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索尔维格之歌 [复制链接]

查看: 6375|回复: 34
1#

[upload=gif]Upload/20059423215150202.gif[/upload]
分享 转发
TOP
2#

他在索尔维格姑娘的怀中死去——音乐故事轶闻

在旧日挪威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叫培尔·金特的青年人,拥有着母亲无微不至的关爱,有未婚妻索尔维格姑娘柔情脉脉的温存。本来是很幸福的了,然而,他却成日沉溺在梦想里:发大财,发大财,拼个老命也要发大财!于是抛弃了孤独的母亲和热爱他的姑娘,远走他乡,到世界各地去冒险。他用罪恶的手段达到了发财的目的,可最后却被比他狡猾的人把所有的钱财骗走了。

这时候的他,身无分文,举目无亲,飘泊流浪,饥寒交迫,不禁想起了可爱的故乡、慈爱的母亲和温柔的姑娘来,决心痛改前非,投回故乡怀抱。经过了漫漫的日日夜夜,尝尽了人间的一切的艰难险阻,这一天,他终于快走到生他养他的村庄了。这时候,一位姑娘缓慢悲伤的歌声,远远地向他飘来:“冬天早过去/春天不再回来/夏天也将消逝/一年一年地等待……..等待着你回来……”。他凭着仅剩的一点力气,加快步伐朝着歌声的方向走去。

来到自家的茅屋前面,只见索格维格姑娘正一边纺纱,一边在唱着她的等待之歌。这首歌她不知唱过多少年月和多少遍了。她那俏丽的面容,在等待的忧伤中憔悴了;那明亮的眼睛,在望穿秋水中蒙胧了;那清丽的歌声,在反复不已地唱着“等待”中暗淡了。这就是忠诚地对等待着他的未婚妻呀!皮尔·金特激动地向她怀里扑去,姑娘紧紧地拥抱着他。可是,浪子的回头太晚了,母亲已在对儿子痛苦的思念中离开人世,而浪子先是冒险搏击,后又历尽辛酸,生命的最后一口气此时也用尽了,他终于在索尔维格姑娘的怀中死去。姑娘让他安静地躺在自己的怀里,幻想着自己能在天堂与他相会,继续地唱着“……在天上相见,在天上相见……..”。

这是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的戏剧《培尔·金特》中的故事片断。这部戏剧由挪威“音乐之父”格里格配乐,其中主人翁索尔维格姑娘歌唱的等待之歌——《索尔维格之歌》,流传久远,是世界名曲之一。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3#

MBL1521 在 2005-9-5 10:11:13 发表的内容
Z兄的介绍很精彩,帮我锦上添花,多谢啦!



那里话!
TOP
4#

皮尔·金特》组曲是挪威作曲家格里格的作品。它原是挪威文学家、戏剧家易卜生得一部诗剧。它以挪威民间传说为题材,具有讽刺意义。大意是:自私、放荡的农家子弟皮尔·金特游手好闲,不务正业。他爱上了美丽的姑娘索尔维格,而参加山村青年的婚礼时将新娘英格丽特诱骗上山,随之抛弃。他在山野逃窜,与山魔之女相遇,敬爱上了她,并在她的诱逼下,抛弃人的品格,迷狂的追求权力。然而他被村民的钟声惊破迷梦,脱离魔窟,回到山村。他见到了垂死的母亲,却不肯浪子回头。母亲死后又离家出走,乘船出海,浪迹天涯,经历了种种离奇冒险的生活。他曾经致富,又因海船失事而使财产化为乌有。他在流落非洲之时,又与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阿妮特拉有过一段萍水相逢式的爱情。最后,他的一切幻想都破灭了,辗转回到故乡。他所爱的女子索尔维格仍然忠贞地等着他。最后,皮尔.金特就倒在她的怀里死去了。


《皮尔·金特》第一组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晨景》原为诗剧第四幕中的一段配乐。描写皮尔·金特在非洲海岸流浪时当地的自然风光,乐曲宁静平和。

第二乐章:《奥赛之死》原为诗剧的第三幕配乐。描写皮尔·金特母亲奥赛----以为典型的挪威善良穷苦的山村老妇临终前的凄婉情景,乐曲抑郁哀痛。

第三乐章:《阿妮特拉舞曲》原为诗剧第四幕中的配乐。描写阿拉伯酋长的女儿阿妮特拉轻盈舞蹈的场景,乐曲优美轻快。

第四乐章: 《在山魔的宫中》原为诗剧第二幕中的一段配乐。描写皮尔·金特在在山魔的宫中被群魔包围、戏弄时的情景。山魔主题阴沉而怪异,最后在狂热的高潮中结束。


《皮尔·金特》第二组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诱拐新娘》原为诗剧第二幕序奏。描写被皮尔·金特诱拐上山而又遭抛弃的英格丽特内心的悲痛、失望和懊丧。乐曲有持续的切分音节奏、忽强忽弱的力度变化,造成一种心绪烦乱、动荡不宁的气氛。

第二乐章:《阿拉伯舞曲》原为诗剧第四幕中的一段配乐。乐曲情调轻快活泼、富于东方色彩。乐曲开始由短笛、长笛奏出一段三度平行的旋律配合打击乐。中部柔美抒情段落。

第三乐章:《皮尔·金特的归来》(《海上风暴之歌》)原为诗剧第五幕中开始的配乐。皮尔·金特从海外归来,却遇上风暴,海船沉没,他幸免于难,被海浪冲到滩头,一人回到故乡。乐曲形象的描绘了这个可怕的海上风暴之夜。

第四乐章: 《索尔维格之歌》原为诗剧第四幕中索尔维格在茅屋纺纱所唱的歌。歌词如下:冬天早过去,春天不再回来,夏天也将消逝,翌年年的等待。但我始终深信,你一定能回来,我曾经答应你,我也忠诚的等待你,等待你回来。乐曲开始为短小、宁静的引子。之后主题出现,曲调真挚亲切。副题为挪威民歌曲调,3/4拍A大调以及连续符点与切分节奏,造成鲜明的对比。

整套组曲以《索尔维格之歌》作结束,使音乐归于理想的境界,使人以宁静、完美的感觉。

——转贴
最后编辑zelenka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