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返回列表 12345678» / 15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怎样才能获得丰满、厚实、和谐、自然的声音呢?18页;亥姆霍兹共... [复制链接]

查看: 42407|回复: 258
1#

是否出好声,听音环境,软件的录音水平,器材的档次三个要素大约各占1/3。
分享 转发
TOP
2#

松香味 在 2005-10-13 18:24:42 发表的内容
aiyue1129 在 2005-10-13 11:23:49 发表的内容
是否出好声,听音环境,软件的录音水平,器材的档次三个要素大约各占1/3。



aiyue1129兄;   软件的录音水平从技术指标上说"录音水平"是有高抵之分.   但是从听觉感受来说,   个人主观听觉感受就很难取得一致.   它是一个很"主观"的问题,   通常不把它和听音系统并列讨论.  
我就喜欢收集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当时评价比较高的曲目片源.   甚至还收集了二六年-------二九年录音,   九一年出版的cd.   喜欢古典音乐,   (交响乐\协奏曲\特别喜欢小提琴)    有人认为五六十年代的录音水平比不上现在的录音水平,   如果你的听音系统够水准.  个人主观"爱好"也和我相差不大,   你就不会轻出此言了.   当然现在也有很多好录音.   但一半以上很难和五六十年代国内外当时评价比较高的曲目片源比.   如果你不同意也不能说就没有水平.   只能说听觉感受和爱好不同.   因此,   "软件的录音水平"用听觉感受来评判时,   将会引起没有意义的争论.   所以通常不把它和听音系统并列讨论.
我同意davidrose 兄把听音环境\器材合并为"听音系统"的说法.   因为他们的关系实在是太密切了.  

  刚看到松君的回帖.基本不同意你的观点.
  什麽是好声?要有一个参照系.主流观点是重现音乐厅的音响.也就是说,重放时越接近音乐厅的原音,就越是好声.只有录音优异的软件,再加重放性能好的器材,才有可能再现音乐厅的原音.二者缺一不可.五,六十年代的录音,国外著名唱片公司有很多优异而温暖的模拟录音,国内大约就找不到了.当我们听克来斯勒在80多年前的录音,唤起的是怀旧的情感,和对大师的敬意.但要从"重现音乐厅"的角度看,是不能和现在的录音效果比的.松君的感受,我认为心理的因素是很大的.
   要说听音取向,我与你可能较接近.古典为主,民族为主.也藏有四位数的唱片.现在购片,既要考虑作曲家与作品的代表性,个人的听音取向,还要考虑软件的录音水准.录音差,再好的器材也无用武之地.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