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中国乐评人手记》即将出版 [复制链接]

查看: 3067|回复: 13
1#

经过几天犹豫,向楼主进言几句,希望不是冒犯:
1.此文充满把楼主自己所属的那个评论家圈子美化与神圣化的语言,在我看来没有任何事实基础.那一长串作者名单中也包括楼主的大名,岂非自吹自擂?
2.社会现状已摆在面前,请抛弃那种对流行文化既羡慕又忌妒的心态,这样对聆听古典音乐一点好处都没有.古典音乐是小众艺术,古典音乐文化是小众文化,即使采用比当下媒体更哗众取宠的方式.也不能动摇这个根本.
3.楼主以前在168的文章我每篇必看,首先承认楼主是非常勤奋的和愿意维护古典音乐纯洁性的.但是我很少有兴致回复.请彼此一起回顾,上海是否有那么多的音乐会值得来回奔走,"出没于大小剧场和音乐厅",回家还写那么长的乐评?应景交差还好理解,不能理解的是自发地写那些东西,对我而言简直有些可怕.
4.那些二三流音乐会已常常使人不能忍受,我实在想不出道理来阅读对那些二三流音乐会的乐评,这件事情恐怕只有在你们的圈子里来完成了.
以上愚见,欢迎指正.我就事说事,无针对楼主的意思.
分享 转发
TOP
2#

找到巴尔赞先生的原话,抄录如下:自19世纪以来,具有一定能力但比较平庸的艺术家们不是为产生更持久的作品作出坚实的贡献,而是把他们迅即成为昨日黄花的作品销向大众.
接着邝版的话讲,我觉得多翻译,多引进一些"注重知识"的有扎实理论基础的著作或许比一味原创意义更大.
当然,以上仍旧只是我个人观点,欢迎指正.
TOP
3#

谢谢楼主的回应,也许是这份新闻稿"炒"的意味较浓的缘故吧,故而引起我说话比较尖锐;换了楼主从前乐评的文风,我是不会发言的.
我继续保留我的大部分观点,您罗列的第3和第4点,我始终缺乏兴趣,当然绝不会用我的衡量标准去要求您.
至于我的兴趣是什么,除了疲惫地回到家后听一张唱片顿觉精神大爽世界美妙之外,好像没有别的兴趣.
最近读到雅克.巴尔赞一句话,关于评论画家鲁本斯的学徒们的价值的话,好像特别符合我此时的想法.暂不引用,欢迎继续探讨,谢谢!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