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烧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转贴]胆机基本知识 [复制链接]

查看: 14826|回复: 53
1#

edward 在 2004-1-7 22:29:32 发表的内容
KENTRYFO 在 2003-12-29 13:32:29 发表的内容
?


老曾--曾得钧先生,大极典的掌门人,中国胆机界的经典人物啊,南“曾”北“关”。音响不光是技术指标,还需要好的教调功夫(人性的一面),器材中的元器件是通过设计师精心组合出来的,目的是产生设计师认为的好的声音,所以设计师的造诣和功力非常重要,另外就是设计师教调的参考标准,二位人物都是国内最早拥有3/5a的(八几年的事吧),我想为什么就不必再多提了。


我的意思是:何苦跟名人联想在一起??何况:我爹1973年就拥有一整对西电的全音域喇叭了,而且有两个mone功放!——那又能说明甚么则个????
分享 转发
TOP
2#

?
TOP
3#

有胆的鼻祖级人马上周道的节目,把它先顶上去。为了出丑。
TOP
4#

第一,胆机在失真上以偶次谐波失真为主,好听!建议先遍找当代书刊杂志,再独立的思考。我发现现成的解释只有:一是偶次谐波失真符合人耳的听音规律,二是对这种失真产生的原因还不很清楚??符合人耳听音规律的失真,不可能仅仅是“偶次谐波”,既然原因不明,就不能定性。人的听音规律是经过数十亿年在大自然中的锻炼中遗传下来的,我们姑且把“胆机固有的失真”(不单只是“偶次谐波失真”)总结为:是跟声音在大自然(空气)中产生的失真相似或者是“一样”的失真,哈哈,“一样”??我们人声、乐声、鸟语之声在大自然中的失真?还能算是“失真”吗???!!!——我的观点:正常的胆所产生的“胆所固有的失真”不是“失真”。
第二,管的放大作用其实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在矿石管(pnp&npn)电荷能量的转移在分子之间(最多就是原子之间)转移,期间,各种目前不明的作用力(由于分子、原子的存在而产生的)都对其进行了干扰,“失真”?——那是肯定的;而电子管电荷能量的转移,在真空中进行:特选的活性物料高温作用下,电子开始游离形成电子云,在电荷的引导下,最活跃的电子(就在电子运的最外层边缘)脱离本极的束缚,在真空中飞向另一极,在“飞”的路途上,除了两极间的引力抗衡,没有任何的干扰!!!!——因而,我以为:从原理上,只要外部电路有保证,具备充分的屏蔽条件,要把胆机的失真降低并不困难。而且,肯定因“管”而产生的失真要远远比“矿石”低!胆机失真(指真正的失真)的原因??无非就是胆以外电路的失真难处理,原因?是高压变压、电磁干扰、输出牛、各种高压状态下阻容元件等。以目前的科技条件,由于前50年在这方面的研究曾经中断,无疑形成了在“高压阻容元件”和“高压音频用变换元件”方面的滞后,如果我们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对胆的工作原理重新作深入的认识,我想:胆——同样会在新的音频标准下进一步发扬光大的。胆——在新科技中并不会被淘汰,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5#

补充,在音频领域,对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
TOP
6#

坦率的说,胆机的技术指标除了静态互调失真一项能与晶体机相比外,其余均不如晶体机——就这个根本认识问题,严重不同意。我认为此文“老生常谈”是故旧的认识。
最后编辑KENTRYFO
TOP
7#

至今为止,除了第一套系统用的是胆机,嘿嘿,未有再作进步,倒是密切留意和姻缘际会之下,有了一些元件的积蓄。嘿嘿,好像我的ae model two 在催促着呢!
TOP
8#

悠闲 在 2006-3-2 14:48:36 发表的内容

不要用这个好唔好着个,我想求学而已........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