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边厢讨论得热闹,也来凑合几句。最近又听了很多莫扎特,主要是钢协和钢奏,很久以前就听说小莫的钢协是巨大的宝库,可以终生享用,一首一首连续听下来,才有了真切的体会,真的是珠玉纷呈,美不胜收(可别错过了早期和中期的那些哦)。听往后的浪漫、现代作品,我们会思索、激动,或者发疯,但听小莫和巴赫,我感到幸福,现在国人不是也关注起幸福指数了吗,听这个没错,有益于和谐社会。
关于风格,也听了很多大师的名盘,按类型分的话,有风流才子型的,如佩拉西亚、席夫,大家闺秀型的海布勒,小家碧玉型的内田,恃才傲物型的霍罗维茨、米开兰杰里,刚柔相剂的吉列尔斯,幽怨的哈斯基尔,老派的季雪金、卡萨德絮斯、肯普夫,等等,他们的气质相差甚远,但弹的无疑都是一个莫扎特。可见,即使这么“古典”的音乐,也是可以包容这么广泛的演奏风格的,其实,在小莫的时代他的音乐就是流行曲,我相信他本人不会也不同意钦定一种风格就符合他的意图,所以,根本就不存在“本真”的莫扎特(巴赫也是),另一方面,这包容性也是他的音乐能不断流传下去的原因之一。
听过这些大师后,我发现最能吸引我一听再听的,是天马行空的古尔达,一首曲子能不断循环地听,不想中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