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真正的发烧友都是喜欢味精的(包括录音时:-),这才是真正的HIF... [复制链接]

查看: 6861|回复: 49
1#

扑通一声 在 2006-4-26 23:37:22 发表的内容
歌剧心情 在 2006-4-26 23:32:29 发表的内容
中性也是一种味精,它的味道就是不淡不甜罢了.中性不等于"忠实"于现场"忠实"于音乐.


我的理解,中性就是忠实于录音


是的,这样我们才可以品尝到不同录音师的“厨艺水平”。
喜欢什么样的“厨艺水平”,我们就可以选择了。
比如,DG还是RCA?
分享 转发
TOP
2#

扑通一声 在 2006-4-27 0:02:50 发表的内容
所谓加味精,也是要有度的,如果从根本上改变录音是不可取,但稍微加以调整,从而适合自己的欣赏习惯,却并不为过

另外,关于现场,其实有两种,录音的现场和音乐会的现场,这两种情况是不一样的

音乐会由于是商业活动,必定要满足一定的人数要求,但由于每一种乐器的音量是有限的,所以最佳聆听空间也各不相同,而我们听的位置也有很大区别,所以得到的效果也是差别很大的,特别是小作品,很难有理想的声音

相对来说,录音时可以调整的空间更大一些,但受录音师主观的影响也更多一点,所以这两种现场,都有其不利的一面

至于科研兄提及的英国声是早期技术水平的局限所做的妥协,我是理解的,但我理解的内容是比如BBC为了保证中音的完美重播,牺牲了高低频,那么是不是可以说那时候的中频是符合中性的标准的?

但按照现在的音箱中频和那时候也有很大不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时候更温暖,现代声更注重控制力和速度感?

那么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时候主流的音乐欣赏标准是偏慢的,偏重韵味而忽视速度感和力度?

如果生在当代,有希望欣赏现代录音,但又有点主观意思,那么适当加以调整,不知道可不可行?

还有,我总觉得,音染不等于丢失细节,只是音色取向不同,有点类似于不同的小提琴发出的声音,虽然表面区别甚大,但本质还是相同的,如果小提琴出来是大提琴的声音就太离谱了,也就是过度了,想来大家都不能接受



一声兄的想法还真不少,好现象。比如“但按照现在的音箱中频和那时候也有很大不同,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那时候更温暖,现代声更注重控制力和速度感?”这些问题,能不能认为是那时候喇叭单元的缺陷造成呢?而且现在的音箱可以让我们正确的了解到当时录音存在的问题呢?

请继续进行,关注。
TOP
3#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看;1、录音过程阶段。目的是录下美妙的音乐。录音师就象厨师,录音对象就象主菜,环境混响、话筒选择和摆位、均衡器、制造产品过程的处理等等,就象录音师的“配料”或者说“味精”;最终产品就是录音师厨艺水平的产物。这个过程是“需要”“配料”或者说“味精”的过程。就算你不想加入“味精”也很难避免;
2、就是还原的过程阶段。顾名思义,还原就不应该加什么“配料”或者“味精”了,这样我们才可以品尝到不同录音师的“厨艺水平”。当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当然,你认为全世界的录音师“厨艺水平”都没有你高,你统统要重新返工加“味精”才好,那是你的自由。哈哈!!!!
TOP
4#

水掉锅头 在 2006-4-26 23:21:53 发表的内容
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3:08:20 发表的内容
水掉锅头 在 2006-4-26 22:28:23 发表的内容
[quote]科研级旗舰 在 2006-4-26 22:18:04 发表的内容
传统英国声是需要打压的^_^
因为那是在当时条件下做不到的情况下妥协的结果,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喇叭,放大器都在向着中性发展。中性的声音不好么?听听像AUDIONET这些东西就知道:)

中性?中性?多听听现场,少说空话。


哈哈。现场就中性么?现场就一种调子么?每把琴音色一样么?每个音乐厅声音一样么?

那么请问您说的“中性”的参照物是什么?[/quote]

其实两位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就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TOP
5#

扑通一声 在 2006-4-26 23:43:23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4-26 23:08:02 发表的内容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分成两个阶段看;1、录音过程阶段。目的是录下美妙的音乐。录音师就象厨师,录音对象就象主菜,环境混响、话筒选择和摆位、均衡器、制造产品过程的处理等等,就象录音师的“配料”或者说“味精”;最终产品就是录音师厨艺水平的产物。这个过程是“需要”“配料”或者说“味精”的过程。就算你不想加入“味精”也很难避免;
2、就是还原的过程阶段。顾名思义,还原就不应该加什么“配料”或者“味精”了,这样我们才可以品尝到不同录音师的“厨艺水平”。当然环境的影响我们也是无法避免,但是我们的目标仍然是尽量的少加“味精”。

当然,你认为全世界的录音师“厨艺水平”都没有你高,你统统要重新返工加“味精”才好,那是你的自由。哈哈!!!!


哈哈,我当然不是这个意思,我是指欣赏口味往往具有多样性,所以根据各自的要求,加以适当的取舍,其实也是符合HIFI的本意的

至于我的“厨艺水平”当然是不入流的啦,所以很想跟DX们学学,但简单一句音染就对付过去,实在是心有不甘啊


那么我也无能为力了。哈哈!!!!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