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韵味与错位——芬兰拉蒂交响乐团音乐会小记】 [复制链接]

查看: 2975|回复: 14
1#

好文要顶!
可惜我近在咫尺,却无缘聆赏。
有一点疑问,从唱片上感觉,这个团的弱音控制相当出色,应当是他们的强项啊。
分享 转发
TOP
2#

上海的音乐会上,乐团共加演了三个曲目
1. Miranda,选自戏剧配乐“The Tempest”
2. Musik zu einer Scene,这首作品相当罕见,2002年才由万斯卡和拉蒂交响乐团作了世界首度录音,收录于他们的获奖名片“Rondo of the Waves”(BIS-1445)中。乐团的这位技术人员对这个作品的评论是“很不芬兰”:)
3. 忧郁圆舞曲,最耳熟能详的西贝柳斯作品之一。
TOP
3#

edward 在 2005-12-13 21:09:48 发表的内容
我一直非常喜欢西贝柳斯的作品--广阔、细腻,无尽的优美和峰峦叠进的激动。这次又是唱片界推崇的芬兰拉蒂,但是和他们在BIS的经典录音中的差距太大了,松散、绵软,整个音乐塌掉了,没有立起来。而杭州的爱乐人还是一如既往地在乐章的中间兴奋鼓掌,遗憾......杭州的上座率很糟,我坐在芬兰大使馆工作人员的身边,这样的巡演使馆人员一直跟着?在中国的巡演应该是政府之间的文化交流吧,很难想象如果是商业操作的话,组织的文化公司会死得有多难看。另外我要把西贝柳斯推荐给这里更多的音响发烧友,这样的音乐在优美之外,层层迭迭、明明暗暗的音效很考验器材的细节推进的表达能力,如果在正常放音时需要调整音量,那么就很糟。最容易得到的唱片应该是老卡和BPO的经典和PH.公司的戴维斯双张。


此次演出是纯商业演出,但由于得到了几家芬兰企业的大力支持,此次演出的成本可能仅及柏林爱乐的零头的零头,所以尽管四地的演出商都不同程度的亏了本,但还不至于死的太难看。
不过水准如此高的音乐会依然连成本都无法收回,对演出商信心的打击可想而知。也许日后对类似拉蒂这样的项目的决策就会非常之谨慎。
真不希望我们的音乐会市场成为劣币驱逐良币的市场。
最后编辑Dufresne
TOP
4#

音乐会进行时,在后台和乐团的一位技术人员聊了几句,他说Vanska所致力的是用西贝柳斯的方式来诠释西贝柳斯的作品。这是颇值得玩味的,也许我们长久以来已经习惯于卡拉扬或拉特尔式的西贝柳斯,从这个意义上说,拉蒂的西贝柳斯是具有启示性的。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