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耦合电容是模拟器材最后的痛!!! [复制链接]

查看: 13298|回复: 57
1#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4 21:35:00 发表
有模拟就有耦合电容,即使用了全直耦功放电路,解码器里恐怕还是有耦合电容的存在。

耦合电容的主要作用是隔直,稳定工作,在普通音响器材里无所谓,但在极其讲究音质的HI-FI器材里,耦合电容就成了HI-FI器材达到HI-END境界的拦路虎!!!

O(∩_∩)O不一定!!模拟的LP晶体管唱放就可以不用耦合电容,LP做音源,配合全直接耦合功率放大器,就可以做到“没有耦合电容”。
本主题由 版主 eric 于 2009/9/4 22:22:52 执行 设置精华/取消 操作
分享 转发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2#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5 8:44:00 发表
原帖由 松香味 于 2009-9-5 1:33:00 发表
O(∩_∩)O不一定!!模拟的LP晶体管唱放就可以不用耦合电容,LP做音源,配合全直接耦合功率放大器,就可以做到“没有耦合电容”。


全直耦是模拟电路的最高境界,但需注意:

1.唱放也是全直耦。

2.全直耦功放的稳定性。

[/

O(∩_∩)O全直耦的关键是输出零点漂移……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3#

全直耦的功率放大器国内刊物都有不少介绍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4#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5 17:53:00 发表
发烧友如果不是喜欢DIY的是无法体会到耦合电容的害处的。

市场上的厂机功放从安全角度和可靠性出发基本上都是有耦合电容的,相对而言CD机在模拟部分采用直耦输出的还有一些。

10万元以下的功放是不可能用几千元一个的耦合电容滴,声音也就可想而知了。

关键还是如何理解、怎样用吧??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5#

原帖由 Wilmer威馬 于 2009-9-6 12:59:00 发表
[quote]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5 9:17:00 发表
1.全直耦石机当然好,但制作上难度高,佳作不多。


一点都不难,难在做事不认真,例如负责伺服的运放,没多少人去关注选用合适速度的整号,只瞎上个 TL07x 或 NE553x,结果跟电路不同步,自然不稳定,但合适的运放不等如贵价运放。


纯数码电路还需要耦合电容,历史还算短的数字功放不说,就一个 DAC 从来在输入端即使用上隔密牛,还要一个 0.01 至 0.1 的耦合电容,只是这个电容从没人认真关注,加上数值低,再天价也有个谱而已,但这个位置玩一下,就证明数字电路虽然只需输送010101,理论上是“隔直”,相实际上对电容的要求到底有多“低”?一试就知道!
…………………………………………………………………………………………………………………………………………
O(∩_∩)O哈哈~!!威马兄说的不错,我曾经用两个0.022u的小威马电容并联,替换下一个它们之间(单个)体积大小基本相同的0.047u的小威马电容,声音表现就有明显提高,只有自己动手经历过大量实践对比,才会知道传输010101对电容的要求同样不能马虎。对电容来说,“充电放电越彻底,且同时充电放电时间越短”就越好,这样“传输”过去的信号才会越“完整”…………。老浦东这个还糊涂?不会是故意“顾此簿彼”吧?O(∩_∩)O哈哈~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6#

O(∩_∩)O哈哈~!老浦东同志,不要紧张,玩电容谁嫩不嫩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其实本无恶意,但是如果你要坚持传输0101对电容没有“要求”,甚至认为任何电容只要“能隔直”都一样,那我也无话可说了,难怪你会说普通的笔记本电脑可以是好转盘好音源了…………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7#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6 23:34:00 发表
松香味同志,玩电容你还嫩着呢!

传输正弦波信号比传输脉冲信号要难得多了,你这位理论大师就多吹吹理论吧。

我并不认为我是什么“理论大师”,一些浅显的常识硬要带上“理论”的帽子压人,谁怕呀??

010101的数字信号就类同脉冲方波信号,且频率非常高!!!!你说是模拟音频信号(20KHz或50KHz以内)相对容易传输?还是频率非常高(MHz为单位)的010101类似方波脉冲信号相对容易传输呢??事实上许多放大器传输放大10KHz的方波脉冲信号就已经严重失真,而传输放大50KHz正弦波信号却仍然“基本完美”,这一事实足以说明问题…………(你不要说放大器与电容完全不是一回事哦)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8#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7 3:51:00 发表
别多说了松大师,多说多错,何必把一世威名毁于如此之小的问题???


言多必有失——是一个哲理规律,实用于任何人。包括你老浦东也不例外的。

错了没关系,改就行了。

“耦合电容的作用在数字电路里影响要小得多”这句话,【前提是音频数字系统里】不知道有什么根据?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9#

原帖由 老浦东 于 2009-9-7 13:08:00 发表
松大侠估计是宿醉未醒,我说了半天模拟和数字里耦合电容的区别他竟然看不见!!!


你指这些吗?
“而模拟电路里由于是正弦波传输,幅度、相位一点都不能差,否则就是失真!!!

要找这样的耦合电容该多难???

其实这些都是最浅显的常识,可能太幼稚了,所以有些大师反而不注意了,老浦东只好来个普及教育,得罪、得罪------------------------。 ”


你以为你说的这些有根据吗?你以为010101的脉冲方波传输就不存在幅度、相位、时间延迟问题吗?
最后编辑松香味 最后编辑于 2009-09-07 13:25:28
对于音响器材来说:绝对“理想的、忠实地还原”是没有的,也是做不到的;我们只是在朝着“音响器材各自应该具备的基本性能”方面尽量努力,使其各尽其责而已。目的就是尽可能地做到“理想的、忠实地还原”。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