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试述音乐的流动性(兼探讨最近的热门"伪问题") [复制链接]

1#

mahler2004a 在 2006-1-20 2:35:26 发表的内容
最近本坛在讨论演奏家再重复演奏古典音乐的经典作品还有无必要,演奏家的开拓性在哪里等等问题,我觉得犯了两个小小的概念错误.其一,是把"再现音乐"等同于"录制音乐";其二,把"指挥家"等同于"伟大指挥家".如果一个三流指挥混迹在某小城市,一辈子也没有机会出唱片,一辈子只演德奥传统作品,你怎样与他探讨开拓性?
....


至于演奏家是否有必要演奏经典作品的问题我总觉得比较有趣:)不知道谁提出来的:)

就开拓性这个话题我实在不懂和"再现"还是"录制"有什么关系,无论"再现"还是"录制"都存在这个问题,分清楚又如何呢?何况这些都还处于“演绎”这个范畴,我们几乎无法去问津的领域。

至于“指挥家"和"伟大指挥家"提得很好,三流指挥恰恰更需要开拓性,曲目上的,演奏形式上的等等等等......比如陈燮阳不如每天到电视台作客,把贝多芬说个简单明了,多拍些纪录片,这也是造福全上海。比起他指挥一个《唐吉珂德》强多了。他若每天都来朱践耳全集我则将把他的意义同卡拉扬放在一起。当然,大概没人十分愿意去听他指挥的贝多芬,说实话。

开拓性对“伟大指挥”反而更难。不过这是他们必须去履行的使命,就像当年卡拉扬去开拓奥涅格,韦伯恩,勋伯格一样,也像当年他联合飞利浦和索尼一样。

这个开拓性如果还只是局限于演绎就太狭隘而没趣,显然确实更“伪”。
最后编辑darajan
分享 转发
TOP
2#

"音乐是流动的建筑" 表明建筑和音乐的一种关系,此“是“绝不带有唯一性和强制性。第二,这句话不是一个比喻,而是一个具体的指向。两者的这种显而易见的联系不需要成为一种比喻。

说它不当和无趣的说服力似乎不强,至少在我那么多年理解的建筑和音乐看来。不过事实上,音乐是流动的视觉(空间)则可能适应性更强。

只要有流动二字, 这种指向或“比喻”就变得自然很多,即便说音乐是任何流动的事物都是饶有趣味的,它是想象力的一种引擎。不然大家都说“音乐就是音乐”反而十分的无趣了。

后半句“建筑是凝固的音乐”我自视对建筑的浅薄,对此话不置可否,不过“凝固”二字可能不适合于当代建筑。
TOP
3#

太阳老头儿 在 2006-1-21 7:53:31 发表的内容
感谢马勒兄的精彩!

说起流动,咬文嚼字一把,觉得重要的是“动”,而且是互动;以此为前提,“流”则应该包含交流之意了。也许这样说有些曲解了,但音乐这一需要再现的艺术形式的确需要聆听者的参与;或许这是现场的重要原因之一吧!

胡言乱语了些许,还望同好海涵!


当代音乐尤其需要参与。这种互动不仅是聆听,理解,交流,甚至演奏,还包括参与创作。新的时代背景下的听众参与创作亦有很多种类:比如互动环境造成每个人聆听内容的不同,当然抛开一切技术含量,“想象”是参与创作的一个必然存在的方式。你的想象最终成就作品在个人心中的完型。没有想象的欣赏是什么?或者根本不存在这种方式。我始终觉得音乐随时间的推移留出想象的空间则越来越大。莫扎特的小夜曲-肖邦的夜曲-勋伯格的升华之夜,(虽然例子并不十分确切)就空间性而言作品的发散性越来越大,如果说升华之夜是流星,那莫扎特的小夜曲则甚至是凝固的。当然,从中获得的体验应人而异,但总体上还是如此。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