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贝多芬第9交响乐版本(图) [复制链接]

查看: 23752|回复: 138
1#

各位好像忘了一个最好的演绎,卡拉扬70年代所拍摄的全套电影系列。我感觉在CD中,70年代最好(60年代太快,80年代太慢),速度,力度和气度(音乐一定要有气),卡的气流是最符合音乐本身的,(他肯定超越了贝多芬本人的要求,不要说那些一直要追赶贝多芬原意的大师了)。但在电影中的音乐更是到了极致,完美是不太好来形容艺术的,但这次是例外的。如果有谁要玩其他版本,玩玩即可。但如果你从来不听卡式的,你等于不知道贝多芬不知道音乐不知道交响乐团为何物。或者,音乐在你的理解里有一点点折扣。最后,音乐是用来感觉的,是整个感官细胞,包括眼睛。所以贝氏的最佳状态当然是耳朵和眼睛同时的超然体验的电影版。其他所有版本之间相互比较是没有问题的,随便比吧。就像马拉多纳只有一个,即使是贝利也只能和其他球星随便比吧。 另外,录音效果不能用来掩盖演绎的优劣。幸运的是,卡的录音不算太坏,赶上了立体声时代。富的录音我感冒,就是不感冒,他的演绎实在不怎么样。听听他的第九的最后的收尾,我无法忍受的拖沓和没有气势。我想,最好是那一个经典乐段的各种版本来个同时比较,这样更可以证明其他人是只能在他们之间比较的。各位玩家谁有空可以放在网上让大家把玩一下。
分享 转发
TOP
2#

DVD版应该不是70年代的签名系列录音,但很接近,70年代比他差一点点。我是看着那些电影长大的,对他的速度,节奏比较了解,是不是一个东西应该不会弄错(贝三到贝九我指挥过上百次了,对着电视机)。电影版有许多是现场演奏可能更容易被带动情绪所致(次现场是柏林爱乐大厅,非小日本那个现场)。另外,卡的70年代仍是所有音乐录音中最好的。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过去在上海的九龙一直摆在那里,可惜那个时候是穷学生。个人以为,如果你是初听,也是绝对此版本为先,不然你对贝多芬的第一印象就会出偏差,第一印象太重要了,这也是我们很多站在音乐门口的人迟迟进不了门的一个重大原因。很多媒体都灾难性的误导人们听一些属于把玩性质的版本,而不负责任的在那里自命清高的胡言乱扯,把多少人拒之门外,我是亲眼所见许多例子,痛心不已。
最后编辑darajan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