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夫冈·萨瓦利什(Wolfgang·Sawallisch,1923年8月26日—2013年2月22日),德国指挥家、钢琴家;早年在慕尼黑高等音乐学校中学习,在校期间曾以钢琴和理论作曲为主攻科目;1947年毕业后在当奥格斯堡歌剧院中担任助理指挥;1957年在拜罗伊特音乐节上指挥瓦格纳歌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而一举成名;后相继担任威斯巴登歌剧院、科隆歌剧院、慕尼黑巴伐利亚国立歌剧院音乐指导,兼瑞士罗曼德交响乐团、维也纳交响乐团首席指挥、客席指挥;1993年,执棒费城管弦乐团,同年被《英国音乐》评为年度世界最佳指挥;2013年2月22日去世。
沃尔夫冈·萨瓦利什,
德国指挥家;1923年生于
慕尼黑,11岁开始学习钢琴,后入慕尼黑高等音乐学校就读;毕业后,相继担任奥格斯堡歌剧院、亚琛歌剧院指挥,这一期间的工作为他日后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萨瓦利什34岁的时候(1957年),因在拜罗依特歌剧节上成功指挥了
瓦格纳的歌剧《特里斯坦与依索尔德》从而
名声大噪。
萨瓦利什的指挥风格富
理性而又冷峻,在
流畅的音乐线条下面展现出无比
明晰的层次。[1]
他最为杰出的演奏是对德奥古典与
浪漫主义音乐的精彩诠释;其
舒曼、
门德尔松、
勃拉姆斯的交响乐作品的
录音堪称无人能出其右,此外他指挥的许多部歌剧也是精彩纷呈,萨瓦利什是具有纯正德奥风格的指挥大师之一。
萨瓦利什是20世纪中一位资历很深的优秀
指挥家,几十年来,他的足迹几乎遍及了世界各地,而他的名声也随着他的足迹在全世界得到了张扬,别的且不说,单与他合作过的世界著名交响乐团就不下十几个之多。
然而,年近古稀的萨瓦利什并没有仅靠吃老本度日,七十多岁高龄的他仍然精力充沛地活跃在世界乐坛上,并且艺术成就越来越辉煌,他被选中为费城交响乐团1993至1994年度的音乐指导一职,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费城交响乐团多年来情况一直不是很景气,首席指挥
穆蒂由于忙于在欧洲和世界其它地区指挥歌剧演出而无暇顾及这个乐团的工作,在这种情况下,萨瓦利什及时走马上任,为重振这个乐团的雄风作了大量的积极工作。他上任以后,立即便率团进行了赴亚洲各国的巡回演出,使世界又重新认识和感受到了这个老牌名乐团的风采。人们注意到,自萨瓦利什接手这个乐团的常任指挥以后,费城交响乐团的确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用他们自己的话说,萨瓦利什是该团多年经历中最合适的第六任音乐指导,而萨瓦利什本人也因此被权威的《英国音乐》杂志评为1993年度的世界最佳指挥。
萨瓦利什是一位风格十分严谨的
指挥家,他的指挥有着异常稳健和沉着的特点,一般来说,他的指挥常被人认为是偏重于理性化的,那是因为他作为德国指挥家而非常善于指挥思想内含深刻的作品的原故。
其实他的指挥在给人以干净、洗炼、纯正、生动的感觉以外,又从不失其细腻和抒情的特征,这一点仅从他能够非常出色地演释舒伯特和
舒曼的作品这方面来看,就显得十分清楚和有说服力了。
萨瓦利什在交响乐作品的指挥方面有着更加广阔的范围和领地,但其中最为拿手的还是要数德奥体系作曲家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他对于古典主义时期的
莫扎特和
贝多芬的交响曲,有着极其富有特色的出色演释,对于浪漫主义时期的作曲家的作品,他则具有更加令人折服的理解能力,无论是对早期的舒伯特、舒曼、
勃拉姆斯,还是较晚期的布鲁克纳和
理查·施特劳斯的作品,他都有着非常深邃的理解和拿手的诠释处理,这其中又尤以舒伯特和舒曼的作品更具说服力。
他在指挥舒伯特的交响曲时,能够将其中所特有的歌唱性因素,极为贴切而自然地表现出来,使人们能够从中感觉到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某些特色在交响曲中的隐约体现。而他在指挥
舒曼的作品时,又能够将作品中细腻的旋律勾划、柔美的和声进行以及带有浓郁诗意的浪漫主义情调尽情地体现出来,这样的功力的确是一般人所很难具备的。
萨瓦利什指挥录制的唱片数量很多,他曾指挥
维也纳交响乐团录制了
勃拉姆斯的交响曲全集,指挥德累斯顿交响乐团录制过舒伯特的第五、八交响曲及
舒曼的第一、四交响曲,此外还有包括
贝多芬的第四、五、六、七交响曲、德沃夏克的“新世界”交响曲和门德尔松的“意大利”交响曲等作品。而在歌剧唱片方面,他则录制过包括《汤豪塞》和《漂泊的荷兰人》在内的一系列精彩的瓦格纳的歌剧作品。
萨瓦利什是20世纪中最活跃的著名
指挥家之一,在人们的心中,他是一位谦逊和蔼、永不知疲倦的艺术家,他那对艺术兢兢业业,孜孜不倦的严肃态度和认真精神,都与“指挥帝王”
卡拉扬十分相似,因此有人便非常钦佩地将他称为“卡拉扬精神的后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