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大家来谈谈录音 [复制链接]

查看: 7015|回复: 63
1#

胡敏强 在 2006-4-16 22:45:42 发表的内容
请松香兄和对录音有了解的朋友一起来谈谈录音方面的话题,我觉得对录音多些了解对音响发烧大有好处。


其实我并不了解录音也没有录音的经验,谈不了什么东西,从电声学的角度,只说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要得到真实的声音,录音也应该尽量在“远音场”的位置上吧。
例如;与麦克风距离1.8m,可保证477Hz以上的频率处于“远音场”的位置上并能完整录音下来(比较适合男声录音),477Hz以下的频率就处于“近音场”的位置,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了。如果与麦克风距离只1.2m,可保证717Hz以上的频率处于“远音场”的位置上并能完整录音下来(比较适合女声录音),717Hz以下的频率就处于“近音场”的位置,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了。
一个乐团,低音乐器总是安排在后排或者两边外侧,目的是让指挥能够完整的听到它们的“远音场”的声音,以便指挥。不要象乐队中的电贝司手那样处于电贝司声音的“近音场”位置,不能正确判断电贝司声的大小而做出错误的“指挥”。
“近音场”录音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但是处于“近音场”的频率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得到,这些人工处理来补充得到的声音是不够“自然”的。
分享 转发
TOP
2#

楼上三位都说的不错,录音的学问可大了,书本上的东西只是皮毛而已,对于录音师来说,能够“看出环境效果”的功夫就有得学习的了;不同的环境有些什么效果呢?观众入席后又有些什么效果呢?不经过大量的实践和失败,那是修炼不出“看功”的,这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经验”吧。
最后编辑松香味
TOP
3#

舒存 在 2006-4-18 8:18:41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4-17 15:17:17 发表的内容
其实我并不了解录音也没有录音的经验,谈不了什么东西,从电声学的角度,只说些个人的看法,供参考。

要得到真实的声音,录音也应该尽量在“远音场”的位置上吧。

例如;与麦克风距离1.8m,可保证477Hz以上的频率处于“远音场”的位置上并能完整录音下来(比较适合男声录音),477Hz以下的频率就处于“近音场”的位置,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了。如果与麦克风距离只1.2m,可保证717Hz以上的频率处于“远音场”的位置上并能完整录音下来(比较适合女声录音),717Hz以下的频率就处于“近音场”的位置,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了。

一个乐团,低音乐器总是安排在后排或者两边外侧,目的是让指挥能够完整的听到它们的“远音场”的声音,以便指挥。不要象乐队中的电贝司手那样处于电贝司声音的“近音场”位置,不能正确判断电贝司声的大小而做出错误的“指挥”。

“近音场”录音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但是处于“近音场”的频率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得到,这些人工处理来补充得到的声音是不够“自然”的。




“远音场”的位置,是指麦克风摆放的远一些拾音吗?

近音场”录音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但是处于“近音场”的频率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
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吧?


这样说吧:大于或者等于频率波长2.5倍的位置上,就叫做“远音场”;
小于频率波长2.5倍的位置上,就叫做“近音场”;

对于100Hz的频率,8.6m以外距离叫“远音场”的位置;
对于1000Hz的频率,0.86m以外距离就叫“远音场”位置了;

“远音场”或“远音场”的位置与频率的波长(2.5倍)直接相关。但是表面上又与距离相关。这就是最容易让人糊涂的“表面概念和表面现象”。
TOP
4#

如果我们的录音对象如男声,在演唱的曲目里有一个最低频率是455Hz的音调,那么,麦克风就应该距离男声演员1.89m或以外一点如2m的位置就可以了。
TOP
5#

什么是“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我的理解是:
1、录音过程——记录发生的过程;
2、CD、LP、SACD等等——还原记录发生的过程;
3、功利放大——顾名思义就是放大的过程;
4、音箱、或者扬声器——电声转换的过程。
就那么简单,但是它们能不能达到这些基本性能的要求呢?需要努力啊!
TOP
6#

是啊,花上几天的功夫好说,结果还是不行才是“惨!!!”
TOP
7#

近音场”录音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但是处于“近音场”的频率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
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吧?[/quote]

三言两语也说不清。
简单地说:处于“近音场”的频率声压会明显地有规律地减小,需要提升补偿;相位也发生改变,需要纠正。
TOP
8#

thq123 在 2006-4-18 16:29:19 发表的内容
另外,录音棚录音和现场录音是完全两码事。录音棚录音是在理想的环境下,和高级的演播厅差不多,很多效果是技术手段做出来的,而现场录音则要复杂的多的多。

——————————————————————————————————————
“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这是引用松香味DX的签名内容,本人认为到是高级录音的追求目标。但实际上,很多所谓的发烧人声的制作恰恰相反。
  


是啊!看问题的角度不一样,往往结论也不一样。
对“音响器材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理解不一样,结论也不一样。
TOP
9#

舒存 在 2006-4-19 20:13:29 发表的内容
松香味 在 2006-4-18 14:39:13 发表的内容
近音场”录音可以获得更多细节,但是处于“近音场”的频率需要人工处理来补充
请具体谈谈这方面的情况吧?


三言两语也说不清。
简单地说:处于“近音场”的频率声压会明显地有规律地减小,需要提升补偿;相位也发生改变,需要纠正。


受教了!

能否说近音场是个陷阱呀?

能否结合一些具体录音谈谈你的看法呢?[/quote]

舒存兄太抬举我了,我呀并不是什么录音师,也不是什么专家,你的问题对我来说就太深了些,不过这里有些材料,不知道能不能解释“能否说近音场是个陷阱”的问题。http://bbs.hifi168.com/bbs/article.asp?ntypeid=10&titleid=96023&page=7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