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这么多人不喜欢XRCD,但国外的好多评论都是多数人喜欢的是XRCD的... [复制链接]

查看: 8928|回复: 38
1#

schen 在 2006-1-21 0:14:03 发表的内容
Raxel 在 2006-1-18 12:16:36 发表的内容
TAS天碟榜,有普通CD,24K金碟,DVD-A,SACD.有XRCD吗?因为那些老编没听过XRCD,或是买不起XRCD?


确实不记得TAS天碟榜有过XRCD,不过我看东西都不够仔细,但可以肯定如有过也是极少的.最近一次榜的更新倒是HP专列的SACD榜.HP本人对XRCD总体一向评价不高,却明显偏爱SACD,除了最近有一期TAS的HP Workshop上对两张新出的XRCD24有好评.它们是霍斯特的行星(梅塔),比才/萨拉萨第的卡门幻想曲(Ruggiero Ricci小提琴),原版皆为Decca.

XRCD太贵,我自己只有很少几张.其中Dire 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正好同时有XRCD和SACD版本,相比之下,SACD(只谈stereo)更胜一筹,声音更自然饱满,尤其是人声和贝司.音场也更有深度.但XRCD比普通CD还是好很多,高音的延伸非常明显,带出许多CD没有的细节,音场也明显宽广,至少听这个专辑是好多了.我的排列是SACD(2005年水星),XRCD2(2000年香港Universal Music),Remastered CD(2000年华纳,SBM),第一版CD(1985华纳).


你们也太极端了吧,不知道这张算不算TAS的天碟呢?
[upload=jpg]Upload/200612117201287214.jpg[/upload]
TAS超级天碟  香港CD圣经推荐
    喇叭花最著名一张专辑,被老发烧友称之为“多手仔”,同时也是令老发烧友很头痛的一张专辑,CD圣经云:以单独或者小量乐器来说,多手仔补捉到鼓的惊人效果,除此之外,那些叮叮喳喳的音效也是考验高音的最佳标准。
   音响论坛刘总编当年评道:这是一张非常独特的摇滚乐演奏专辑,担任演奏的,都是当年美国摇滚界著名的巨星,而特别的是您所听到的音乐中,除了鼓和打击乐之外,全部由合成乐器所产生。第一次听到这张唱片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为什么呢?因为唱片再生出来的速度感,简直就像电光石火般的快速。除了快速外,唱片中依然有一种很柔、很美、很有弹性的低频,如果您将它扭大声来听,您一定会被其狂飙般的真实感所震撼。
分享 转发
TOP
2#

Raxel 在 2006-1-22 3:30:02 发表的内容
jjzz668 在 2006-1-21 17:21:16 发表的内容
你们也太极端了吧,不知道这张算不算TAS的天碟呢?
[upload=jpg]Upload/200612117201287214.jpg[/upload]
TAS超级天碟  香港CD圣经推荐
    喇叭花最著名一张专辑,被老发烧友称之为“多手仔”,同时也是令老发烧友很头痛的一张专辑,CD圣经云:以单独或者小量乐器来说,多手仔补捉到鼓的惊人效果,除此之外,那些叮叮喳喳的音效也是考验高音的最佳标准。
   音响论坛刘总编当年评道:这是一张非常独特的摇滚乐演奏专辑,担任演奏的,都是当年美国摇滚界著名的巨星,而特别的是您所听到的音乐中,除了鼓和打击乐之外,全部由合成乐器所产生。第一次听到这张唱片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为什么呢?因为唱片再生出来的速度感,简直就像电光石火般的快速。除了快速外,唱片中依然有一种很柔、很美、很有弹性的低频,如果您将它扭大声来听,您一定会被其狂飙般的真实感所震撼。


不能有胡子的都是老爸.一张专辑上TAS榜,你还要看他具体是哪个版本.是LP,还是CD,是哪个国家,哪一年发行的版本,编号是多少.Brothers in Arms上榜的话,是否随手拿起一张就以为自己收了张天碟?XRCD系列里面有许多因为专辑热门,所以再版发行,那是否可以认为那些专辑上TAS榜是因为XRCD音质好,因果关系颠倒了吧.

现在说回你上面说的那张"天碟",究竟是因为这张专辑有天碟名声在前,所以发行了XRCD,还是因为XRCD版音质特别好,所以这张专辑变成了天碟呢?


我想说的是XRCD的效果一般来说的确比普通CD和24K金好甚至SACD都难分高低,要不这么多名盘都不会重新制作以达更好效果了。因为XRCD本身就是用母带重新制作,少有天碟一出就是XRCD,因为除了日本和美国没有这样的设备。

现在再来说说XRCD24 24-bit Super Analog 格式:
XRCD 24是利用太空尖端科技,把24bit的数码音源灌入16bit内,使16bit的PCM音效真正拥有相当24bit水平的效果。在XRCD 24技术面世之前,许多业界的专家都认为这样的理论是不可能实现的,但如今经过科技验证,证明这是事实。XRCD24技术最大的优点在于所有的传统16bit CD播放机毋需增添任何设备装置,播放XRCD24即可获得达到24bit数码密度的音质效果,比起DVD-Audi。或SACD均不遑多让。XRCD24在处理母模的过程中,采用稀有晶体Rubidium激光发射媒体,在一般的数码音响制式以及一切的CD唱机(包括DVD和SACD播放机)中,均采用水晶作为激光发射媒体,水晶的优点是便宜,但不稳定,有误差率高等缺点。举例说明,如果用水晶作为发射媒体把激光射向月球,由于水晶的不稳定性,击中点与目标间的差距为10万公里!但如果采用Rubidium晶体,就能准确击中目标,因此卫星发射、洲际导弹发射等重要科技项目均使用Rubidium晶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JVC为推广XRCD 24技术设计的宣传语之一是:“比任何制式,准确十万倍!”
与传统的LP技术相比,XRCD24的音色极似LP,但又没有LP的缺点(例如机械背景噪声)。XRCD24的音效极其透明,音乐感浓厚,因此有Super Analog Sound(超级模拟音效)的美誉,在动态对比、高频及低频的延伸上XRCD24均胜过LP。与前身XRCD2比, XRCD24的优势则更加明显,以致于有不少发烧友宣称:“听过用XRCD24技术制作的CD后,发现XRCD2是如此的小儿科。”毫无疑问,XRCD24是当今数码音乐制作领域的最尖端科技之一。
TOP
3#

高进低出 在 2006-1-22 9:10:35 发表的内容
jjzz668 在 2006-1-21 17:21:16 发表的内容
schen 在 2006-1-21 0:14:03 发表的内容
[quote]Raxel 在 2006-1-18 12:16:36 发表的内容
TAS天碟榜,有普通CD,24K金碟,DVD-A,SACD.有XRCD吗?因为那些老编没听过XRCD,或是买不起XRCD?


确实不记得TAS天碟榜有过XRCD,不过我看东西都不够仔细,但可以肯定如有过也是极少的.最近一次榜的更新倒是HP专列的SACD榜.HP本人对XRCD总体一向评价不高,却明显偏爱SACD,除了最近有一期TAS的HP Workshop上对两张新出的XRCD24有好评.它们是霍斯特的行星(梅塔),比才/萨拉萨第的卡门幻想曲(Ruggiero Ricci小提琴),原版皆为Decca.

XRCD太贵,我自己只有很少几张.其中Dire Straits的Brothers in Arms正好同时有XRCD和SACD版本,相比之下,SACD(只谈stereo)更胜一筹,声音更自然饱满,尤其是人声和贝司.音场也更有深度.但XRCD比普通CD还是好很多,高音的延伸非常明显,带出许多CD没有的细节,音场也明显宽广,至少听这个专辑是好多了.我的排列是SACD(2005年水星),XRCD2(2000年香港Universal Music),Remastered CD(2000年华纳,SBM),第一版CD(1985华纳).


你们也太极端了吧,不知道这张算不算TAS的天碟呢?
[upload=jpg]Upload/200612117201287214.jpg[/upload]
TAS超级天碟  香港CD圣经推荐
    喇叭花最著名一张专辑,被老发烧友称之为“多手仔”,同时也是令老发烧友很头痛的一张专辑,CD圣经云:以单独或者小量乐器来说,多手仔补捉到鼓的惊人效果,除此之外,那些叮叮喳喳的音效也是考验高音的最佳标准。
   音响论坛刘总编当年评道:这是一张非常独特的摇滚乐演奏专辑,担任演奏的,都是当年美国摇滚界著名的巨星,而特别的是您所听到的音乐中,除了鼓和打击乐之外,全部由合成乐器所产生。第一次听到这张唱片时,感动得几乎掉下眼泪。为什么呢?因为唱片再生出来的速度感,简直就像电光石火般的快速。除了快速外,唱片中依然有一种很柔、很美、很有弹性的低频,如果您将它扭大声来听,您一定会被其狂飙般的真实感所震撼。


梅塔版的行星当年的LP是TAS(1991年)榜单里的7张最顶尖榜单之一。[/quote]

在发烧界素以走精品路线而著称的Fim(一听钟情)公司,最近以新品牌Lim(一听难忘,Lasting lmpresionmusic),与JVC公司合作推出一系列“喇叭花”经典录音XRCD24再版CD产品。在2003年美国的CES大展上,这批XRCD24技术产品首次面市,数千张唱片瞬即售磬,被大展与会者一致以为是音效之终极制作,现已成为全球发烧友众所渴求的精品。
Lim首批面世的4张唱片都是“喇叭花”公司最脍炙人口的直刻录音,包括《多手仔》、《再度发现》、《谢菲尔德实验室的爵士鼓与演奏曲录音》和《成长在好菜坞》,而且它们全部是TAS榜上推荐的天碟录音,经典地位不言而喻。为了Lim的新版能获得最佳的效果,“喇叭花”的老板之一,当代著名录音/混音/制版大师 Doug Sax特别拿出了珍藏的原版母带并亲自担任顾问。“喇叭花”公司1971年由Doug Sax和钢琴家林肯·马尤加(Lincoln Mayorga)创建,到1985年为止,该公司录制出版了三十多个直刻录音,绝大部分是小编制演奏的音乐,内容类型涉及流行、爵士和古典各方面。《多手仔》是当代著名键盘手、好莱坞电影配乐大 g币詹姆斯·牛顿·霍华德的演奏专辑;《再度发现》是后来成为轻爵士乐公司GRP老板之一的钢琴家戴夫·格鲁辛主奏的爵士录音;《谢菲尔德实验室的爵士鼓与演奏曲录音》是由内容分别为摇滚和爵士的两张LP合并在一起的著名天碟录音;《成长在好莱坞》则是由林肯·马尤加搭配著名发烧女歌手阿曼达·马克洛姆灌录的女声歌曲天碟,因而这4张唱片无一不是甚有来头,内容和可听性均无可挑剔的精彩录音。
拿新版的XRCD24唱片与“喇叭花”以前出版的相同录音的CD或金CD版本作比较,相信都能轻易辨别出两者在音质水准上的差异。XRCD24版本真实还原了当年原版直刻LP优良的音质平衡感、逼真的乐器质感和结像、丰富的细节感以及自然的空间感,与此同时动态对比和低频的力度也明显比旧版精进许多,以《多手仔》一碟的Track 2《She》(请注意,此碟封底曲目印刷把Track 2与Track 3顺序弄反了)为例,开头十数秒如天女散花般的敲击乐器,新版音效不光金属质感强烈,而且真可用“粒粒可数”来形容。而《成长在好莱坞》一碟中的Track 3《玫瑰》,与阿曼达后来在“壁虎”唱片公司出版专辑中收录的同曲相比,可谓各擅胜场,而XRCD24版在人声及钢琴的自然度、平衡感等方面无疑优于“壁虎”版。想领略“喇叭花”直刻录音威力的发烧友,这4张Lim的XRCD 24唱片应该悉数收齐才对。
最后编辑jjzz668
TOP
4#

呵呵,不就为了XRCD吗,引申开的讨论只是我的求解而已,没人指教也是个遗憾。至于什么榜的只是个参考,自己喜欢就行了,不喜欢大可考虑别的载体,不是榜单推荐的我都喜欢的。别太相信什么传闻和商业宣传,自己对比是最好不过的,我手头有十几张XRCD喝几张SACD,声音还对得起自己的耳朵,当然也有一两张XRCD不尽如人意,总不能因为这一两张而全盘否定吧,总之只要自己听得开心就好。就此打住了!
TOP
5#

请教TAS的评分标准是怎样的?全世界的碟浩如烟海,能入TAS榜的只有寥寥几百张,是否其他的碟都存在什么不合“标准”的瑕疵?LP\CD\SACD\DVDA都是国际标准音乐载体,如果非要拿TAS作为评判一张碟是否天碟的标准,那XRCD本身就不是一个标准,是否这就是个不入榜的最好理由呢?
最后编辑jjzz668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