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雨林《千江汇流》所给予我们的…… [复制链接]

查看: 3413|回复: 9
1#

别的江也污染很严重,不止钱塘江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水 殇

  借天津书展机会,我回了趟老家。每次回老家都有一番感慨,这一次最大的感慨是水。津南的葛沽是我的老家,海河是我的母亲河。

  车在路上缓慢地行驶。“路边的河沟呢?我小时候经常摸鱼捉蟹的河沟呢?怎么不见了?”回答说:“水枯了,后来就被填死了。”

  车行至以前被人们称为“海大道”的公路上。“路边的渠呢?这是一条与海河相通的五六米宽的人工渠啊!它的水灌溉着两岸的水田,也是我和小伙伴们游泳嬉戏的地方啊!”回答说:“这都是哪年的事了,它因为断水已变成农田了。”

  不仅如此,因为缺水,老家的地越种越差,好多人都离开土地去做别的营生了。所见所闻,把我刚刚打开的对少年时代的美好记忆的闸门一下子堵死了。

  此前,我知道我国的七大水系中海河的污染最重,却没想到会这么严重。沟渠水汊都断了、死了,海河还能有什么好?

  海河如此,别的河流就好吗?还记得吧,1997年黄河断流达270余天,在山东境内,黄河几乎成了季节河。昔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景象,在那段时间里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梦境。倘若李白地下有知,或许他会拒绝承认这是黄河,他会为黄河成为这种模样而大失所望的。在有水的日子里,黄河饱受着沿岸工业污水和人类生活污水的污染。黄河河套段的“尿盆子”的雅号,是对总排干造成的污染的形象描述,而那飘在水面上的白花花的死鱼,则是对污染源声泪俱下的控诉。

  再看看东西南北传来的消息:珠江污染,澜沧江污染,松花江污染……特别是,曾经以水质优良而被人们赞美的长江,也开始被讥为“大污水管道”的时候,不能不让你的心情陡增几分悲哀。“这里的水臭”,“这里的水脏”,“这里的水发黑”,类似的字眼儿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媒体的报道中。我要为水鸣不平:水是圣洁的,她本纯洁无瑕;水是无辜的,脏、臭、黑不过是强加于她身上的附着物;水是天使,她来到大地上,泽被芸芸众生,使得众多的生命得以维系和繁衍。

  然而,水养育了人,人却虐待着水。人接受着水的恩泽,却肆意污染着水的品质。被迫接受了大量人类给予的脏、废、污,水痛心,水悲痛,水哭泣,水流下了伤心的泪,酸楚的泪,愤怒的泪。

  不是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吗?她真的来报复了。我注意到不久前那张被中央电视台曝光的“死亡名单”。山东省肥城市肖家店村的这张名单显示:2000年,11人死于癌症。2001年,9人死于癌症。2002年,10人死于癌症。2003年,12人死于癌症。2004年,14人死于癌症。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的肖家店村老百姓,癌症发病率何以会突然增加呢?问题就出在水上。近十余年来,大汶河上游的几个城市排放的污水不断增加,导致大汶河严重污染,位于大汶河下游的肖家店村自然难免深受其害———人污染了水,水污染了土地,土地又污染了蔬菜,喝了水吃了菜的人们受到了铬、铅、镉等剧毒元素的污染。终于,人们的癌症患病率高达12.5%%,是正常值的60倍……

  报道说,10年前拥有2100口人的肖家店村,如今只剩下1350人。为了健康,为了活命,孩子们被送到外地……与其说是水在害人,不如说是人在自戕,是一部分人制造了污水去害另一部分人。幸好现在还没到“四面楚歌”的地步,倘若江河湖泊沟渠塘池全都污染个遍,我们还能往哪里躲?孩子还能往哪里送?家还能往哪里搬?真到了普天之下都找不到一块清澈的水域的时候,那就只能束手待毙了。

  我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到北大荒后的第一次麦收。夏日炎炎,人们口干舌燥,可送水车尚不见踪影。突然,一块洼地出现在人们面前:不足一平方米的水面上布满了水草,小咬和水虫在争奇斗艳。那是一幅怎样不堪的景象啊?可是,我们一个个还是迫不及待地走上前去,用双手拨拉开水草和虫子,大口大口地喝起来……这,会不会成为水殇的缩影?我不知道。

  如果还不接受肖家店村那样的教训,如果还在用污染水源作代价来“发展”经济,如果还在做“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的蠢事,会不会应了那句“水将是人类的最后一滴眼泪”的预言而使水殇成为事实?而水殇的结果必然使土殇、树殇、人殇、国殇……

  保护水吧,她是人类、社会乃至自然界的生命!

(黑龙江日报)郭庆晨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