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Malher兄开这个话题。
我牢骚满腹啊!(主要就建筑的问题)
我最感动的现场是曾经的上海音乐厅。当年中学生,却经常坐在陈至立的位子上。10排正当中来听陈燮阳。回家后虽有卡的卡带相随,仍余音缭绕。后来逐渐,音乐厅去得少了,再后来那个大剧院,虽有法国人的设计,但规划在那个地方,我身边搞规划的所有专家教授包括中科院院士都说是个错误,灾难(因为他们都不是领导!整个人民广场就此毁于一旦,看看今天像个什么东西,好在后来有了个新天地,作为一个上海的设计师脸上多少补回一点面子,说实在,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没有几个像样的公共场所),这个以后再骂,自有了这个大剧院,却经常演奏音乐会(原来当时的东方音乐厅被无限期搁浅,后来变成了一个叫东方艺术中心的东西,看着还挺顺眼),这个奇怪的组合没有给我任何深刻的印象(除了和女友定情的那场李云迪演出),然后上海音乐厅我去得更少了,票价被大剧院的影响无情的抬高,而好的演出也被拉走了。
终于等到了音乐厅的改建了,当我第一次看见他的真正面纱被解开的时候,就像是第一次看见我们的东方明珠,我们的国际会议中心,我们的奥运会标志(这个我尚保留个人意见),悲哀自心底而起,洋鬼子如果要嘲笑我们,鄙视我们,我无以辩驳。这个不伦不类,低俗恶心的建筑绝对又是出自“领导”之手,这些人应该被抓起来。或者枪毙,这是中国人民的(这个时代的)罪人!!一项项象征国人的建筑,城市面貌被一次次摧毁,一次次向世人展示我们是个暴发户。我们不要品位,没有品位,我们就是有钱!我们有F1赛场(又是个建筑垃圾!)
看看全世界的音乐厅,歌剧院,除了历史悠久的古建筑外(这在当时也是最先锋最优秀的设计),不乏全世界最出色的设计。这些设计并同其他一些艺术场所(博物馆,艺术馆,画廊等等)成为当今世界最杰出建筑的典范。
柏林50年代就有了柏林爱乐大厅(“卡拉扬的马戏场”),相信大家都有所目睹,一个文化建筑就应该是所有建筑类型里最有艺术性和超凡的设计味道的,也最容易体现出来,并且应该是最先锋的大胆的设计。大凡建筑大师的成名杰作里有很多都是与音乐相关的。再看悉尼的歌剧院,50年代的设计,70年代建成。外观我不说了,有幸进去看了。我感慨啊,我不想崇洋媚外,可是,这是何等超脱的场所啊,每个受音乐洗礼的精灵都会感动得流泪的地方啊!我感慨啊! 我们有什么?我们的上层建筑都瞎了吗!我们的音乐厅是个艺术的场所吗!我们的民族会被其他民族怎么看待啊!
无奈啊!可惜我改变不了啊,在中国,身为设计师(可能日子还过的不错),但精神的内核是悲哀的,经常需要瓦格纳,贝多芬来忘却那份自卑。(在中国,还是搞体育有前途)。再看看我们个这个新的音乐厅,大凡扩建会将一些现代的因素融入旧的体系中,让世人看见他的时代性,历史变迁性,诸如卢浮宫前的玻璃金字塔(如此前卫大胆的设计杰作尚遭到法国人无情的非议)我们最终还是将腐朽的因素进行到底了,加上上海的“领导”喜欢的它们认为的艺术,高雅风格,就好像改革了“封建体制”加进了“奴隶体制”,这是某些人的倒退,却将这种腐朽祸及到每个国人身上。我们冤啊!
算了,怎么样也是造了(相信在我有身之年会看到他的彻底倒塌并凤凰再生的,就像很多其他建筑和场所一样)。再难看的东西,人也是会麻木的,习惯的,时间长了,我每次看到他时的恶心反映也会退却,然后这种麻木的力量便顺利的将国人的品位全部消灭,然后,就会有更多的“古罗马后现代主义豪华建筑”诞生,然后我们的家园就变成了一个世界建筑垃圾集散中心。显而易见的恶性循环却怎么还是没有点亮某些决策者的眼睛!
我无言啊! ge jio yi e me eh hu ho gang a!
关于票价,我去年在伦敦皇家阿尔伯特大厅的正当中包厢听BBC交响乐团是25英镑,而且演出前一周定的票。柏林爱乐本“赛季”交响乐最高票价在60欧元,最低的好像十几欧元。这个应该据有代表性了。在国外,似乎古典音乐会不是非常受欢迎的,所以票价不会很高除了特别商业炒作的比如三大xxx的喉咙秀。英超联赛,马当那音乐会的票子要贵得多! 上海音乐厅的票价如果定在60-600应该是合理的(这已经不算个人收入的差异了)。歌剧可以再高些。
重要的是应该严格控制票子的流向,单位包场或赠票之类的要好好管理。通常某大公司赞助的音乐会就更容易造成这种现象(可是基本上国际乐团都是要靠赞助的)比如我们的大海大众是非常热衷此道的(但这总比某某房地产公司要好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