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略说几个Brahms第二交响曲 [复制链接]

查看: 9280|回复: 48
1#

netwilliam 在 2006-1-3 19:44:36 发表的内容
伯恩斯坦在DG也留有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录音,没听过,也请听过的同学们发表发表评论。



[upload=jpg]Upload/20061319441114574.jpg[/upload]


这套虽然买了一个多月了,但是还没有仔细听。
晚上回去仔细听听这套,再向您讨教~
分享 转发
TOP
2#

就我手头的拉卡扬78年版的勃拉姆斯第二和伯恩斯坦82年DG版的勃拉姆斯第二做以比较吧。伯恩斯坦的版本一如他80年代在DG的其它录音一样,最大的特点就是:“慢”。整首曲目用时48分28秒,比卡拉扬78年版慢了近10分钟。但是,伯恩斯坦的能力也在这个慢字上,他能让音乐在慢速的演奏中“抻”出许多其他版本听不到的东西,也就是所谓细节吧。而且,伯恩斯坦的最大本事在于:虽然他晚年第二次录音的许多版本的速度很慢,但是听的时候,听者却并没有感觉到有多慢甚至,如果不看时间的话,你会感觉不到这两个版本之间演奏时间上的差异。也就是说,虽然伯恩斯坦白演奏的很慢,但是并不给人拖沓的感觉。而是给人一种真正的田园般的优雅和清新的感觉。比如第一乐章,伯恩斯坦82年版第二的第一乐章比卡拉扬的用时多了近6分钟,伯恩斯坦第一乐章用时20分45秒,卡拉扬第一乐章用时14分54秒。在音符慢慢的流淌之中,仿佛你真的置身于勃拉姆斯当年访问过的那个意大利的庄园一样。

中间的两个乐章,伯恩斯坦演奏的速度比较正常。但是最后一个乐章,公正的说还是老卡全面胜出,而且在我看过的关于勃拉姆斯第二的乐评当中,还没有听谁对老卡78年版第二的第四乐章有过什么微词。不然如此,记得早年的爱乐的一个乐评中,还有评论把老卡78年版第二的第四乐章作为这个曲目第四乐章最好的演绎。——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因为老卡的第四乐章中(尤其是结尾部分)那种“万川归海”般的动力,春末夏初般生机勃勃的热情,至少在我听过的5个勃拉姆斯第二的版本中是无人能敌的。即便如伯恩斯坦这个如此能“造势”(夸奖,不含贬义)的高手,到了这里也立刻败下阵来。伯老的第四乐章虽然也是一片光明,生气盎然,但是又是由于速度的问题(伯比卡的慢了1分半钟),那种在这个乐章中应该呈现的勇往直前的冲力由于伯老的慢速度而淡了许多(尤其是结尾部分),还是老卡那种一上来就把兴奋全都调动起来的感觉棒。我每次听老卡的第四乐章的最后一分钟会兴奋的手舞足蹈,从椅子上跳起来的。

另外一个感觉就是,伯恩斯坦的版本的录音虽然比较好,但是主要是在高频和低频上,而勃拉姆斯的音乐最需要的丰满的中频音段,也就是所谓“厚重的感觉”在伯恩斯坦的版本里却没有体现出来,不知道这是指挥家对音乐的理解,还是录音技术的关系?而卡拉扬78年的版本录制与模拟录音的最高峰时期,整首交响曲给人的感觉非常丰满、厚重、和谐。也许这就是卡拉扬对德奥作品的擅长之处吧。所以在单独某首交响曲的录音虽然有比卡拉扬强的,但是在勃拉姆斯交响曲全集上无人能胜过卡拉扬的原因吧。不过即便如此,我仍认为,从整体上看,伯恩斯坦的83年版本仍然在我听过的5个版本中名列第二(卡拉扬78年,伯恩斯坦82年,朱里尼62年EMI,克勒姆佩勒58年EMI,萨瓦利什60年PHILIPS)。
最后编辑ludwig2000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