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一品发烧(二)------谈谈声音重现与现场 [复制链接]

查看: 7007|回复: 26
1#

爱玩音响 在 2005-7-20 15:03:37 发表的内容
zhongruchao 在 2005-7-19 16:41:30 发表的内容
从哲学上讲,版主的观点是典型的相对主义,不可取。从科学上讲,有许多错误,除了前面几位提到的,再随便列举几个:
1、“如果在空旷的、没有任何遮挡的广场上,即便是一代名琴斯特拉迪瓦里恐怕也难发出甜美、润泽的声音吧?”实际上剧院声学设计的重点是保持声音的响度,让最后一排的听众听到尽量接近真实响度的声音,至于声音的美化只是副产品而已。只要是好琴不要说在广场上,就是在草原上也照样好听。
2、色彩真实与否有严格科学的标准,如色温值等,可测可控,而非相对。
3、“按说以一个话筒拾音应该是最接近现场的,因为我们也只有一副耳朵,在音乐厅里也是一个拾音的点。可什么我们可以在乐器齐奏时清楚的分清各种乐器的声音,甚至可以分辨出一件弱奏乐器发出的旋律呢?那是因为我们人体的大脑对各种听到的声音信息进行了分析,使我们可以忽略其他同样响亮的声音而着重聆听你希望听到的那件乐器发出的旋律。但录音机没有我们大脑的这种功能,只能如实的记录下所有的声音,因此在回放时显得嘈杂不堪。”你忘了听录音时也是要过脑子的。
4、“它是一种电与声的物理运动。而真实的乐器则不经过电子转换,完全是纯物理的振动发声。”电的运动听不到,不论从哪儿发出来,真正听到的只有振动。
5、“怎么可能指望用几万、几十万、几百万的器材鸣放出与这些各个种类的、价值连城的名琴一样的声音呢?”反正我用几千块的音响放出了几千人的声音,反正都是嗡嗡的一片也没听出差到哪儿去,不知这个账怎么算。
………………

zhongruchao兄既然已经承认好的环境对声音有美化作用,那么也就是说即使是名琴,声音也同样需要美化。或者说美化后的琴声更好听。其实这里探讨的问题主要是环境对声音的影响问题,并不是探讨名琴的本身的声音是否好听。我相信在一个声学条件比较好的音乐厅中聆听名琴总会比没经任何处理的空旷场地或草原上效果好的多。关于色彩真实的标准问题,它也只是一个行业标准,真实的参照物是现实的色彩,我已经说过由于显示设备显示色彩的原理与物体本身显示色彩的原理不同,所以显示器显示的色彩只能是接近真实物体的色彩,谁能说自己拥有的显示器显示的色彩与真实的物体色彩一模一样呢?另外,作为一个行业标准的色彩技术指标,也只是用来判断显示设备是否合格的一个依据,而不能说有了这样一个标准就说其所还原的色彩就是与真实物体的色彩就是一样的。况且即使有这样一个标准,各个品牌的显示器在色彩还原上也同样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否则为什么大家在购买显示器时还要反复挑选呢?
关于音响器材发出声音的原理是通过电与声的物理运动,主要是想说明,器材本身不能产生音乐,必须将记录在软件上的音乐信息进行模拟或电子转换,促使扬声器振动发声。也许是表述的不清晰,让zhongruchao兄产生聆听电运动声音的误解。
至于舒存兄后来的意见,我认为尽管我举的是流行音乐的例子,但在严肃音乐的的现场演出也同样存在,帕瓦罗帝、多明哥在现场演出时都有过失声的现象,可他们的唱片不会。交响乐团的现场演出经常都会存在一些小的差错,我有个专业乐团的朋友,他们每场演出后都会开总结会,总结演出中的不足,而录音则往往会反复修补,直到满意为止。这也是当初著名指挥家卡拉扬的录音作品被人指责修饰的过于完美的原因。
讲的都有道理,只不过认识问题的角度不一样.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