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220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高清播放器大测评:欧博、莲、艾诗、景丰、OPPO、享声、马兰士、... [复制链接]

查看: 24156855|回复: 10500
1#

原帖由 eric 于 2011-4-12 22:01:00 发表
原帖由 ltw 于 2011-4-12 21:12:00 发表
E版 能否上个完整版的安塞美《皇家芭蕾》?

呵呵,您真识货。
《皇家芭蕾》的45转、9碟单面版本黑胶24、192高清已经在我的硬盘上,我准备找个黄道吉日沐浴、焚香再放上来的。

虔诚地等候它光临网络世界!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22/3/2 21:49:09 执行 批量删帖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这个帖子“火”!!继续等E版的皇家芭蕾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哈哈!!我等口水一地了…………
我看就两个三军会师。不过,复刻版声场声像通常有些“压缩”且聚焦略差,空气感也有损失。我买了一套母带录音于1960年的《MENDELSSOHN IN SCOTLAND》DECCA出版的45转4碟全单面的版本(SXL 2246/45),就存在上面所说的问题。但愿《皇家芭蕾》不会。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原帖由 发条兔子 于 2011-4-15 23:25:00 发表
下了《诺亚方舟》,以前有从VERYCD下的CD版的FLAC,一直印象很深刻,不过这次下来听,虽然声场明显比那个16/44.1要大,但不知为何,总感觉到处有爆音,还有一种高音被拦腰截断一截的感觉,不知为何啊?会不会跟我用电脑有源音箱(发友黑钻)听有关?

看了兄弟的帖子,我也下载来听了听,还没有听完,只听了十多分钟,感觉就是前面一两分钟有明显炒豆声,声场也有点飘,4~5分钟后就基本上极少炒豆声了,声场声像也很好,舞台纵深感等三维立体声场表现非常不错。“老(旧)唱片”往往前面开头几分钟磨损都会大些,声场声像也有些压缩和飘是普遍现象,这是因为“常常没有整面播完就换碟”引起的问题。(很多情况下只听几分钟就换碟了,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经历。)
如果4~5分钟后还常出现“爆音”,估计你的播放系统或电脑电源有些问题,查查原因应该不难解决的。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呵呵!!非常感谢!!立刻下载怕错过…………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原帖由 eric 于 2011-4-16 16:02:00 发表
原帖由 chengshuang 于 2011-4-16 14:31:00 发表
想问问E版,黑胶转录出来的24-192高清文档是否可以看作被升频到24-192?是否也会有数码味道夹杂其中?

以您的实际听感,是黑胶好听,还是黑胶转录的24-192好听呢?



黑胶转录出来的24-192高清文档是否可以看作被升频到24-192?不可以,黑胶文件是模拟的,我说过,数码的极限就是模拟,也就是模拟是无限的,数码是有限,现在的24、192还不能完全反映出黑胶的全面。

当然是黑胶好听了,我听过一个系统,24、192翻录的大概可以达到80-85%的黑胶效果。

不错!不过下载了几张唱片“转录”的数据听了,不知道是唱头放大器还是唱头?或者C7 A/D转换(质量),或线材的问题,感觉还是达不到80-85%黑胶直播的效果。当然,每个人对这个“(X)%”的评定标准偏差很大,这里不必统一结果,只是希望看官知道这样转录下来的文件,与黑胶系统直播仍然存在明显差距就可以了(其实常常已经比许多再版、正版CD唱片好)。所以非常赞同E版上面的观点。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原帖由 Lilybaba 于 2011-4-14 21:03:00 发表
谢老兄的贡献。其实单声道录音,尤其是六十年代的,效果很棒,音效一点也不亚于立体声,像您这张,更是头版之头版。怎么讲呢?因为当时还有很多用家还在使用单声道设备,所以片厂会为这些人单出一批,只会在头次压片时生产数量有限的一些,因此很珍贵。
很多人在听小编制音乐时会选择单声道版本,因为凝聚力和密度感都好于立体声。

很有同感,就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单声道同样有不少名盘,下面这张DG公司于1953.05.23~25录制的“钢协”就非常不错。
PICT8172tty.jpg (, 下载次数:5)

jpg(2011/4/17 15:54:55 上传)

PICT8172tty.jpg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这一段好像不能下载?http://u.115.com/file/f167cf6dce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原帖由 eric 于 2011-4-19 16:51: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11-4-19 14:03:00 发表
这一段好像不能下载?http://u.115.com/file/f167cf6dce

我试过可以的,大侠再试试。

现在可以下载了,谢谢!!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