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平常的勃拉姆斯 [复制链接]

查看: 7202|回复: 40
1#


美艺三重奏团演奏的钢琴三重奏的经典版本。是我买的最早,听的最多的唱片之一。
分享 转发
TOP
2#

我收的三款小提琴奏鸣曲:

小提琴:安妮-索菲·穆特 Anne-Sophie Mutter -violin
钢琴:阿列克斯·魏森伯格 Alexis Weissenberg -piano
EMI 7243 5 74725 2 (安可Encore系列)
EMI这款录于1982年的唱片,无论是演奏,还是录音都非常不错,尤其是安可系列的价底质优,不由人不去买回来听听。穆特此时仅19岁,要演奏勃拉姆斯55岁时的作品,(更何况勃拉姆斯的作品在感情的理解和体验上本身有一定的难度,一个小女孩要理解起来)在思想上有一定的距离。但实际上听起来,我个人感觉也还是可以接受的。法籍保加利亚钢琴家魏森伯格是仅有的几个享有萨尔茨堡终身演奏家荣誉的钢琴家之一,其表现更是非常优秀。

[upload=jpg]Upload/200511301318442807.jpg[/upload]
无论从各方面来讲,这都是一张公认的高水平的版本,苏克和卡琴的搭挡,将勃拉姆斯的小提琴奏鸣曲演奏得沁人心扉。

[upload=jpg]Upload/200511301322684621.jpg[/upload]
由于有了前面的两款,说实在话,这款买回来还没有怎么听,就不发表意见了。
TOP
3#


我自己的感觉,扬多&科达伊四重奏合作的这部钢琴五重奏,其水平绝不低于Philips的哈斯与柏林爱乐八重奏成员的版本:

柏林爱乐八重奏成员演奏的五重奏全集。包括了最著名的单簧管五重奏。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室内。这部作品可以说是勃拉姆斯晚年的回忆录,要知道克拉拉在勃拉姆斯的心中是多美的形象,那么就去听这部b小调单簧管五重奏吧,那里面有不少的“克拉拉旋律”。
第一乐章,那单簧管悠长的曲调一开始就将人带入一种忧伤的回忆之中。整个乐章表现出的这位五十多岁老人的孤寂与惆怅的感受。第二乐章,比第一乐章还要动听,真是让人感动的作品,其中何止是悲凉,所包涵的感情与老柴的哭天恸地大有区别。用现在的话说,老柴可以说过于“煸情“,而勃拉姆斯的苦则是在内心深处、是灵与肉交织着的、一刀一刀刻着在心上的说不清、道不明的苦。说着说着就到了第三乐章,好象他老人家突然想起了什么美好的事情。多美妙、清亮充满爱意的弦律(这也是勃拉姆斯?难得他老人家有这份温馨),然而这美好的回忆是多么短暂,真是转瞬即逝(人世间的美好事物往往不多,一定真是要珍惜)。曲调一转,又回到了第一乐章的气氛,但前段比第一乐章明朗些,渐渐越来越沉重,好象老人家陷入了深深的思念当中,最后以至于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一切的一切都远去了、远去了……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作品,可以说是贝多芬之后的第二人。勃拉姆斯的作品向来不以流畅悦耳为标准,总是以自己独特的方面倾诉着自己情感的暗伤。听他的室内乐,千万别被他的“特别”和“深刻”所吓而却步,一定要有耐心,一遍是肯定不行的,至少三遍以上再体会吧。你可以听到他在其中倾注了至深至真的心力。
TOP
4#

在浪漫主义以惊涛骇浪之势冲击19世纪后半叶整个西方乐坛之时,勃拉姆斯却如同一个挺立的勇士,捍卫着巴赫和贝多芬的古典荣光!除了他的交响乐曲之外,最值得聆听的就是室内乐了。勃拉姆斯的音乐具有超凡脱俗的气质,其感情专注而内敛,在冰冷冷的、粗硬的外表下面,是温暖而慈悲的深情。下面是我收的一些室内乐唱片:
三套四重奏:

拉萨莱的演奏以哲理性的思考而出名,演奏的勃拉姆斯全部三部四重奏受到广泛好评。


塔卡斯四重奏团(Takács Quartet)版本,听起来非常宜人。

但最使我醉心的,还是意大利四重奏的版本:
[upload=jpg]Upload/2005113012513583936.jpg[/upload]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