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大哈 在 2004-11-7 16:39:45 发表的内容 谢谢出汗老兄! 老肖的作品都听起来结构简单,却在文化背景上更易让人接受和回味.也许是对俄国文化更容易亲近的缘故,对这个民族民族性的东西,在大哈听来,就象中国的民乐一样,听几次就觉得旋律太美了. |
我有以下两点不太同意你的看法:
1。老肖的东西结构上可不简单。老肖是谱写管弦乐的天才,又是经过科班训练出身的,怎么会写出“结构简单”的巨作?看他的出名的5、7、8、10、11……哪个不是结构纷纭繁杂?我虽然不是专业人事,但是听朋友们说过老肖的作品是很高深的,一般的指挥家恐怕都演不好,何来“结构”简单而言?——不过老肖在他的交响曲的某些段落中,却是喜欢用简单的结构来体现主题,比如说著名的第七里面的“进行曲”。
2俄国音乐“在文化背景上更易让人接受和回味.也许是对俄国文化更容易亲近的缘故”这一点也不是太准确。可能老辈人(比如说胡亚东那样在苏联留学过的人)可能会对苏俄的音乐有共鸣,那是因为他们那时(文革期间)只能听到苏俄的音乐。而文革后生长起来的这批爱乐者对音乐的口味就比较“百花齐放”了。再者,文化背景上,中苏的差距很大,文革之前,苏联一直是中国的老大哥。而老沙俄则完全是欧洲文化的一部分,和我们的中华文化是没有多少干系的。就算将到共同的那段“受苦受难”的历史,我们和他们的感受也不会完全相同,至少他们是在国力已经比较发达的情况下面对的是纳粹,我们则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面对**。
——当然,这些话有点扯远了,但是我的观点,或者是周围大部分对苏俄音乐的观点是旋律确实很美(这是苏俄作曲家的强项),但是文化背景上的差异绝对是巨大的,至少是和德奥的音乐和我们的距离差不多远。而且和民乐更不可同日而语。
以上仅仅是个人观点,欢迎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