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表现主义——二十世纪音乐的分水岭。 [复制链接]

查看: 6311|回复: 50
1#

将视觉和听觉作品放一起说总是卓有成效的。琴老师又让我理顺了思绪。

我们可以看到,表现主义绘画再怎么着是个凝固的甚至“具体”的物件(至少还有对大多数人来说看得到摸得着的“可爱”的色彩和线条)。不过听觉上,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他将人内心的紊乱及其真实的体现出来,视觉作品在听觉作品面前显得“虚伪”和“造作”得多。

然而勋伯格,十二音等等的出现确实是一个音乐上的盛事,但是就如同文化大革命一样,后来被一些人定为欧洲或者西方音乐的统治者并制定了及其专制的纲领,就又开始变得那么没意思了。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当代音乐在人们心中如此不堪的境地。

还好如今又有春回大地的感觉。不久的将来,世界的音乐格局肯定会有新的变化。这里面希望中国人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近日和陈其钢先生的接触,学到很多,对当代的音乐现象有了更多的认识。
最后编辑darajan
分享 转发
TOP
2#

琴韵 在 2005-5-10 10:38:28 发表的内容
那些想要在19世纪浪漫主义的浓密意境中寻找动听旋律的人们在表现主义面前必定会极度失望。


我想在早期的表现主义里,还是能找到一点点的。只是一晃而过,显得格外珍贵。

有个不适当的个人体会:好像你和一个很“zuo”(上海话念第一声)的人相处,突然有一天她特别温柔,于是你觉得她是世界上最可爱的人。不过迅即消失,于是你痴迷的等待下一次珍贵而短暂的温柔。

这是很多当代作品吸引我的地方:-)
昨晚听了一场法国电子音乐专场,尤甚。
TOP
3#

上山砍柴 在 2005-5-10 14:15:03 发表的内容
嵽棣俤僀坔埅,疐扚拞奃廸甋,掋啇磾浟,趆磾啇。明白了吧?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终于明白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