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写过类似的东西,从博客上转过来
与HUGO的第一次亲密接触
喜欢HUGO唱片很偶然,10年前工作不久从WALKMAN升级到DISCMAN,当时的印象是CD肯定比磁带好听,随便找张CD就可以了。刚好很喜欢听民乐就从民乐CD开始吧。去书店找民乐CD,记得当时买的是一张古筝CD,没有什么介绍,说明书就是一个古筝封面加一个白板封面。听着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想着再买些其他的听听。
一次去音乐书店(那是东西还比较多,但还没开架)在橱窗里陈列着不少民乐唱片,有国内的也有不少境外制作的,这里面就有不少我现在还一直很喜欢的HUGO的制作。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就显出这其中的差距。首先从外观上看,HUGO的唱片在盒子的质地上明显就好很多,盒子的透明度要好很多。CD的封套制作上明显要活泼许多,不象国内的一些唱片封面没有什么特色。光看外表就已经让我
有买来看看听听的愿望。虽然HUGO唱片当时并不便宜,要72块一张。但还是买了一张回来。果不其然,我觉得这72快没有白花,从打开包装的那一刻我就被其深深吸引。当然音乐是最重要的,还是让耳朵来验货吧。一边翻看一边听,怎么说呢从呆上耳塞的那一刻起我就好久没有脱下来,那样的音色是我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的,那一刻我才真正知道了什么才是真正的CD音色。回头再听听我以前买的
那张草台班子的CD,简直就是浪费时间。买回这张唱片我觉得另外一个最大的收获就是他那本唱片说明书,简单又到位的乐曲介绍,乐队和指挥介绍,当然还有录音介绍等等。真的感觉HUGO公司功德
无量,让吾辈进行了一次音乐普及教育。
随着时间的推延,接触的原版进口唱片也越来越多,总感觉每张唱片透射出每个公司的文化。唱片拿在手里,翻看说明就知道每个公司的底蕴。
HUGO的唱片也随着自己的第一次好感而越来越多的进入我的收藏,我也从各个方面更多的了解他,知道了他的老板原来就是搞民乐出身,原来是这样的我知道了,为什么他们家的民乐录音有着那么鲜明的特征。
不过最近的HUGO录音已经不太吸引我的目光了,出的录音传统的民族的东西已经很少,出的都是一些有实验性的新民乐的东西,我个人真的没什么兴趣。加上现在HUGO唱片在国内压片,总体水准感觉比以前有所下降。
希望HUGO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