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国产音箱你错在了姓上 [复制链接]

查看: 44712|回复: 193
1#

jeepmoon 在 2006-1-1 23:56:38 发表的内容
本人大力支持国货!!!
难道较声真的那么难!!!!
对啊,神六都上天了!!!!!!!!



所谓的“较声”,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他的个人经历、文化艺术修养、生活背景、生活环境条件、个人爱好等等,对他的产品最后的声音是会产生明显影响的。同样的电路甚至同样的电路版工艺,会得到多种不同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较声”。他最神秘的地方就是设计师个人经历、文化艺术修养、生活背景、生活环境条件、个人爱好等等方面的差别。而这些“条件”每个设计师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趋向及特点。最顶级的器材,对设计师的“条件”要求就非常苛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个“设计师”大多数就是一个小型团体。小型团体中的设计师们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条件”互补以及协调统一的领导艺术“整合”,否则就完全没有“合力”。
当然,最理想的就是能有一个所有“条件”都非常理想的设计师了。可以说他是任何方式“整合”的团体都很难相比的。
因此,音响器材所谓的“较声”,它和“神六上天”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分享 转发
TOP
2#

apc64 在 2006-1-1 19:39:41 发表的内容
久没看过这样的好贴了!!!拍烂手掌!!!拍烂手掌!!!再拍掌之余,希望国内产家加强质量控制,总担心国产的音响某一台是好的,另一台可能就。。。至少你不能让我看到那达什么奇的cd机还没用,后面的的标签就掉了,虽然他的质量是好的,这条国货应该向小日本和德国学习!国货加油。中国人常说:凡事就怕认真!国产音响假如“认真”下去的话,没有不买国货的道理!

   对头,我们花钱也是会心痛的。我也很想省点钱。


对于有一定动手能力的朋友,国产优秀品牌音响产品电路设计和用料基本上都比同价格大多数的进口机器好些,出好声的基础条件非常充足,给我们留下了比较大的DIY升级空间。对于这一类朋友,我就建议他们把目标放在国产优秀品牌的优秀产品上。如果身边有这一类朋友可以帮忙的,也应该把目标锁定在国产优秀品牌的优秀产品上。所谓的“连跳三级”绝对不是神话。当然,就得看DIY的能力和水平以及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了。
TOP
3#

古典闲情 在 2006-1-2 22:45:12 发表的内容
如果没有好的元器件,没有好的喇叭单元,神仙也难做出好音箱来。没有好的电子零件谁能造得出好的器材?有人买了些名牌的最低档的大路货就说比国产器材好上了很多,如何如何的。这只是自欺欺人而已(就因为它名字叫很响,很多人也自得其乐,这就是发烧友的心态)


我前面的帖子说过;
设计师的个人的经历、生活环境及生活背景以及个人文化艺术修养等因素,对其设计的音响产品的确会产生一些影响;品牌特点不如说是设计师特点,好象会更准确些。当然,时间长久了也就融入企业变成了真正的品牌特点了。
因此,国外的一些名牌产品,哪怕最低档的也可能会具备该品牌的某些“声音”特点;没有DIY能力又喜欢某些“声音”特点的,购买这些所谓“最低档的大路货”也是无可非议的;但是应该明白这些所谓“最低档的大路货”虽然具备某些个人喜欢的“声音”特点,但可能会存在一些今后DIY也不能解决的缺陷问题。这一点是购买前必须做好思想准备的。
TOP
4#

胡敏强 在 2006-1-3 6:51:1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兄说得好,只有真正的发烧友才能够有这样的感受,才能够有这样的真正的音乐与音响发烧的真知灼见。
通过这些年来对发烧圈和音响发烧的观察,我也有一些感受。

也许发烧音响并不需要有多贵,而贵的所谓害恩得音响很多时候仅仅只是“高级音响”而已,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发烧音响”。要高级不难,只要有钱,但是要真正懂得发烧就太难了,因为这里面需要有对音乐或者戏曲的热爱,更需要有对文化艺术方面的审美修养的要求,还需要你是一个无线电爱好者。也许这就是很多有钱的音响爱好者不能理解自己的高级音响为什么不好听,而又反复更换,进入怪圈的原因。其实知道自己的音响不好听不是坏事情,从自身找原因就不难找到真正的不好听的原因。



胡敏强兄过讲了,我的中心观点就是“实事求是,合理公平”地对待所有音响产品;不迷信、不崇拜、认真冷静的以声音、价格、设计、用料、工艺、工业制造水平及外观,进行全面考评。
我们不能做出“要求公平对待国产器材的同时,却又不能公平对待进口器材”的傻事。
TOP
5#

enki 在 2006-1-3 22:57:08 发表的内容
很多国内HI-FI代理本身素质低,你在那里听到了根本不是应该听到的声音. 他们自己的搭配磨合都有很大问题.好好的B&W让人听了摇头就走人了. 国货也一样,本来比较的机会就少,在销售商那里又往往无法听到真实的表现.所以也难怪有各种说法了.



这种现象的确是比较普遍,对听音室进行过相对比较到位处理的实在是非常少见。
HI-FI代理本身如果不重视听音(室)环境的处理,比较出来的结果就不是“真实的表现”。
在选择器材时最好也结合看看HI-FI代理的听音(室)环境处理的如何?和自己的听音(室)环境有什么“重大”区别?最好还能大概的了解或者说判断这些区别会产生什么方面的影响趋势。这样买回去的器材就比较令人满意了。
TOP
6#

TAD01 在 2006-1-5 10:32:42 发表的内容
apc64 在 2006-1-2 20:39:38 发表的内容
  
jeepmoon 在 2006-1-1 23:56:38 发表的内容
本人大力支持国货!!!
难道较声真的那么难!!!!
对啊,神六都上天了!!!!!!!!





所谓的“较声”,对一个设计师来说,他的个人经历、文化艺术修养、生活背景、生活环境条件、个人爱好等等,对他的产品最后的声音是会产生明显影响的。同样的电路甚至同样的电路版工艺,会得到多种不同的声音,这就是所谓的“较声”。他最神秘的地方就是设计师个人经历、文化艺术修养、生活背景、生活环境条件、个人爱好等等方面的差别。而这些“条件”每个设计师不可能完全相同,所以就有了不同的声音趋向及特点。最顶级的器材,对设计师的“条件”要求就非常苛刻。对于一个企业来说,这个“设计师”大多数就是一个小型团体。小型团体中的设计师们还必须进行必要的“条件”互补以及协调统一的领导艺术“整合”,否则就完全没有“合力”。
当然,最理想的就是能有一个所有“条件”都非常理想的设计师了。可以说他是任何方式“整合”的团体都很难相比的。
因此,音响器材所谓的“较声”,它和“神六上天”可以说根本就没有直接的关系。  
——————————————————————————————————————  

  老大,你以为神六真的很厉害?TMD垃圾堆里的、骗人的、浪费钱的、拿回扣的----



哈哈,apc64兄对“较声”理解很精辟呢。


关于对“较声”的理解,是我的个人观点。如有不妥,欢迎指正。
TOP
7#

design2001 在 2006-1-5 14:18:37 发表的内容
是啊是啊!各位大侠能不能暂且打住,既然国产很好,还有人不信,那就以事实服人---------
解决我的一个真实需要:我要在1.5万元内,配国产设备一套(CD机+功放+书架或落地音箱+线材),听古典和人声,环境25平方米矩形客厅,说说看,能有几种好配置?



中西结合配方多。哈哈!!!
我连单方都看不懂,不要叫我开配方哟。
TOP
8#

胡敏强 在 2006-1-7 10:09:41 发表的内容
“同价位”的概念一直存在着一个误区,不在同一产地的产品如何简单地从同价格上去看响应的价值。真正搞不懂的“同价位”。



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为什么国产的一些器材在国外比较畅销,就是因为在当地(国外)具备较好的性价比。外国人都能看到并认可的性价比,而我们这些生长在产地的当地人却不能公平看待,多数原因是心理因素在作怪吧。
TOP
9#

SENNHEISER 在 2006-1-7 14:19:47 发表的内容
好贴子!!!音乐第一性,音响第二性!



相补相成吧,没有好的音响(器材),出不来好音乐;没有好的音乐好音响(器材)也没有意义,不如能响就行省钱省心。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