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DVD的劣质声音给了中国音响业新的机会 [复制链接]

查看: 20071|回复: 107
1#

DVD 转盘 和 传统的 CD 转盘在读盘时有着本质的不同。 传统的cd转盘是一个半数字半模拟的东西,他的信息虽然是以数字格式储存,但它没有时钟频率也不是双工工作。他的工作原理类似于LP,通过转盘的匀速运转来以一定的频率读取盘面上的信息。所以cd根lp一样,转盘的转速是以及是否匀速成了声音的关键。这也cd转盘jitter的来源。而dvd转盘在读取信息时有了自带的时钟系统和而且是双工模式,就算它在读cd是也是一样的,他会先以较快的速度吧信息以及时钟信息读取到缓存里面,然后倚赖自己系统里面的时钟把缓存里面的信息以一个固定的频率送到解码器,这跟电脑听音乐的过程是一样的,在这个过程中,转盘系统是否稳定已经不在重要,因为dvd系统支持双工,如果读盘过程中出现差错系统可以发现并回头重新读。在dvd转盘系统中影响声音的关键因素是系统里面的时钟是否精准。如果精准,那么可以达到理论上的完美音质,但目前的技术要达到皮秒的精度还有困难,所以DVD系统也就有了jitter。

所以,传统cd转盘可以通过机械的方法提高转盘的稳定性,这样做的缺点是成本很高而且对机械加工的工艺要求非常高,优点是对电路系统的技术要求比较低。
dvd转盘提高音质的途径包括采用高精度时钟晶振,加强时钟系统供电的稳定性,减小时钟系统附近的干扰。这样做的优点是成本低,缺点是对电路系统调教以及晶振的技术要求极其高,所以走这条路子的公司不多,Meridian就是成功的典型

综上所述,国内hifi厂家在近几年发展的方向还是继续采用cd转盘并且在转盘的机械系统的稳定性上着手,以提高音质,因为首先中国的原材料人工都比较便宜,这方面有优势。另外中国的机械加工业正在飞速发展,达到世界级水平已经指日可待,加工一个高精度的转盘系统应该不在话下。

对于老浦东的看法,本人保留意见,理由是对dvd转盘系统的时钟精度问题在世界范围内都是个不小的难题,仅有少数公司掌握了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这对于中国公司根本么有任何优势而言。但这也不失为一个长期投资发展的方向,因为既然别的国家在这方面也不是很发达,我们就还有着机会超越他们,如果真的有一天那个中国的公司能做到为dvd转盘系统提供超高精度的时钟系统,中国音响业翻身的日子也就到了,我们就可以把器材以天价卖到国外。。。 这才叫可耻续发展战略,嘿嘿~~ 想多了~~

最后,老浦东同志有一个观点我是非常赞成的,电源,无论是cd还是dvd系统,电源都是好声的基础,好的电源不但要功率足够,更要精确稳定,这样才能给后面用电系统发挥的空间。
分享 转发
TOP
2#

哈哈,莱卡果然是相机迷啊~ 3句话不离本行

不过我认为dvd的制约因素不是光头与转盘组件,不然meridian用普通dvdrom无论如何也做不出好声,莱卡兄可以参考我第六页的帖子,从关键的部分下手,光头与转盘大可不必改造。希望有所帮助 :)
TOP
3#

老浦东 在 2005-9-16 18:45:50 发表的内容
DVD刚面世的时候,如果我说它劣声肯定会遭到绝大部分人的谴责,因为当时一片叫好声。很多专家均认为它是CD的终结者。SACD和EVD也是从DVD基础上发展而来,但现在由于DVD已成为低价、低档产品,无论工厂和发烧友均对它失去兴趣。因而我讲DVD会出好声音,反而与公认的理念格格不入了。很多朋友谈了很多DVD不如CD的原因,我是粗人,理论方面自愧不如。但我用同样的工艺手段自制的DVD和CD,听起来还是DVD要好,原因可能在解码芯片上,现在的DVD哪怕是很低档的也是24BIT/192KC。声音细节的改善是很明显的。


前半部分同意,DVD取代CD只是时间的问题,技术总在进步,DVD目前的弱点总有一天会很容易的用很低的成本解决。到时大家就可以用比较便宜的价钱买到音质非常好的DVD。

但后半部分仍然保留意见,首先,24bi/192k的DAC也有高低档之分,低档24/192音质的绝对不可能好过高档的16bit/44k,最起码目前不行,估计短期内将来也不行。商家作对产品总要有个定位的,同类产品就算更新了一代新低端也不能挑战老的高端。就拿更新最快的电脑显卡来说,新一代的低端GF6200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老一代的高端GF5900。
其次,越是高分辨率的dac,其对周边电路系统的要求就越高,越难以发挥其全部的潜力,如果外部电路性能一定的前提下,同档次的24/192表现可能还不如16/192。就像在普通的路面上法拉利跑不过桑塔纳也是正常现象。所以仅从dac的角度来看目前并不能说明DVD能完胜CD。
TOP
4#

老浦东 在 2005-9-17 9:57:00 发表的内容
bzy83 在 2005-9-16 23:07:24 发表的内容

但后半部分仍然保留意见,首先,24bi/192k的DAC也有高低档之分,低档24/192音质的绝对不可能好过高档的16bit/44k,最起码目前不行,估计短期内将来也不行。商家作对产品总要有个定位的,同类产品就算更新了一代新低端也不能挑战老的高端。就拿更新最快的电脑显卡来说,新一代的低端GF6200无论如何也比不过老一代的高端GF5900。
其次,越是高分辨率的dac,其对周边电路系统的要求就越高,越难以发挥其全部的潜力,如果外部电路性能一定的前提下,同档次的24/192表现可能还不如16/192。就像在普通的路面上法拉利跑不过桑塔纳也是正常现象。所以仅从dac的角度来看目前并不能说明DVD能完胜CD。


bzy83兄,对你的这部分意见我另有体会,大家千万不要把声音这个东西神秘化。关于IC的高档与低档肯定是会有分别,但是对机器性能的影响绝对与显卡不能相提并论,显卡的工作状况比起音响来要求要高得多了。所以新一代的显卡芯片要求越来越高是正常的事。关于IC对声音的影响我以后会另发专文请大家指教。
现在的CD机和DVD主要是没有给解码芯片一个‘舒服的’工作环境,即外界对电源的干扰未充分排除就窜入供电回路,对IC工作造成干扰这一个问题在所有电器设备上都存在,只是人耳特别灵敏能听出声音中的这一干扰成分。另外,不合理的接地也是一个大问题,当代线路板引线越来越细,在理论上当然可以假想是零电阻,但实际工作时即使是极小的电阻值也会引起回输,使实际工作状态与理论值发生变化。这也证明了你的法拉利虽好,但一定要有好公路。但是公路很好了,桑塔那跑它个150码也没什么问题,也够了。关键就是怎么样搞一条‘好公路’给IC用。让它把性能全部发挥出来。
老兄的比喻极为恰当,如要我自己想还不能恰当的表达呢。
当否,请不吝指教!


完全同意,如果有了舒服的工作环境那么DVD绝对会比CD强。
然而问题就在于这么个舒服的工作环境不是那么容易搭建啊,这对设计师对电路设计的功底,技术,技巧以及对各个原件性能的了解都是极大的考验,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目前时钟系统的核心部件技术还不是很成熟,de-jitter电路的技术又封锁在寥寥几家公司手里,这个舒服的环境真的是十分难得。以目前中国这些厂商的实力来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diyer,手头的资料与资金更是有限,能做的更是皮毛,所以dvd坐廉价的转盘系统目前还很难实现。
老浦东兄帖子里所讲的只涉及到了电源的影响因素,然而仅有了好的电源供给还是远远不够的,有了好的基础也得有良好的上层建筑,才行啊。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