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跨界的疑惑--有感于砍柴兄的帖子 [复制链接]

查看: 10439|回复: 85
1#

An-die-Musik 在 2005-9-4 19:30:56 发表的内容

但,话回过来说,多明戈的瓦格纳还是瓦格纳吗?以后的瓦格纳男高音还会是继续象多明戈这样演唱,还是象过去的那些瓦格纳先贤那样演唱瓦格纳?


个人认为,将来怎么发展,完全视乎是否会有一个强力的德国传统男高音出现而定。如果有温德加森这个当量级的人物出现(如果不是奢求的话),则自然会回到瓦格纳的传统中去。如果没有,则多明戈的这种方法会被广泛接受。
后继无人是瓦格纳歌剧演唱界的不可回避的问题,热忱爱乐者如《帕西法尔》讲述的那样,期待一个神圣的愚者,望眼欲穿。
分享 转发
TOP
2#

试问ADM兄:
菲舍尔-迪斯考的情况怎么解呢?最近在听指环,他唱沃坦;莫扎特的意大利歌曲他也有份。是否算跨界呢?
很多人非议他演的沃坦,我个人觉得还是很不错的。他对于吐字的研究还是很到位的,艺术歌曲的修养全用上了。
TOP
3#

ADM兄的解说甚妙!
我听指环的时候曾浮想联翩,菲舍尔-迪斯考是怎么做到在一个时间段里(比如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这边跟着卡拉扬搞指环,那边与摩尔一道开始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全部录音,还有余力唱其它曲目,真乃神人也。
TOP
4#

厉害厉害!
为凑热闹,特把我最近喜欢了得并专事临摹的陆柬之的文赋放上来,希望不是跑题。绘画俺不懂,惭愧。
[upload=jpg]Upload/20059100295778493.jpg[/upload]
TOP
5#

对外还是应该宣称一起去听马勒滴。
TOP
6#

An-die-Musik 在 2005-9-10 6:55:34 发表的内容
马勒兄由此专雅,佩服佩服,强我等百倍!


A兄的赞许我也哪里敢当?
习字是儿时开始的一个自愿行为,一度大有可为的样子,后来还是荒废了。现在重习字,又是当下鄙人多种暮气重重行为之一端,不好解释,但自觉非常开心!
我对绘画一直匮乏鉴赏能力,曾跟名师学国画,学得很苦恼,长进也不大。我在深圳时,砍兄曾建议我去看毕加索版画展,我表面应承,一转身自个儿桑拿睡觉去也,可见彻底不可教^_^
西画与西洋音乐,共通之处甚多,A兄在此二处贯通,必有可以比较与表达之处,譬如宗教绘画与音乐,印象主义绘画与音乐,诸如此类;等A兄有闲情时不妨细细道来,我等洗耳恭听。
TOP
7#

enescu 在 2005-9-10 21:43:38 发表的内容
按照房龙的说法
荷兰为什么出大画家是因为荷兰天气潮湿,人们多是室内活动
所以绘画盛行,也就产生了无数大画家
而德国也是因为天气原因喜欢户外活动,所以绘画不是很普及


德国也有漫长寒冷的冬季,此间连德甲联赛都冬休,看见户外活动之艰难,况且音乐实践也多在室内进行。顾我认为还是民族天性使然。譬如德国独独涌现如此数量如此质量之音乐家群体,似乎难以用房龙的一些历史观点来说明。
TOP
8#

A兄论及的历史背景可谓时势,但我觉得个体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时候论及时势与英雄,我最多承认一半对一半。
黄仁宇曾大讲时势的必然性,划一个大圈,所有人物的命运都往里面塞;常有不能自圆其说之处。
我举音乐的例子讲,歌剧艺术发展啊发展啊,怎么会到瓦格纳那里,结出那样一朵奇芭?《特里斯坦》对于爱情、死亡、悲剧的哲学性描述,震古烁今。任凭德国艺术土壤再肥沃,瓦格纳仍然是异数,是难以解释的现象。
莫扎特又是另一个异象,任凭德奥的音乐传统再丰厚,于一个4岁的孩子的作品上,恐也不能说起了多大作用。而且莫扎特用不了几年,就成为这音乐传统里最神奇的象征。
所以,我很早就觉得教科书上的说法太浅了;后来又觉得房龙的说法太浅了;最近又发现黄仁宇的说法太浅了。
TOP
9#

An-die-Musik 在 2005-9-12 1:01:58 发表的内容
这些历史学家使用的大多是归纳法,但归纳法毕竟有不能穷尽的时候,莫扎特的人也许能归纳为人文主义的社会必然,但他的音乐却无法解释为什么这位天纵少年,在短短的二十几年里写出了这么多的全方位的杰作,不信神的我也只能说是上帝眷顾人类,让莫扎特一下子拥有了几百年里无数音乐伟人也无法一一拥有的才智和心智。瓦格纳确实是个异数,但瓦格纳的音乐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他的歌剧改革和浪漫主义极致的音乐应该说是水到渠成加上他后天极其地勤奋造就的,其音乐语汇似乎没有前人,但有Richard Strauss、Mahler在某种程度上走得更远,但也许他们的心智和精力、外部环境都远远及不上瓦格纳,所以《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在音乐史上也就这么一部,连瓦格纳自己都无法在《指环》中超越自我。


好解答,顶上来!
个人觉得里查斯特劳思略输心智,马勒则稍逊精力与年寿,然后这两位之后,突然地,浪漫主义结束了!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