好的交流氛围,只不过大多数都不愿意在网上摆显罢了。
至于我嘛,都怪当初不务正业,利用单位的资源和时间捞外快,帮助山寨厂焊接和调试功放,从此走上了先音响后音乐的不归路,跟乐团根本没有关系。


哈哈!我们之间在很多方面,很多观点都存在对立了。
到网上交流自己的观点。
在你看来是——摆显;
在我看来是——相互促进;
而什么才是真正的“摆显”呢?
说得不客气,象你这样的,自己不谈具体问题(没有能力谈),却又专挑“毛病”,然后找些哗众取宠的“角度”,体现自己多么地厉害,比如;
“我并不是反对DIY和摩机,只不过在业余条件下,一没有调试和检测手段、二没有优质的零部件、三缺乏必要的聆听标准,能够得到好DD的机会并不会高于中六`合`彩。”
“世界上顶尖的交响乐团(如维也纳、柏林爱乐、芝加哥……等等),在演绎的风格上以及各声部的组合上都有各自的特点,我们在盲听唱片时又有几分把握呢?”
等等……!
等等……!!!!
哈哈!看上去是不是很有道理啊?对!很有道理!但是这些内容很多人之前都说过了,细心看帖的朋友早就知道了,我不是“别人说过的就不能再说”的意思,而是希望反复提出某些问题的时候,应该同时说说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或者建议吧?不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或者建议,把别人早就说过的东西当自己的DD提出来,除了“摆显”,没有别的解释吧。
不然就多谈些解决问题的体会、经验,少摆问题。哈哈!突然发现“摆问题”和“摆显”里都有一个“摆”,中国字厉害啊!因为“摆问题”和“摆显”仅差一步————仅仅只是“摆问题”,避而不谈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办法或者建议,就==“摆显”。

再来一句——“得饶人处且饶人,以理服人嘛,……”cwk 真是“摆显”高手啊,佩服!!五体投地也!!!!

但是,你会“饶”我?“摆显”的目的不达到你会“饶”谁?我不需要谁饶谁抬,如果你谈些具体的对大家有帮助的东西,我也一样为你喝彩,可你没有。




哈哈!松香兄太辛苦了.有必要这样吗?何必走进"秀才碰到兵"的怪圈呢?我觉得松香兄应该跟有讨论意义或者有礼貌的朋友交流讨论,才能达到相互学习提高的目的.如果没有,就让这个贴冷着,这样冷着的贴其实比较多,"话不投机半句多",非常正常.不然成了什么了.
TOP
7#

松香味 在 2006-10-10 0:31:13 发表的内容
胡敏强 在 2006-10-9 23:49:34 发表的内容

哈哈!松香兄太辛苦了.有必要这样吗?何必走进"秀才碰到兵"的怪圈呢?我觉得松香兄应该跟有讨论意义或者有礼貌的朋友交流讨论,才能达到相互学习提高的目的.如果没有,就让这个贴冷着,这样冷着的贴其实比较多,"话不投机半句多",非常正常.不然成了什么了.


我早就看出cwk兄是有些水平的。或许是“不打不相识”。




我认为人与人交往最重要的是要有礼貌,要尊敬对方,要坦诚.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