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XDFLC 在 2005-8-1 19:47:00 发表的内容 其实好的录音是可遇不可求,等录音师慢慢把平衡摆位调教好啦,可能指挥已经没有状态,灵感往往只是在一念之间;穆拉文斯基在DG录的老柴4,5,6 交据说只是在欧洲旅行演出的途中匆忙完成的,却意外留下了音乐史上难以超越的经典;一个录音的灵魂还是音乐本身。 |
同意。
一谈到唱片的录音质量和演绎质量的问题,恐怕又要引起大讨论甚至论战了。仅谈一点个人的观点:录音始终是为了音乐服务的,即使再“平衡”、再“现场感十足”的录音,如果演绎的不好,也是一张废塑料片而已。为了追求录音效果而不分质量的崇拜一些“发烧录音”,和90年代时一些音响店专门放“摔杯子”的声音,是一样的档次。
所以,说到这里,我可能要引用一些让曼弗雷德兄觉得不爽的文字了,就是关于您特别推崇的这个索尔第95不和BPO合作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版本了。我看过不止一个乐评提到,这个《查》版就是图有其声,而内容上空洞无物(当然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但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比起卡拉扬和BPO录过的那两个《查》版来说绝对是两个档次的东西。 还提到乐曲开头的《日出》一段,卡版制造出的辉煌感和神秘感在索尔第的版本里就只剩下漂亮的音响了。
我没听过索尔第这个BPO版,但是我听说老卡的BPO版,虽然录音可能不如索尔第,但是他指挥的里查的音乐绝对是最棒的(之一)。听到老卡指挥的里查的音乐,我们可能就不会那么在乎他的唱片的录音质量了,而会被他的演绎所感染。而索尔第的唱片录音虽然都很好,但是公正的说,其中一些东西很难让人觉得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